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在一个遭受严重森林火灾后的地区,两个相邻但生态特征有所差异的森林开始自然恢复过程。森林A以前物种多样性高,包含多个层次的植物群落和复杂的食物网;森林B则相对单一,主要由同一种树种构成且物种多样性低。几年后,研究人员对比这两个森林的恢复情况。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A表现出更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在火灾后迅速恢复到原有状态,因为其物种多样性促进了快速的生态位重建
B.森林B由于物种组成简单,初期比森林A显示出更快的植被覆盖率恢复,体现了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但长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C.两个森林都展现了相似的恢复速度和模式,因为火灾作为一种自然干扰,对所有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一致
D.森林A在火灾后几乎无法自我恢复,而森林B因为单一树种的顽强生命力快速复原,展示了高度的抵抗力稳定性
2 . 表观遗传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实验人员将纯合黄毛(AA)小鼠与纯合黑毛(a)小鼠进行杂交,A/a为一对等位基因,F1小鼠均表现为黑毛,经过研究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因所在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DNA甲基化,抑制了A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后代均表现为黑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被甲基化的基因序列中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B.F1基因型为Aa的小鼠和基因型为aa的小鼠表型相同
C.基因A、a不遵循分离定律,F1小鼠的基因型可能会出现多种
D.基因的甲基化修饰通过抑制基因复制来影响该基因的表达
3 . 肥厚型心肌病和蚕豆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Ⅱ5家族中无蚕豆病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肥厚型心肌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图中此病患者基因型都相同
B.Ⅱ4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Ⅱ后期不可能含4个致病基因
C.若Ⅲ4和基因型与Ⅲ5相同的个体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1/12
D.在人群中调查2种病的发病率时应随机取样,二者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均相等
4 . 简述棉花有性杂交的方法和步骤_____
2024-04-0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农业生物技术考试试卷
5 . 果蝇中性染色体异常个体XXX、YO、YY、XYY致死,XXY为雌果蝇、XO为雄果蝇,且都能正常存活。XXY产生的配子随机含有一条或两条性染色体,XO能够正常产生配子,所有配子育性均正常。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与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O的果蝇杂交产生F1,F1随机交配产生F2(假设后代足够多)。不考虑其他突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F1中雌果蝇可能携带Y染色体
B.F1中雌果蝇与雄果蝇的比例为1:1
C.F1存活个体中性染色体组成类型共有4种
D.F1、F2中的致死个体的比例分别为1/6和1/15
6 . 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基因位于1常染色体上,Ff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为完全显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某特色肉鸡体内,育种过程如图所示。已知亲本均为纯合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符合要求的新品种个体的基因型为FFZdW、FFZdZd
B.群体Ⅰ和群体Ⅱ个体的表型及基因型与亲本的都不同
C.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群体I、Ⅱ中分别选择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
D.若群体Ⅰ、Ⅱ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半卷羽矮小鸡占3/8
2024-02-0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在某地的农业生产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且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被污染。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图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是一种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才含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
B.筛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的培养基中该除草剂是唯一的氮源
C.图中操作Ⅰ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该方法可用于细菌计数
D.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培养皿中应该只存在有透明圈的菌落
2024-01-16更新 | 2077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省驻马店高二阶段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疫苗和病毒甲的成分都是由相同的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B.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其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C.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肿瘤与T淋巴细胞分泌抗体有关
D.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
2024-01-1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9 . 胰岛素是促进物质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稳态的关键激素,对于机体能源物质的储存以及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受体几乎分布于哺乳动物所有的细胞膜中。胰岛素受体是由完全暴露在细胞膜外的两个α亚单位和跨膜的两个β亚单位,组成了四聚体糖蛋白。下图是胰岛素受体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胰岛素受体示意图
(1)胰岛素是由____________分泌的,其分泌活动受到___________等分子的影响(至少写出三种)。
(2)据图分析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_
(3)酶的磷酸化是___________(“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磷酸化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___________(“可逆”或“不可逆”)变化。
(4)2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抵抗。请据图分析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
(5)在促进机体生长方面,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切除胰腺及垂体的动物生长停滞,如果单独给予胰岛素或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作用不明显。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说法,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10 . 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红细胞中缺乏正常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导致进食新鲜蚕豆后会发生急性溶血。G6PD参与的部分生理过程如图1所示,已知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新鲜蚕豆具有较强的氧化成分,由此推测,蚕豆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___。蚕豆病的发病机制体现了基因可以通过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研究表明,GA、GB、g互为等位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GA、GB控制合成G6PD,而g不能控制合成G6PD。图2为某蚕豆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3 表示该家族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为探究Ⅱ-7 患病的原因,现对Ⅱ-7 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若Ⅱ-7患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请将可能出现的电泳条带画在图3 的①号泳道。若Ⅱ-7 患病是表观遗传的结果,请将可能出现的电泳条带画在图3的②号泳道___

(3)若考虑表观遗传的因素,则Ⅱ-8的基因型可能是___。若Ⅱ-7携带一个致病基因,则Ⅱ-7与Ⅱ-8婚配所生子女含有g基因的概率为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