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协同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如图所示,Na +进入细胞所需动力来自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葡萄糖进入细胞是在膜两侧Na +浓度梯度驱动下进行的,而细胞内的 Na +则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到膜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与 Na +和葡萄糖结合的载体蛋白不有特异性
B.图中Na +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C.图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是不消耗能量的协助扩散
D.图中的协同运输是Na +顺浓度协助扩散驱动葡萄糖主动运输
2 . 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位于细胞膜的______(填“内侧”或“外侧”)。_________(填字母)可代表氧气转运 方式,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填字母)。
(2)水通道蛋白位于部分细胞的细胞质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效 率。如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0 点对应 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 NaCl 浓度)。根据图示可知,猪的红细胞在浓度为______mmol·L -1的 NaCl 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
(3)据图分析,将相同的猪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 A 点和 B 点对应浓度的 NaCl 的溶液 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乙的吸水能力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红细胞甲。
(4)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称为原生质体。进一步研究发 现,用蓝光处理保卫细胞的原生质体后 K+的吸收量增加,其吸收机 理如图乙所示。保卫细胞因吸水膨胀导致气孔开度增大。据图分析, 蓝光引起气孔开度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24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油茶树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植物,为探讨油茶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龄的相关性,某研究小组对油茶新梢不同叶龄的叶片光合速率进行了观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第1位叶胞间CO2浓度明显大于第2位叶,最可能的原因是第1位叶的气孔导度大
B.第4、5位叶净光合速率相同说明两个叶片相同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
C.第6位叶净光合速率最高的原因可能是其光合色素和光合酶含量多
D.第7位叶的叶龄较大,它的存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应立即摘除
2023-11-24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DNA指纹技术在案件侦破、亲子鉴定等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一幅DNA指纹技术应用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指纹能用于案件侦破,原因是个体的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具有特异性
B.DNA指纹显示,受害者和嫌疑人1、2、3与发现的样品中DNA有相同的区域
C.DNA指纹显示,嫌疑人2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有8种,受害人DNA彻底水解产物有5种
D.罪犯样品和怀疑对象1、2、3进行DNA指纹比对,怀疑对象1最可能是罪犯
5 . 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型比例是(       

   

A.白:粉:红=4:3:9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6:9:1D.白:粉:红=4:9:3
6 . 甲、乙分别表示蝗虫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丁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图中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图乙所示图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B.图乙细胞处于图丁的Ⅱ时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
C.若图丙表示有丝分裂,完成de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若图丙表示减数分裂,则de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图丁中,Ⅱ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现象
7 . 图甲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分别提取家系中I1、I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结果如图乙(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种条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条带2代表基因a
B.Ⅱ2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C.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该病在人群中男性的患病概率低于女性
8 . 下图1是某同学做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到的图像,下图2表示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某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其中1~5为细胞序号。下图3为该细胞植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图,其中G1期为DNA合成前期、S期为DNA合成期、G2期为DNA合成后期,M期为分裂期。据下图回答:

(1)选取根尖分生区做实验材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处理根尖分生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时发现绝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时期,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
(3)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序依次是______(用图1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4)图2表示分生区细胞中______(填“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变化,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______时期(用图2中的字母表示),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发生在______时期。
(5)一般培养条件下,各细胞可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为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或凋亡,常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这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DNA复制抑制剂实现细胞同步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上述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培养,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DNA复制抑制剂(更换不含抑制剂的培养液后细胞分裂可正常进行),培养15小时后,细胞都停留在______(填时期)。
②更换不含抑制剂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不少_______小时后,再次加入DNA复制抑制剂,继续培养一段时间,细胞都将停留在G1期/S期交界处。
9 . 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研究者获取到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后,分别加入等量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2中
B.小窝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组成
D.与小窝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022-09-04更新 | 2306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临床观察发现某些患者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肺内检测出过量表达的炎症因子。前期动物实验显示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异常高表达,在感染后第 2 天达到峰值,远超正常值。老年感染者体内更加常见高水平的免疫反应。欲研究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风暴对老年宿主肺内抗感染免疫情况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材料与用具:成年、老年 SPF 级的某种小白鼠若干;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9N2、鸡胚、注射器等(要求与说明:SPF 动物指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病毒攻击宿主的方法、炎症因子的含量及巨噬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数量的检测方法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材料准备:H9N2 病毒经_____培养后,储存备用;受试小鼠提前 24 h 转入生物安全实验室适应; 其它材料试剂的准备。
②分组与处理:
分组:分别取 SPF 级某种小白鼠雌性成年、老年个体各 40 只,成年鼠、老年鼠分别随机均分为 2 组,依次标号为甲、乙、丙、丁,同组个体应_____
处理:_____
③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收集感染急性期内( 第 1、2、3、7 天) 小白鼠肺内灌洗液,测定各种炎症因子含量并记录。
取第 1、2、3 和 7 天肺部组织,检测记录急性感染期内肺巨噬细胞的数量;取第 7 天肺部组织,检测记录提取分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数量。统计分析数据。
(2)预测前 3 天感染病毒组的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以柱形图形式仅显示 IL-6 含量最可能的变化)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选择 SPF 级的小白鼠而非普通小白鼠做实验,是为了_____
②肺巨噬细胞是存在于肺组织的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有_____等功能(写出两点)。
③实验第 1 天开始检测肺巨噬细胞数量,而第 7 天才检测细胞毒性 T 细胞数量。要较晚时间才检测细胞毒性 T 细胞数量的原因是_____
2022-06-1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诊断性检测(二)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