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重组PCR 技术是一项新的PCR技术,可将原来两个不相关的DNA 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分子。实验小组从猪源大肠杆菌中扩增得到LTB基因和ST1 基因片段,用重组PCR 技术构建了LTB-ST1 融合基因,融合基因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PCR 实验中,离心管、缓冲液和蒸馏水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B.在设计引物时,P1、P2和P3的部分碱基都能互补配对
C.得到的多个杂交链都能作为模板用来延伸子链,以扩增融合基因
D.由杂交链延伸生成融合基因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另外添加引物
2 . 磷脂酸(PA)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重要信使物质。为了解植物细胞中PA的动态变化,研究人员用无缝克隆技术将高度专一的PA结合蛋白(PABD)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融合,构建有效监测细胞PA变化的荧光探针,并测定拟南芥细胞内PA含量。无缝克隆技术连接DNA片段的机理和构建荧光探针表达载体的过程如下图,请回答:

   

注:bar为草胺膦抗性基因;Kanr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1)无缝克隆时,T5核酸外切酶沿___(填“5'→3'”或“3'→5'”)的方向水解DNA,形成黏性末端。T5核酸外切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37°C,而过程①选择的温度为50°C,目的是___
(2)过程②两个片段复性后存在“缺口”,因此过程③所需的酶有___
(3)PCR技术中通常要设计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有时需要在引物的一端增加限制酶酶切位点,目的通常是___。PCR扩增PABD基因时需依据PABD基因一端的核苷酸序列和载体一端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R1。据图分析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时,所用的引物F1和R2可对应下表中的___(填序号)。
5'-TCCGGACTCAGATCTCGAGC-3'
5'-AGCTATAGTTCTAGATCTAGATTAACTAGTCTTAGTGGCGTC-3'
5'-TATCGATGGCGCCAGCTGAGGATGGTGAGCAAGGGCGA-3'
5'GCTCGAGATCTGAGTCCGGACTTGTACAGCTCGTCCA-3'

(4)利用农杆菌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将获得的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均匀铺在含___的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和鉴定,将筛选得到的种子种植可得到转基因拟南芥,通过观测转基因拟南芥根尖细胞中___,了解PA的分布和含量。
2024-06-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3 . 顺铂是一种抗肿瘤药,普遍用于肺癌等癌症的化疗,但长期使用会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科研人员研究了miRNA、糖酵解与乳腺癌细胞(MCF7)耐药性之间的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某些肿瘤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通过糖酵解产生ATP,被称为有氧糖酵解(产物是乳酸)。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正常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第________阶段产生ATP。
(2)为获得耐药性较强的MCF7细胞,可在培养MCF7的培养液中加入顺铂,当存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后,用___________处理并传代培养。每次传代时,再增加培养液中顺铂的剂量。
(3)检测MCF7耐药株与非耐药株在顺铂处理后的乳酸产量,结果如下图1所示。可见耐药株的有氧糖酵解强度____________非耐药株。

(4)研究发现,耐药株中有一种可与靶基因的mRNA结合的miRNA(miR-485-5p)的含量明显低于非耐药株。为研究miR-485-5p与M基因的关系,研究人员在MCF7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miR-485-5p后,电泳分离细胞裂解物,用抗M蛋白抗体检测,结果如下图2,说明miR-485-5p能够_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M基因的表达,理由是____________

(5)在MCF7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M基因后,检测乳酸产量,结果如图3所示,说明过表达M基因时非耐药株对顺铂的抗性增强,敲低M基因时耐药株对顺铂的抗性减弱。综合上述研究结果,miRNA引起MCF7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6-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某自花传粉、雌雄同株的植物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类型,该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抗倒伏基因D位于突变型的4号染色体上,易染条锈病基因T位于突变型的8号染色体上,野生型相应染色体上分布着隐性基因d、t。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型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统计并检测F2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的个体数目,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基因型

DD

Dd

dd

TT

Tt

tt

相应基因型数目

507

1028

498

340

1362

1021

(1)为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数据库,需完成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测序。突变体4号和8号染色体上D、T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F1自交,F2中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易染条锈病基因的遗传结果与理论值有显著差异。经重复实验,发现基因型TT、Tt、tt的个体数量之比与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为解释这一现象,研究人员从雌雄配子活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假说——雌配子活性均正常,但含________(填“T”或“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________,含另一等位基因的雄配子活性正常。
(4)现有野生型、突变型、F1植株若干,试设计一代杂交实验验证上述假说,并预测相应的子代表型及比例。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
2024-06-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5 . 根据下述材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材料一:2019年10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细胞氧感应机制发现者,他们研究发现,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a)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可作用于骨髓造血组织,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缺氧。当氧气充足时,HIF-1a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参见下图)。这一革命性的发现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提供了思路。
材料二:为适应不同水体的溶氧环境,鱼类的生理、生化以及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鲫鱼在低温、低氧条件下可以生存数月,此时鲫鱼进行无氧代谢,将产生的乳酸直接转化为酒精分泌到水中;肺鱼在河水干涸时,利用身上的黏液粘住泥土,形成特殊的“鱼茧”,进入休眠状态,肺鱼借“鱼茧”顶端的小孔与外界相通,完全靠鳔呼吸,可生存数月之久。

A.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细胞中HIF-1a的含量会升高
B.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细胞内,催化HIF-1a合成的酶活性可能比低海拔地区的人低
C.改变代谢方式和代谢途径是鱼类适应低氧环境的策略之一
D.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大量施用以及生活、工业污水的排放等都会造成低氧环境
2024-06-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透明质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粘性多糖,研究者欲改造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添加诱导型启动子来协调菌体生长与产物生产之间的关系。
(1)为通过外源添加诱导剂来控制基因的表达,研究者选择了含木糖诱导型启动子的p质粒,其中EcoRV酶切位点的识别序列为5'-GATATC-3',Xbal酶切位点的识别序列为5'-TCTAGA-3'。透明质酸合成酶基因H以a链为转录模板链。利用PCR扩增H基因时,需要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了使图1中酶切后的H基因按照正确的方向与p质粒连接,依据图中已知碱基序列,PCR引物的碱基序列为_____   
(2)为协调菌体生长与产物生产之间的关系,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经_____处理后的枯草芽孢杆菌(D菌),在含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得到枯草芽孢杆菌E(E菌)。对E菌进行工业培养时,培养基应先以蔗糖为唯一碳源,接种2小时后添加_____,以诱导E菌产生更多的透明质酸。
(3)外源质粒在细菌细胞中遗传不稳定、易丢失,研究者尝试将重组质粒进行改造,利用同源区段交叉互换的方法将H基因插入枯草芽孢杆菌D的基因组mpr位点,得到整合型枯草芽孢杆菌F(F菌)。请在图2方框中画出F菌的基因组_____

(4)对三种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培养,结果如图3。结合上述研究,请选择适宜工业发酵生产的菌种并阐明理由_____

2024-06-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7 . 研究者在秦岭地区发现了棕色大熊猫。

      

(1)研究者研究了三个大熊猫家系,如图1所示(Qizai和Dandan为棕色),据此推测大熊猫棕色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__。(不考虑XY同源区段)
(2)为进一步研究熊猫毛色的差异,对黑色和棕色毛发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大熊猫毛色差异的原因是_____
(3)研究者发现B基因的外显子1发生的25个碱基对的缺失可能与毛色变异有关。B基因相应的mRNA序列见图3。

   

据图分析,25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毛色变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
(4)黑色素主要沉积在淀粉样蛋白上,B蛋白的作用可能与PMEL水解生成淀粉样蛋白有关,图4显示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过程。为进一步研究B基因影响熊猫毛色的机理,研究者设计了下列实验:

   

注:在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内参蛋白来做参照物
①向黑色素瘤细胞中导入一小段RNA,干扰B基因的_____过程导致细胞内B蛋白含量仅为正常细胞的25%。
②通过蛋白质电泳与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PMEL切割后的片段,部分结果如图5。B蛋白在PMEL上的作用位点是_____(填“a”或“b”或“c”或“d”),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
(5)综合以上研究概述B基因突变影响熊猫毛色的机理_____
2024-06-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糖皮质激素(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很稳定。应激可刺激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轴(HPA)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GC,在应激反应中GC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调控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大脑还具有的高级功能是_____(答出3种)。长期的紧张、焦虑情绪会导致下丘脑分泌CRH作用于垂体,但不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这是由于_____
(2)GC能源源不断地合成,但内环境中GC含量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有_____(答出2点)
(3)器官移植时,可使用适量GC以提高成功率,其原理是_____
(4)除HPA轴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调节机制:“脑一脾神经轴”,结合下图及体液免疫过程分析,促进B细胞分化的两个刺激信号为_____。研究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胆碱类受体是脑一脾神经通路中介导B细胞分化的重要结构。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证明小鼠B细胞缺少胆碱类受体导致体液免疫能力降低。请完成下表。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正常造血干细胞、异常(不能编码胆碱类受体的)造血干细胞、X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简要操作步骤实验步骤的目的
去除小鼠造血干细胞获得不能产生B细胞的小鼠
_____设置对照组
_____设置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测定多只小鼠减少实验误差
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测定测定两组小鼠的抗X抗原的抗体产生量
2024-06-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9 . 水稻A1和A2基因分别位于5号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两者编码的蛋白都是赤霉素合成的关键酶。科研人员利用CRISRR/Cas9基因编辑系统改造A1获得突变体OX1;改造A2获得突变体-OX2。回答下列问题:
(1)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体OX1在A1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序列增加了一个碱基“T”。与野生型A1蛋白(384个氨基酸)相比,A1基因突变导致翻译产生的蛋白质第1-44位氨基酸与野生型一致,第45-237位异常,而后终止。说明A1基因插入碱基“T”导致mRNA编码第45-237位氨基酸的_____发生改变,并_____。突变体OX2的A2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序列缺失了一个碱基C,可推测该基因突变导致翻译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____
(2)现将纯合的隐性突变体OX1、OX2及野生型水稻种植在相同的环境中,野生型表现为花粉发育正常、株高正常,OX1表现为花粉可育率低、株高正常,OX2表现为花粉发育正常、矮杆。
①如果用杂交方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并期望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除需满足完全显性、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存活率相同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有_____(至少写出两点)。
②虽然A1和A2基因编码的蛋白都是赤霉素合成的关键酶,但OX1、OX2突变体表现不同性状,有人认为这与A1、A2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选择性表达有关,写出验证该假设的实验设想_____
2024-05-29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
10 .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蚕蛾触角节数的类型有多节数、中节数、少节数,分别受复等位基因D1、D2、D3控制。研究人员让多节雄性和中节雌性杂交,F1表型及比例为多节雌性∶多节雄性∶中节雄性∶少节雌性=1∶1∶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1、D2、D3基因位于Z染色体,种群中雄蚕的基因型有6种
B.D1、D2、D3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显隐性关系为D1>D2>D3
C.D1、D2、D3基因的形成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F1雌、雄蚕随机交配,F2雌蚕中D1的基因频率为1/8
2024-05-06更新 | 4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市中学高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