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正确的组合是(  )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胰蛋白酶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6-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褐飞虱能刺吸茎叶组织汁液并在水稻上产卵,导致水稻严重减产。科研人员发现了具有褐飞虱抗性的P品系,将其与野生型(无褐飞虱抗性)水稻杂交,所得F1全部具有抗性。为进一步获得抗性基因的纯合体并进行基因定位,首先按照图1所示流程进行了杂交。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意可知,褐飞虱抗性基因为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若图1中的“▲”表示的操作是筛选出测交后代中具有抗性性状的个体,过程Ⅱ不断自交的目的是______
(2)已知三体(某对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且产生的后代都能存活。为确定褐飞虱抗性基因是否位于6号染色体,可用正常的野生型个体与6号染色体抗性纯合的三体个体杂交,所得F1再与正常的野生型个体交配。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抗性基因不位于6号染色体上;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抗性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
(3)通过基因工程和PCR技术也能对褐飞虱抗性基因(1250bp)进行研究,为了将该基因准确连接上运载体,特设计了一对引物1和2(如图2),引物的A区为预留限制酶识别序列区,B区为与褐飞虱抗性基因结合区,操作的步骤如下:

①PCR后符合要求的褐飞虱抗性基因双链总长度是_______bp,最少在第________次循环后才能获得。
②Stepl的主要目是________。由于Step3引物含有_________,不能和模板完全匹配,所以Step3的温度比Step6要低一点。提高Step6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
3 . 脓毒症是由感染等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菌脂多糖(LPS)会造成脓毒血症的发生。脓毒症会造成心肌等多器官组织的损害。研究显示,中草药提取物葛根素(Pue)可有效改善脓毒症引起的心肌损伤,但具体机制研究并不全面,科研人员对该机制展开了研究,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依赖性铁死亡(以下简称“铁死亡”)是一种新的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细胞死亡,其发生机制主要是与铁死亡促进剂(Era)间接促进大量Fe2+进入线粒体,产生大量活性氧(ROS),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已证实铁死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AMPK信号通路是其调控通路之一,激活AMPK磷酸化可抑制铁死亡的发生。
材料二:将生长状况良好的大鼠随机分为A(对照组)、B(LPS组)、C(1,PS+Pue组)和D(LPS+Pue+Era)4组,处理一段时间后,对各组心肌细胞进行形态观察。结果如下图。发现A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很小。

(1)与A组相比,B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心肌细胞______。C组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细胞间隙介于A组和B组之间。D组大鼠心肌组织表现与B组无明显差异。材料二的结果说明______。在实验组中,心肌细胞线粒体中Fe2+含量大小关系最可能是______(选用B、C、D和>、=作答)。
(2)葛根素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机理是:通过激活AMPK磷酸化信号通路和抑制Fe2+进入线粒体。请设计实验验证该机理,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检测指标。______
2024-05-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4 .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由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完成的。其中“白鹤亮翅”的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上的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实现伸肌的收缩和屈肌的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反射弧中含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末梢及伸肌
B.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内负外正
C.若神经元轴突外的Na+浓度升高,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将增大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能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
2024-02-20更新 | 268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周考生物试题
5 . 光照过强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其活性降低,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减少过剩的光能对PSI的损伤,但不能修复损伤的PSⅡ。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不同材料采用的光照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拟南芥种类和光照强度
B.强光照射下拟南芥突变体的PSⅡ活性比野生型PSⅡ活性高
C.黑暗2前期的拟南芥可能短暂时间内仍能制造有机物
D.强光照射下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6 . 农业生产中,高低作物间作模式会导致“荫蔽胁迫”,可能造成处于弱光环境的作物产量下降。正常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速率较快,叶片数量多。同时有研究表明,若前期经过“荫蔽锻炼”,可以使植物产生“抗逆境记忆”,提高后期的耐受能力,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研究人员将大豆分为三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第一组在实验过程中持续照光(LLLL组),第二组照光后进行弱光逆境处理(LLLS组),第三组进行照光—荫蔽锻炼—照光—弱光逆境(LFLS),检测三组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LLLL

1.754

0.408

4.62

LLLS

1.577

0.466

9.78

LFLS

1.749

0.543

10.81

(1)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将水分解为氧和H+,同时释放出两个电子,电子经传递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3)除表中的表示方法外,净光合速率还可用____。表示。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说明荫蔽锻炼使植物产生“抗逆境记忆”的机理是____
(4)研究发现LLLL组大豆叶片光能转化率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另外两组,由此推测正常光下植物生长速率较快,叶片____更快,这与实验后期该组叶片快速变黄、脱落相一致;而正常光照下大豆植株个体的产量仍然高于弱光逆境,推测原因是____
2024-01-17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第八次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一)
7 . 果蝇(2n=8)的某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将其置于含31P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对该细胞的某个子代细胞进行放射自显影检测,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仅有一条染色单体有放射性。在不考虑染色体畸变和交换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至多进行了两次胞质分裂,一次着丝粒分裂
B.该细胞中可能共有2对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16条脱氧核苷酸单链
C.该子代细胞完成分裂形成的某个细胞中,可能所有的染色体都被32P标记
D.若将该细胞的核DNA提取后初步水解,可得到8种分子
2023-07-22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重点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高难综合选拔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正常的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A、GB控制合成G6PD,而g不能控制合成G6PD)导致进食新鲜蚕豆后可发生急性溶血。患者常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发生溶血性贫血,但并非所有的G6PD缺乏者吃蚕豆后都发生溶血,而且成年人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儿童。图1所示为某家族蚕豆病遗传系谱图,图2所示为该家族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测蚕豆病的发生与基因、环境因素、年龄等有关
B.某机构对6954名婚检者进行蚕豆病筛查,共发现193例患者,其中男性158例,女性35例,可初步推测蚕豆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为探究Ⅱ-7患病原因,现对Ⅱ-7的GA、GB、g进行基因检测,若存在两个条带可说明患病原因是表观遗传
D.Ⅱ-7与Ⅱ-8生的男孩中,患蚕豆病的概率为50%
9 . 科研人员利用三种动物分别进行甲、乙、丙三组遗传学实验来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它们的两对相对性状均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组别

亲本

选择F1中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

F2性状分离比

A×B

4:2:2:1

C×D

5:3:3:1

E×F

6:3:2:1

A.三组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甲组可能是任意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均使胚胎致死,则亲本A和亲本B一定为杂合子
C.乙组可能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D.丙组可能是其中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时胚胎致死,则F2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
10 . 基因定点突变的目的是通过定向地改变基因内一个或少数几个碱基来改变多肽链上一个或几个氨基酸。该技术是蛋白质工程的重要技术。下图为利用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的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
B.酶① 应为耐高温DNA聚合酶,引物X和Y应该为引物2和4
C.可以将引物1、引物2、引物3和引物4置于同一个反应系统中同时进行第一个阶段的反应,进而缩短实验时间
D.利用图示流程技术可以将两个不同的基因拼接到一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