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I.根据光合作用中CO2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如小麦)和C4植物(如玉米)。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但没有Rubisco酶,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类囊体但有Rubisco酶,其光合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酶。

   

(1)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在______细胞中进行。图中丙酮酸转化为PEP需要叶绿体的______(填结构)提供ATP,由Rubisco酶催化固定的CO2主要来自图中过程和______(填生理过程)。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完全被叶肉细胞包被,叶肉细胞可以为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提供ATP和NADPH,这说明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同时还有助于从维管束鞘细胞散出的CO2再次被______(填物质)“捕获”。
Ⅱ.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的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玉米处理的具体条件是______。图乙中,在恢复期作物净光合速率最低对应的处理条件是______。图乙结果所示,胁迫期C&D组净光合速率小于C组,而恢复期C&D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C组,说明______
(4)据丙图可知,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而进入光系统Ⅰ,这时一部分丢失的能量便转化为______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_裂解放出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形成的高能电子作用用于生成______。研究表明,玉米幼苗对低温较敏感,单一冷害胁迫会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造成极大损伤,请结合图丙分析单一冷害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
2 . 下图是某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一个系谱图。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判断,错误的是(       

A.Ⅳ2的患病风险是1/16B.Ⅲ2的X染色体来自I 2的可能性是0
C.由于近亲婚配,Ⅳ1患病风险比Ⅳ2D.女性因有两条x染色体,比男性患病率高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3 .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M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最新研究发现MAFLD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导致的肝细胞线粒体失调相关,如图所示(左半部分为野生型小鼠患病机理,右半部分为TKT基因敲除或RNA干扰小鼠不患病机理),其中,肝转酮醇酶(TKT)表达量上调是导致MAFLD的关键因素。(A、B代表膜上不同蛋白,代表肌苷分子,┻代表抑制作用)

(1)图中A、B均为质膜上的蛋白质,其中功能与胰岛素受体最为相似的是______。
A.AB.B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2)已知核糖-5磷酸(R5P)是葡萄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参与糖酵解途径,也是核苷酸和肌苷生物合成的前体,据此推测其元素组成是______。
A.CB.OC.PD.H
(3)高胰岛素血症是一种代谢异常疾病,常常伴随血糖偏低或胰岛素抵抗的并发症状,请结合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机理,分别阐述出现这两种并发症的原因______
(4)下列方法可以使小鼠患高胰岛素血症的是______。
A.给小鼠服用大量胰岛素
B.给小鼠服用大量葡萄糖
C.给小鼠服用大量高脂食物
D.给小鼠注射胰岛素受体蛋白
(5)据图分析,野生型小鼠体内TKT表达量上调时,R5P转化成肌苷的量会______(增加/减少),已知PC缺失会导致线粒体失调,肌苷含量与PC含量为______(正相关/负相关)。
(6)研究人员发现,相比野生型小鼠,TKT基因敲除小鼠患MAFLD的风险下降,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TKT基因敲除小鼠应为患高胰岛素血症的小鼠
B.野生型小鼠应为不患高胰岛素血症的小鼠
C.TKT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中肌苷含量比野生型小鼠高
D.TKT基因敲除的小鼠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化
(7)据图分析,使用RNA干扰技术如何降低小鼠患MAFLD的风险______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班
4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熟悉的歌声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哼唱。听歌和唱歌都涉及到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听歌跟唱时,声波传入内耳使听觉感受细胞产生______,经听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再通过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后,由______支配发声器官唱出歌声,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的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活动。
(2)唱歌时,呼吸是影响发声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与“吸”。换气的随意控制由______和低级中枢对呼吸肌的分级调节实现。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前后,让动物短时吸入CO2(5%CO2和95%O2),检测肺通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失歌症者先天唱歌跑调却不自知,为检测其对音乐的感知和学习能力,对正常组和失歌症组进行“前测一训练一后测”的实验研究,结果如图2。从不同角度分析可知,与正常组相比,失歌症组______(答出2点);仅分析失歌症组后测和前测音乐感知准确率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因此,应该鼓励失歌症者积极学习音乐和训练歌唱。
5 .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D.该不对称PCR过程中需要(26-1)a个限制性引物
6 . 海带是我国北方大规模养殖的食用海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科研人员研究了水体中Cu2+对海带的代谢及生长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反应过程中,水裂解为O2和H+________,NADP+还原为NADPH,利用_______跨膜产生的势能生成ATP,O2被释放到细胞外。
(2)将海带分别放入含不同浓度Cu2+溶液的透明瓶中,测定初始时瓶内溶氧量为M,瓶口密封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后,测定瓶内溶氧量为N。本实验用单位质量海带在单位时间内引起的溶氧量变化来表示海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在利用同样装置研究呼吸作用时,需要对装置进行___________处理。
②净光合作用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t·w)(w:海带质量;t:反应时间)。
③Cu2+浓度为1.00mg/L时的真正光合速率比Cu2+浓度为0.50mg/L时___________(填“大”或“小”)。
④据图分析不同浓度的Cu2+对海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是___________
(3)从细胞水平上探究Cu2+对海带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相关细胞器的___________,推测Cu2+___________破坏较小。
(4)Cu2+对海带代谢及生长的影响与一种激酶(TOR)有关,TOR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代谢和生长。为确定光合作用与TOR活性的关系,研究者对正常光照条件下的海带进行黑暗处理12小时后,再次进行光照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2.推测出光合作用可增强TOR活性,其中___________阶段起直接作用。正常光照条件下,停止光照后的短时间内即可测得TOR活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7 . 反向PCR是一种通过已知序列设计引物对未知序列(图中L、R)进行扩增的技术,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一般使用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
B.过程②需添加两种引物,以便从其5'端连接核苷酸
C.过程③使用的PCR反应缓冲溶液中需要添加Mg2+
D.该过程获得的产物可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8 . 已知雄性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Z,雌性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W,如图1。由于雄性具有生长期短、出丝率高等优点,因此养殖雄蚕可以增产。科学家为培育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经过诱变得到图2所示雌蚕,其中a和b是Z染色体上原有的两个致死基因(不考虑互换),“+”是对应的野生型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目信息可知,a和b是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致死基因。
(2)图2中雌蚕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
(3)以图2中含有a基因的雌蚕与图1中的野生雄蚕为亲本,所得F1代的基因型为Z+aZ++_________,让其中Z+aZ++与图2中含b基因的雌蚕进行杂交,选取F2代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作为父本,让其与野生型家蚕杂交,则后代全为雄蚕。
(4)在某次生产中,仍然用多只上述(3)中从F2代中选取作为父本的雄蚕与多只图2中的雌蚕交配,得到M只F1,将F1中的雌雄个体与N只正常雌蚕混合饲养自由交配,若M:N=3:7,则所得的F2中,雌蚕:雄蚕=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试卷
9 . 先天性夜盲症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X染色体的CACNA1F基因突变导致“静止性夜盲症”;常染色体上的GRM6基因突变则导致“进行性夜盲症”。图甲、乙两个家族分别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夜盲症,且两家族成员之间不含另外一个家族的致病基因。根据系谱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家族的“夜盲症”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B.“静止性夜盲症”与“进行性夜盲症”均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
C.若甲家族Ⅲ-2与乙家族Ⅲ-4结婚,子女有1/6可能患病
D.若甲家族III-1与乙家族III-2结婚,子女不可能患夜盲症
10 . 资料一:神经干由许多粗细不同的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兴奋所需的刺激强度(阈值)不同。将电极置于神经干的表面作记录,则所观察到的动作电位与单根神经纤维有所不同。前者是神经干内许多神经纤维活动的总和,称之为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资料二:将蛙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分别放入任氏液(类似组织液)和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浸泡后,置于神经标本屏蔽盒内,每隔5min给予一次相同且适宜的刺激,记录动作电位,连续观察60min。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单个的神经纤维相比,以强度由小到大的电刺激作用于神经干,可推测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化情况是___。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___
(2)本实验中,对照组用任氏液浸泡的目的是___。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及数据是可靠的,判断依据是,对照组神经干在实验条件下连续刺激1h,仍可出现动作电位且其幅值___
(3)在刺激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10%葡萄糖能引起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升高,可能是由于___,使复合动作电位增大(答出一点即可)。
(4)相同实验条件下,用20%、40%葡萄糖浸泡后,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影响机理可能是:由于20%、40%葡萄糖是高渗溶液,使___,因而使轴突内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而这种变化一方面使能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___,另一方面又会使神经纤维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