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04 道试题
1 . 如图1中的甲为某哺乳动物(2n)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的部分变化曲线图,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甲细胞处于图1乙图曲线中的______段、丙图曲线中的______段。
(2)图1中甲细胞内______(填“含”或“不含”)同源染色体。如果细胞内的每一极有4条染色体,形成这一异常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细胞属于图2中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4)若图2中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5)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
(6)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述)。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二倍体植物品系的花色为红花,在繁殖过程中发现了两株开白花的植株甲和乙,为了研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选择红花植株、白花植株甲、白花植株乙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的出现与亲本发生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有关,甲和乙含有的白花基因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同一个基因突变形成的,原因是______,二者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2)实验三F2白花植株中与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F2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3)为了判断甲的白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人员在该种植物1号染色体上挑选能够区分白花植株甲与红花植株的分子标记(SSR)用于基因定位。若对红花植株(野生型)和白花植株甲1号染色体上的SSR序列进行扩增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还应从实验一的F2中选择一定数量的白花植株并对其1号染色体上的SSR进行扩增和检测。若检测结果中的条带情况为_______,则说明白花植株甲的白花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若检测结果中的条带情况为______(从电泳条带的种类及比例角度分析),则说明白花基因不位于1号染色体上。
3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一类死亡率较高的卵巢癌。现有治疗手段仅对部分HGSOC患者有效,且易产生耐药。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相关研究。
(1)HGSOC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极易在体内扩散,晚期常伴有腹膜转移,这与癌细胞表面_____减少及癌细胞具有_____能力有关。
(2)IFNe是一种干扰素,具有抗微生物感染作用,在免疫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研究人员推测IFNe可能存在抗肿瘤活性,作出此推测可基于下列哪些事实?____
a、IFNe仅在女性输卵管上皮细胞(HGSOC的起源细胞)中表达
b、HGSOC患者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IFNe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
c、在HGSOC患者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未检测到其他类型的干扰素
d、绝经后的妇女是卵巢癌的高风险人群,IFNe表达水平很低
e、敲除IFNe基因的小鼠肿瘤数量和转移发生率较高
(3)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ID8肿瘤细胞(卵巢癌细胞系),采用图1方式建立三种不同阶段的小鼠卵巢癌模型并进行实验,三种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如图2所示。

       

①培养ID8肿瘤细胞时,需在配制的合成培养基中添加_____等天然成分。防止污染是培养成败的关键,对于培养液中易在高温条件下变性的成分,需要采用_____方法除菌。此外,培养一般需在含95%空气和5% CO2的气体环境中进行,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
②据图1分析,研究人员建立的“发展中(未形成)“已形成”和“晚期具有腹膜转移”的小鼠卵巢癌模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模型。图2结果显示_____,表明IFNe具有治疗HGSOC的潜力。
(4)研究人员制备敲除IFNe受体基因的小鼠X,对X和野生型小鼠均注射未敲除IFNe受体基因的D8肿瘤细胞建立模型,对部分小鼠注射IFNe进行治疗。治疗组的小鼠X肿瘤数量、肿瘤转移率均低于不治疗组的小鼠X,但显著高于治疗组的野生型小鼠。检测发现野生型小鼠接受IFNe治疗后,活化的免疫细胞增加,将其与ID8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会导致ID8肿瘤细胞裂解。据此推测IFNe抗HGSOC的机制____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发酵的和谐有序进行是土壤底栖藻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某单细胞土壤底栖藻类在黑暗条件下无氧发酵产生醋酸等有机酸(HA),导致类囊体、线粒体酸化,有利于其从黑暗向黎明过渡,相关过程如下图1字母B~G代表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是______,除TCA循环外,图中能产生物质B的过程还有______;物质C、F分别是____________
(2)黑暗条件下,PQ等电子传递体处于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状态。从黑暗转黎明时,整体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慢,导致______的量成为卡尔文循环的限制因素,此时吸收的光能过剩,对电子传递链造成压力。
(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合作用、以热能散失、以荧光的形式发光。由光合作用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光化学淬灭(qP),由热能散失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非光化学淬灭(NPQ)。为了探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npq4突变体(缺失LHCSR蛋白,LHCSR催化NPQ)和正常藻为材料,在黑暗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80min后添加KOH。整个实验过程中连续抽样,在光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如下图2、图3。相关推断合理的是______。

   

A.突变体厌氧发酵时间越长,光化学淬灭越强
B.正常藻厌氧发酵后加入KOH,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C.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类囊体pH,促进非光化学淬灭
D.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有利于缓解黎明时电子传递链的压力
2024-09-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生物试题
5 . 科研人员利用诱变剂EMS处理野生型水稻获得一突变品系ygl16(黄绿叶),其突变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现利用野生型和ygl16对黄绿叶性状遗传和基因定位展开研究。
(1)水稻是两性花植物,ygl16与野生型杂交时,人工授粉前需对母本进行_____操作。据图可知,EMS诱发野生型水稻的叶色基因发生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判断依据是_____

   

(2)科研人员进一步对野生型和ygl16的相关基因进行测序,获得叶色基因(CHLP)突变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ygl16的CHLP基因发生碱基对_____,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_____,从而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
(3)科研人员已测得CHLP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发现另一突变体ygl17(黄绿叶),其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欲探究ygl17黄绿色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从野生型、ygl16×ygl17选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____,则该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
2024-09-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已应用于癌症治疗,机理如图1所示。为增强疗效,我国科学家用软件计算筛到Taltirelin(简称Tal),开展实验研究Tal与免疫检查分子抗体的联合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肿瘤细胞表达能与免疫检查分子特异结合的配体,抑制T细胞的识别,实现免疫逃逸。据图1可知,以________为抗原制备的免疫检查分子抗体可阻断肿瘤细胞与________细胞的结合,解除肿瘤细胞的抑制。
(2)为评估Tal与免疫检查分子抗体的联合抗肿瘤效应,设置4组肿瘤小鼠,分别用4种溶液处理后检测肿瘤体积,结果如图2。设置缓冲液组的作用是________。据图2可得出结论:________
(3)Tal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类似物。人体内TRH促进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些激素可通过________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结合,发挥调控作用。
(4)根据(3)的信息,检测发现T细胞表达TRH受体,树突状细胞(DC)表达TSH受体。综上所述,关于Tal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提出假设:
①Tal与________结合,促进T细胞增殖及分化;
②Tal能促进________,增强DC的吞噬及递呈能力,激活更多的T细胞。
(5)为验证上述假设,进行下列实验:①培养T细胞,分3组,分别添加缓冲液、Tal溶液和TRH溶液,检测________;②培养DC,分3组,分别添加________,检测DC的吞噬能力及递呈分子的表达量。
2024-09-13更新 | 87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7 . 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一种渗透作用装置。图3是另一种渗透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这两个装置所用的半透膜都不能让蔗糖分子通过,但可以让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3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则开始时浓度大小关系为Ma>MA,达到平衡后Ma>MA
B.图2中,若A为0.3g/mL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则平衡后A 侧液面与B侧液面一样高
C.图3中,若每次平衡后都将产生的水柱h移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h将会越来越小
D.若图1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则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8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的两大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诱发炎症反应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况均会引起神经元凋亡,使患者记忆力衰退。下图1是神经细胞部分结构及其胞内自噬囊泡产生和运输的示意图。

(1)AD患者脑部神经元轴突中Aβ形成自噬囊泡,由图1推测其通过微管运输至神经元______(填部位),并与______(填细胞器名称)融合后被清除。研究发现Tau蛋白能与微管结合并维持其稳定性,结合题干信息推测:若Tau过度磷酸化会______(填“促进”或“阻碍”或“不影响”)AD患者脑神经元中的Aβ自噬囊泡的转运。
(2)当Aβ沉积时,MC细胞(小胶质细胞)会诱发产生炎症反应。Aβ沉积会进一步激活MC细胞内的NLRP3炎性小体,从而导致额外的Aβ沉积形成,还会促进Tau蛋白的过磷酸化,进而放大神经炎症,引起神经元损伤。下列关于炎症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炎症反应属于机体的第三道防线
B.巨噬细胞可能参与炎症反应
C.细胞坏死一般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D.神经炎症的放大是机体的正反馈调节

(3)为了研究间歇性禁食(IF)是否能改善AD患者的认知水平,研究人员利用AD模型克隆小鼠开展如图2(a)所示的间歇性禁食实验,IF组每隔一天禁食,AL组自由喂食。自由喂食的野生型小鼠(WT)作为对照。在水中放置平台如图2(b),训练小鼠记忆平台位置,隐去平台后观察各组小鼠在水中的运动,检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I、据图分析水迷宫实验______(填能/不能)证明间歇性禁食是否改善了AD模型小鼠的认知水平,你的理由是______。下列各组小鼠运动轨迹最有可能是AL组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Ⅱ、有人认为间歇性禁食对AD模型小鼠认知水平的影响是因为重构了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而影响了小鼠“肠微生物—肠道—脑”轴的动态关系。请写出大致的实验思路,验证这一观点______
2024-09-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9 . 关于果蝇的翅形与眼形,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圆眼与棒眼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B/b、D/d控制。研究人员利用纯合残翅圆眼雄果蝇(甲)与两只雌果蝇(乙、丙)交配,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亲本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1

甲×乙(残翅棒眼)

残翅圆眼(♀):残翅棒眼(♂)=1:1

1

甲×丙(长翅圆眼)

残翅圆眼(♀):长翅圆眼(♀):残翅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2:2:1:1:1:1

①第2组实验中亲本圆眼果蝇杂交,子代中既有圆眼又有棒眼。该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
②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乙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第2组实验F1中的长翅圆眼雌雄果蝇杂交,子代的长翅圆眼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对白眼是显性,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摩尔根弟子布里吉斯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奇怪现象,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已知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与发育情况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情况

XX、XXY

XY、XYY

XO(没有Y染色体)

XXX、YY、YO(没有X染色体)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

胚胎期致死

研究发现,F1“初级例外”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据图推测“初级例外”中的红眼♂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初级例外”果蝇的出现是因为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不分离,从而产生含有_____________或不含_____________的卵细胞,这些卵细胞与亲本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得到的精子受精后就形成了“初级例外”果蝇。
②布里吉斯推测“初级例外”中白眼♀在减数分裂时两条X染色体联会概率高于XY染色体联会,且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假设白眼雌性形成配子时XX染色体联会概率是72%,则F1中白眼雌性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
2024-09-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10 . 酵母菌双杂交技术常用于证明两种蛋白质(如蛋白质X和Y) 是否能相互作用,其原理见下图。BD和AD 是构成转录激活因子的两个独立结构域,当二者未结合时,无法激活转录报告基因;将待测蛋白质 X 与 BD 融合,Y与 AD 融合,若蛋白质X和Y互作,则BD 和AD空间上靠近结合,才能激活转录报告基因。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YVCV) 可引起柑橘黄脉病,其外壳蛋白(CP) 参与侵染、致病。现利用酵母菌双杂交技术,寻找与CP 蛋白互作的寄主蛋白。

实验步骤如下:
(1)构建柑橘染病叶片的cDNA:柑橘幼苗需先_____处理,再提取叶片的总RNA,经_____得到cDNA。
利用质粒1(见上图)和cDNA,构建含AD 和寄主蛋白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即寄主蛋白—质粒1。
(2)构建含BD 和CP蛋白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为了使CP 基因能够正确地插入质粒2(见上图),PCR获取CP 基因所用的两种引物的5'端需分别添加序列_____。用相应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2后,再用_____DNA 连接酶缝合,得到CP—质粒2。
(3)将构建成功的寄主蛋白—质粒1 和 CP—质粒2同时转染某一营养缺陷型酵母菌(不能合成组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和腺嘌呤),再将转染后的酵母菌接种在不同类型的平板上并观察菌落出现情况。
①若在_____的平板上长出菌落,仅能说明两种重组质粒成功转染,但未知 CP与对应寄主蛋白是否互作。
②若在不含有组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和腺嘌呤的平板上长出菌落,能证明CP 与对应寄主蛋白互作,可推测出报告基因应含有_____基因。
③仅靠CP蛋白也可能使得 AD 和BD 结合,为了排除这种可能性,应增加一组对照:用_____同时转染该营养缺陷型酵母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