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溶液和必要物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周期性的光暗交替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开始后短时间内,叶绿体内的含量会下降
B.阴影部分的面积可用来表示一个光周期的光照时间内NADPH和ATP的积累量
C.光照开始后两曲线逐渐重合时,光反应速率等于暗反应速率
D.光照总时间及实验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光暗交替和连续光照制造的有机物相等
2024-03-14更新 | 52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细叶百合(2n=24)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缓解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细叶百合的鳞茎有卵形和圆锥形两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花瓣的颜色有鲜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用鳞茎卵形、花瓣鲜红色植株人工传粉给鳞茎圆锥形、花瓣白色植株,F1表型及其比例为鳞茎卵形、花瓣鲜红色:鳞茎卵形、花瓣白色=1:1。F1中花瓣白色植株自交,F2表型及其比例为花瓣白色:花瓣鲜红色=3:1。
实验二:从实验一的F1两种表型中各选取一株,对它们和两个亲本的两对基因(A、a和B、b)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电泳分离,结果如图。已知:①条带1和2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条带3和4表示另一对等位基因;②图谱四为实验一中亲代鳞茎圆锥形、花瓣白色植株的电泳图谱。不考虑致死。

(1)图谱一、二、三、四中对应F1鳞茎卵形、花瓣鲜红色植株的是图谱____,条带1、2、3、4代表的基因分别是____
(2)为探究F1鳞茎卵形、花瓣鲜红色植株中控制鳞茎形状的基因和控制花瓣颜色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科研人员让F1鳞茎卵形、花瓣鲜红色植株测交,该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请你提供一种探究实验思路,以F1中的植株为实验材料,并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
(3)某细叶百合缺失了一条染色体,则该细叶百合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____条染色体。
2024-03-01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3 . 人类的先天性失明基因在选择上是不利的,但在某些特殊的群体中存在不寻常的高频率现象。据记载,在1780—1790年间,一次飓风袭击了西太平洋上的平格拉普岛,造成人类大量伤亡,存活下来的男性仅9人。这9人中有人携带着“先天性失明”基因。到了1970年,平格拉普岛已增加到1500人,而其中先天性失明的患者约有4%。
该岛上某对夫妇,丈夫先天性失明,丈夫的妹妹和妻子均患红绿色盲,丈夫的父亲也患先天性失明,而母亲色觉正常。研究人员根据先天性失明基因的序列设计了引物,对该家庭成员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获得如下图谱。回答下列问题:

M:标准DNA   1号:丈夫   2号:妻子   3号:父亲   4号:母亲   5号:丈夫的妹妹
(1)造成该岛屿先天性失明频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PCR扩增前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先天性失明基因或其等位基因进行酶切纯化,为什么?__________。在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时,因DNA含磷酸基团,故使用pH为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的缓冲溶液,DNA在电泳槽内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移动。根据电泳结果可知,先天性失明基因是正常基因发生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3)据题干信息分析人类先天性失明的遗传方式有__________种可能性,为了能够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凝胶中加入荧光染料,根据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其遗传方式。
(4)若人类先天性失明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与该岛屿中的某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育一个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4 . PMP22基因在人基因组中有多个拷贝,表达产生的PMP22蛋白在人髓鞘细胞中不可或缺,但PMP22蛋白过量可引发腓骨肌萎缩症(CMT1A),科研人员希望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治疗CMT1A。回答下列问题:
   
(1)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Cas9蛋白可切割特定部位的DNA双链,造成DNA损伤,一次切割过程中会产生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机体修复DNA损伤时,可能会改变碱基序列。图中gRNA的作用有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本来的基因编辑方案是将gRNA结合位点设计在PMP22基因内部,后改为如图2所示的方案,该方案比起原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希望在人髓鞘细胞中表达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如图3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对gRNA对应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时,需要在上游和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DNA片段定向插入;
②基因表达载体上,除了图示序列和标记基因外,还需要的序列是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人髓鞘细胞分为A、B、C三组进行实验,A组不导入任何表达载体,B组导入不含目的基因的空白载体,C组导入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
①科研人员提取三组细胞的DNA,用图3中的引物I和引物Ⅱ进行PCR扩增,并对PCR结果进行电泳检测,请在图4中的对应位置补全可能的电泳结果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三组细胞中____________蛋白的表达量,发现C组最低,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5 . 牵牛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其花瓣颜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图中白色、蓝色、黄色、红色分别代表相应颜色的化合物,甲、乙、丙、丁、戊代表五种不同的酶,控制合成这五种酶的基因分别为 A、B、C、D、E,隐性基因不能合成相应的酶,且各对基因均独立遗传。黄色作为中间产物时含量较低,对花瓣颜色无影响。戊对白色3 的亲和力远大于丁,只有白色3 大量积累时才能转化为黄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呈现出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呈现出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意分析,基因控制花瓣颜色的方式是________
(2)假设不考虑代谢途径3,基因型为 AABBcc和 AAbbCC的两植株杂交后再自交,子二代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
(3)据图分析,该牵牛花花瓣颜色共有________种,蓝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纯合红色花瓣植株的各种基因型中,显性基因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
(4)两纯合亲本杂交再自交,F2只出现紫色和蓝色两种表型,且比例为 15:1,据此推测F₁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现有5 包不同基因型的纯合牵牛花植株种子,每种种子基因型均只有一对基因为隐性基因,其余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因标签丢失无法辨别,请设计最简便的交配方案加以区别,实验设计思路及结论是________
2024-02-24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6 . 某果蝇精原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五对等位基因,其中一条染色体b、c、d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倒位。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联会时,倒位片段会扭曲与同源片段形成倒位环,且联会后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基因B、C(b、c)之间或基因C、D(c、d)之间发生了一次交换,交换后形成了无着丝粒片段和双着丝粒桥,无着丝粒片段会因水解而丢失,双着丝粒桥会发生随机断裂,假设断裂处发生在相邻两基因之间。最终该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四个配子,整个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一缺失配子基因型为 ad,则另一缺失配子基因型为 ABc
B.若一缺失配子基因型为 ABC,则交换位点发生在基因B、C(b、c)之间
C.若一缺失配子基因型为 a,则双着丝粒桥断裂位点一定发生在 a、d之间
D.若该精原细胞无穷多,且均按图示过程完成减数分裂,则可形成 14 种配子
7 . 为研究A/a、B/b、D/d3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一只雄果蝇(甲)的若干精子为材料,用以上3 对等位基因的引物,以单个精子的DNA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后,对其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得到了8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精子基因型和比例如图1所示。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现象,所选个体的染色体均正常,各种配子活力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有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中的数据分析,在图2方框中画出等位基因A/a和基因B/b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图_______。(注:用“ ”形式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若仅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一般情况下,雄果蝇(甲)只会产生2 种基因型的精子,但PCR检测结果显示雄果蝇(甲)产生了 4 种基因型的精子,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A/a控制果蝇的长翅与残翅,且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基因 D、d控制果蝇的刚毛与截毛,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用雄果蝇(甲)与残翅截毛雌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果蝇全表现为截毛,雄果蝇全表现为刚毛,请对此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考虑变异):________,请写出雄果蝇(甲)的基因型:________(3对等位基因均写出)。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困难(0.15) |
名校
解题方法
8 . DNA双链断裂(DSB)是真核生物中一种严重的DNA损伤形式,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相关机制修复DSB。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改变遗传信息的情况,例如丢失DNA上的甲基化信息(表观遗传信息改变)或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已知DSB可以导致生物个体衰老,但相关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回答下列问题:
(1)用I-PpoI酶处理DNA可导致DSB,作用机理见图1。I-PpoI酶由I-PpoI基因编码,能够识别主要存在于非编码区(DNA中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的序列5′-CTCTCTTAAGGTAGC-3′,使第9位A与第10位G之间的___键断开,据此可知该酶属于___酶。科学家选用该酶诱发DSB,可以尽量减少___带来的影响。
   
(2)为了探究DSB是通过表观遗传信息改变还是基因突变导致衰老,科学家以小鼠作为研究材料进行相关实验。该实验的流程大致如图2:
   
①在实验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I-PpoI基因导入到小鼠细胞中,诱导表达后需通过___法检测细胞内是否产生I-PpoI酶。若产生I-PpoI酶,则会导致实验组小鼠发生___信息的变化。表观年龄是根据整个基因组有多少碱基失去了原有的甲基作为测量依据。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的表观年龄应___
②若实验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___;且当实验组出现明显的衰老表型时,对照组依然保持年轻的状态,则证明DSB引起的表观遗传变化导致衰老。
③若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科学家还需要对实验组小鼠进行基因治疗,使其恢复年轻时的表观遗传信息。若___,则能确立表观遗传变化与衰老之间的因果关系。
9 . 某自花传粉植物体内有三种物质(甲、乙、丙),其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三种酶均由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合成。为培育生产乙物质的优良品种,科学家利用野生型植株和两种突变植株(T1、T2)进行自交,结果如表所示(多或少指三种物质含量的多或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亲本(表型)自交F1代株数(表型)
野生型(甲少、乙少、丙多)180(甲少、乙少、丙多)
T1(甲少、乙少、丙多)90(甲少、乙多、丙少)、271(甲少、乙少、丙多)、120(甲少、乙少、丙少)
T2(甲少、乙少、丙多)91(甲少、乙多、丙少)、270(甲少、乙少、丙多)、122(甲多、乙少、丙少)
A.野生型、T1、T2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AaBbDD
B.T1、T2自交F1代中(甲少、乙少、丙多)个体的基因型各有2种
C.T1、T2自交F1代中(甲少、乙多、丙少)个体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D.理论上T1自交F1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植株比T2自交F1代中多
10 . 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n。不考虑互换和其他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1至Fn中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
B.F1代中黑身∶灰身=1∶2
C.F2雄性个体中,含有2条X染色体的个体占3/4
D.F1至Fn代,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2023-09-24更新 | 5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