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牵牛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其花瓣颜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图中白色、蓝色、黄色、红色分别代表相应颜色的化合物,甲、乙、丙、丁、戊代表五种不同的酶,控制合成这五种酶的基因分别为 A、B、C、D、E,隐性基因不能合成相应的酶,且各对基因均独立遗传。黄色作为中间产物时含量较低,对花瓣颜色无影响。戊对白色3 的亲和力远大于丁,只有白色3 大量积累时才能转化为黄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呈现出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呈现出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意分析,基因控制花瓣颜色的方式是________
(2)假设不考虑代谢途径3,基因型为 AABBcc和 AAbbCC的两植株杂交后再自交,子二代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
(3)据图分析,该牵牛花花瓣颜色共有________种,蓝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纯合红色花瓣植株的各种基因型中,显性基因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
(4)两纯合亲本杂交再自交,F2只出现紫色和蓝色两种表型,且比例为 15:1,据此推测F₁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现有5 包不同基因型的纯合牵牛花植株种子,每种种子基因型均只有一对基因为隐性基因,其余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因标签丢失无法辨别,请设计最简便的交配方案加以区别,实验设计思路及结论是________
2024-02-24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2 . PMP22基因在人基因组中有多个拷贝,表达产生的PMP22蛋白在人髓鞘细胞中不可或缺,但PMP22蛋白过量可引发腓骨肌萎缩症(CMT1A),科研人员希望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治疗CMT1A。回答下列问题:
   
(1)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Cas9蛋白可切割特定部位的DNA双链,造成DNA损伤,一次切割过程中会产生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机体修复DNA损伤时,可能会改变碱基序列。图中gRNA的作用有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本来的基因编辑方案是将gRNA结合位点设计在PMP22基因内部,后改为如图2所示的方案,该方案比起原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希望在人髓鞘细胞中表达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如图3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对gRNA对应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时,需要在上游和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DNA片段定向插入;
②基因表达载体上,除了图示序列和标记基因外,还需要的序列是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人髓鞘细胞分为A、B、C三组进行实验,A组不导入任何表达载体,B组导入不含目的基因的空白载体,C组导入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
①科研人员提取三组细胞的DNA,用图3中的引物I和引物Ⅱ进行PCR扩增,并对PCR结果进行电泳检测,请在图4中的对应位置补全可能的电泳结果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三组细胞中____________蛋白的表达量,发现C组最低,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3 . 为研究A/a、B/b、D/d3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一只雄果蝇(甲)的若干精子为材料,用以上3 对等位基因的引物,以单个精子的DNA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后,对其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得到了8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精子基因型和比例如图1所示。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现象,所选个体的染色体均正常,各种配子活力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有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中的数据分析,在图2方框中画出等位基因A/a和基因B/b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图_______。(注:用“ ”形式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若仅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一般情况下,雄果蝇(甲)只会产生2 种基因型的精子,但PCR检测结果显示雄果蝇(甲)产生了 4 种基因型的精子,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A/a控制果蝇的长翅与残翅,且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基因 D、d控制果蝇的刚毛与截毛,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用雄果蝇(甲)与残翅截毛雌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果蝇全表现为截毛,雄果蝇全表现为刚毛,请对此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考虑变异):________,请写出雄果蝇(甲)的基因型:________(3对等位基因均写出)。
4 . 人类视网膜上有分辨红、绿色的视锥细胞,若编码红、绿色觉(感光色素)的基因表达异常则会出现色弱或色盲。
(1)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图1是一个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Ⅲ-2和Ⅲ-3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判断该家系的遗传是否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红、绿色觉基因起源于同一祖先色觉基因,二者编码的蛋白有96%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正常情况下,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距离红色觉基因最近的绿色觉基因才能在视网膜中表达,因二者高度同源,可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影响色觉,机理如图2所示。
①检测发现Ⅱ-1的色觉基因组成为   ,其父母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则Ⅱ-1患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减数分裂时_____________并传递给Ⅱ-1,嵌合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影响色觉。
②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   ,据图判断其色觉(辨别红、绿颜色)的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
(3)检测发现Ⅲ-2和Ⅲ-3的色觉基因及相关基因(DXS)序列并无差异。扩增二人X染色体上的DXS,用限制酶PstⅠ处理结果相同(图3中P组所示),用限制酶HapⅡ和PstⅠ混合处理(H组)结果有差异(图3)。已知HapⅡ对甲基化的DNA无效,推测Ⅲ-2和Ⅲ-3这对双胞胎色觉表现差异的原因是:Ⅲ-2_____________,Ⅲ-3_____________,甲基化的DXS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因此Ⅲ-2患红绿色盲而Ⅲ-3色觉正常。
   
(4)根据该色盲家系所揭示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重新阐释“基因控制生物性状”: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都会影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2023-07-25更新 | 3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5 . 图1表示图2中甲种病遗传病I1、I2和II3的相关基因电泳图谱,图2表示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患病情况,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不是显性遗传病
B.II2与II3甲病相关基因型一致的概率为100%
C.若III3与III4生的女儿IV5为乙病患者,则其同时不患甲病的概率为8/33
D.若III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V3染色体组成为XXY,则III3在减数分裂II后期出错
6 . 如图一表示植物光反应过程,图二表示甲、乙、丙三种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一中电子传递的整个过程可知,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和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合成ATP依赖于类囊体膜两侧H浓度差,从图中看使膜两侧H浓度差增加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
(2)图二甲植物在光照强烈的正午,叶片气孔开度减小会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浓度降低抑制光合作用,又称植物的“午休现象”。而乙植物几乎没有午休现象,从乙的CO2固定途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丙植物在炎热环境中,晚上气孔开放吸收CO2,白天气孔关闭。据此,图二中的甲乙丙三植物与图三中ABC三植物的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RuBP羧化酶还是一种催化C5加氧反应的酶,当CO2/O2降低时,C5和O2反应增强,C5和CO2反应减弱,PE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远远大于RuBP羧化酶,图二中乙植物的C4酸能定向地由叶肉细胞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并产生CO2,请推测在干旱环境中,乙植物生长比甲植物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2-06更新 | 61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素质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某种植物体内的两种营养物质甲、乙的合成及含量高低受基因控制,已知两者的遗传机制,如下图所示,控制甲和乙物质合成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对该种植物的野生型植株进行人工诱变,获得了一些突变型植株,下表是野生型和其中2种突变型植株自交结果。
植株(表现型)自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野生型(甲低乙高)全为(甲低乙高)
Ml(甲低乙高)(甲低乙高):(甲低乙低)=3:1
M2(甲低乙高)(甲低乙高):(甲高乙低)=3:1

(1)根据遗传机制,基因型为AAbb个体的表现型为______
(2)野生型的基因型为______。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在该植物体内还有一种受C(c)基因控制的营养物质丙,在野生型和所有突变株中含量也较高,已知控制物质甲、乙和丙合成的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为了解三种物质的遗传机制,研究者对野生型植株进行人工诱变获得M3、M4、M5三种突变型。自交实验结果如下:
植株(表现型)自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野生型(甲低乙高丙高)全为(甲低乙高丙高)
M3(甲低乙高丙高)(甲低乙高丙高):(甲低乙低丙高):(甲低乙低丙低)=9:3:4
M4(甲低乙高丙高)(甲低乙高丙高):(甲低乙高丙低):(甲低乙低丙高):(甲高乙低丙低)=9:3:3:1
M5(甲低乙高丙高)(甲低乙高丙高):(甲低乙高丙低):(甲低乙低丙低)=9:3:4

①对M3、M4、M5自交后代的分析可知,若子代植株中每对基因都是显性,则其表现型为______,M4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为(甲高乙低丙低)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M3、M5组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为(甲低乙低丙低)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②请参照题干中营养物质合成的遗传机制示意图,绘制出营养物质甲、乙、丙合成可能的遗传机制示意图。______
2022-02-21更新 | 6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8 . 人类颅面骨发育不全症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有一定概率不表现症状。下图是某家族该病的系谱图,其中Ⅱ-1无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个体Ⅱ2和Ⅱ3基因型可能相同
C.个体Ⅱ2和Ⅲ4均为杂合子
D.个体Ⅲ2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2
9 .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B、D基因与毛色形成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现有黄色、褐色、黑色雌雄个体若干(均为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亲本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
组1黄×黄全黄黄:褐:黑=52:3:9
组2黄×黑全黄黄:黑=13:3
组3黑×褐全黑黑:褐=3:1
(1)由组1判断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定律。组1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2的子二代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在组3的F1中出现了一只黄色个体,已知该个体表型的改变是由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现用实验加以验证,将该个体与组3亲本中毛色为___________色的个体杂交,推测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综上可知,该动物的毛色与基因并不是简单的___________关系。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进而控制性状,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动物的毛色。
10 . 氧化应激是体内自由基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多细胞器协同参与的复杂生化过程,高尔基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参与放大应激信号,诱发细胞早期凋亡。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膜等处,参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骨架衔接蛋白ANLN分布于高尔基体等膜上的蛋白质,其作用是保持高尔基体及对应结构的稳定。
(1)在神经元中,高尔基体常集中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处,与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 形成有关;细胞骨架在神经元中参与了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生理过程,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当神经元轻度受损时,高尔基体可以形成_______,修补神经元的断端细胞膜,这一功能依赖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一,观察、测定并统计神经元突起数及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注:SA为Src蛋白的激活剂


该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应激下的神经元及高尔基体的早期表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并推测细胞中Src蛋白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又设计了特异性干扰ANLN基因表达的RNA片段(ANIi)和无关RNA片段。并利用该干扰技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二:探究在氧化应激状态下,Src与ANLN之间的调控关系。请结合实验一的结果填下表完善实验二。
材料及处理   a .正常神经元     b. H2O2氧化损伤神经元       c. SA        d. ANIi       e.无关RNA
组号                          

材料及处理bd be bcd____
预期
现象
神经元突起急速下降,高尔基体长度迅速增长,出现细胞凋亡现象与实验中
( ) 组一致       
现象与实验中
( ) 组一致
现象与实验中
第 (③) 组一致
实验结论:Src通过调控ANLN表达来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及稳定高尔基体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