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矮化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性状,对作物产量、抗倒伏和种植密度均有显著影响。矮化果树具有结果早、易管理和成本低等诸多优势。
(1)赤霉素是 种植物激素,需要与靶细胞上的____结合后发挥作用,通过促进____从而使植物茎秆伸长。
(2)为研究某果树品种的矮化突变性状是否与赤霉素(GA)的合成途径或信号转导途径有关,现对该品种的纯合野生型和纯合矮化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性 GA 溶液,检测植株的地上部分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推测该矮化突变体的____(填“GA 合成”或“GA信号转导”)途径被抑制,理由是____

(3)近期研究发现,乙烯、GA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对植物矮化的调控,其主要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注:转录因子指协助目的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

①据图分析,与矮化植株相比,正常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酶基因表达量____,赤霉素合成酶基因表达量____(以上两空填“较高”、“较低”或“相等”)。
②若植株中基因 CiACS4 超表达,推测该植株株高的表现型并分析原因____
2024-02-02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孕妇通过饮食摄入的为普通叶酸,并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需要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转化为活性叶酸(即四氢叶酸)被吸收利用,同时伴随着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叶酸代谢异常是胎儿DNA低甲基化,染色体不分离,神经管缺陷的重要原因。MTHFR和MTRR基因发生突变,对应酶的活性降低,活性叶酸水平降低。下图分别是叶酸代谢途径和叶酸代谢异型的两个家庭成员的MTHFR和MTRR基因检测情况。


家庭1

家庭2

个体

母亲

父亲

姐姐

男孩

母亲

父亲

哥哥

女孩

表型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MTHFR因测序结果

【667C/T】

【1298A/C】

【667C/C】

【1298A/T】

【667C/C】

【1298A/A】

【605C/C】

【731A/A】

MTRR基因测序结果

【66A/A】

【66A/A】

【66A/A】

【66A/G】

【66A/G】

【66A/G】

注:测序结果只给出其一条链(编码链)的碱基序列,【667C/T】表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MTHFR基因编码链的第667位碱基分别为C和T,其他类似。
(1)据图可看出,基因与物质代谢途径和遗传病的关系是____
(2)控制叶酸代谢的基因MTHFR基因和MTRR基因,分别位于人体的1号染色体和5号染色体,根据题意可知,叶酸代谢异常的患者至少有____个突变位点,这是由于DNA分子发生____,从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3)根据题意,写出导致家庭1患病男孩患病的基因名称及其序列:____;写出导致家庭2患病女孩患病的基因名称及其序列:____。若家庭1的姐姐与家庭2的哥哥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
(4)孕妇要补充叶酸的原因是____
2024-05-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3 . 某二倍体植物雌雄同株,其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1所示),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研究人员将蓝花植株甲(♀)与纯合红花植株乙(♂)杂交,取F1的紫花植株自交获得足够多的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蓝花∶红花∶白花=7∶1∶3∶1。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情况反应了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蓝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___,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为9∶3∶3∶1的原因是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当b基因数多于B基因时,B基因不能表达。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b的突变体,其花色表现型为______。为确定该植株属于图2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对其进行了测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子代中_________,则其为图2中的突变体甲;
②若子代中____________,则其为图2中的突变体乙。
2024-01-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透明质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粘性多糖,研究者欲改造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添加诱导型启动子来协调菌体生长与产物生产之间的关系。
(1)图1中透明质酸合成酶基因H以a链为转录模板链,由此可以推测H基因的转录是从其______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开始的。透明质酸合成酶基因H上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为“-ATCTCGAGCGGG-”,则对该序列进行剪切的Xho识别的核苷酸序列(6个核苷酸)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
(2)为通过外源添加诱导剂来控制基因的表达,研究者选择了含木糖诱导型启动子的p质粒。为保证图1中酶切后的H基因按照正确的方向与p质粒连接,p质粒位点1和2的识别序列所对应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酶切后加入_______________酶使它们形成重组质粒。

(3)为协调菌体生长与产物生产之间的关系,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经______________处理后的枯草芽孢杆菌(D菌),在含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得到枯草芽孢杆菌E(E菌)。对E菌进行工业培养时,培养基应先以蔗糖为唯一碳源,接种2小时后添加_____________,以诱导E菌产生更多的透明质酸。
(4)质粒在细菌细胞中遗传不稳定、易丢失,研究者尝试将重组质粒进行改造,利用同源区段互换的方法将H基因插入枯草芽孢杆菌D的基因组mpr位点,得到整合型枯草芽孢杆菌F(F菌)。请在图2方框中画出F菌的基因组______________

(5)对三种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培养,结果如图3,_______________最适宜工业发酵生产透明质酸,请阐明理由______________

5 .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是 AD发病关联基因。科学家尝试构建含人APP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如图1),以研究AD疾病的发病机制。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BamHl

Xho l

Bcl l

Sac l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5'-C↓GATCG-3'

5'-C↓TCGAG-3'

5'-↓GATC-3'

5'-GAGCT↓C-3'

(1)下列对培养基X和培养基 Y 的说明正确的是____。
A.培养基 X是鉴别培养基
B.培养基 Y 应选用液体培养基
C.培养基X上生长大肠杆菌均含有重组质粒
D.培养基 Y 上生长大肠杆菌均含有重组质粒

(2)下列关于过程Ⅳ的培养条件,说明合理的是____。
A.加入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
B.5%CO2—维持酸碱平衡
C.适宜温度—维持酶活性
D.适宜渗透压—维持水平衡

(3)在繁育转基因小鼠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与工程是____。(编号选填)
①重组DNA 技术
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③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④细胞核移植技术
⑤胚胎移植技术
(4)若过程Ⅰ中质粒pUCl8选用了 Xho I和BclⅠ进行切割,表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为实现其与目的基因相连,可在人APP基因两端分别添加____(编号选填):若要保证过程Ⅱ能够成功回收 APP 基因,则应在人 APP 基因两端分别添加____。(编号选填)
①XhoI 和 BclI的识别序列
②SacI 和 BclI的识别序列
③Xho I 和 BamHI的识别序列
④Sac I 和 BamHI 的识别序列
科学家研究发现AD与脑部的β淀粉样蛋白(Aβ)寡聚有关,Aβ寡聚体能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细胞毒性反应,造成神经细胞死亡。相关机制如图2,请回答:

(5)有的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图8所示方式释放,其意义是____。
A.不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
B.避免被酶降解
C.短时间内可大量释放
D.减少能量的消耗

(6)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NMDA受体结合会引起Na⁺通道打开,Aβ寡聚体与NMDA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兴奋性将____(增强/减弱/不变)。AD患者的神经纤维常常出现缠结原因是Aβ寡聚体导致微管稳定性丢失,由微管蛋白组成的____(细胞结构)被破坏,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7)请据图2及所学知识分析AD患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____
6 . 研究发现,光可以激发植物体内的光受体—光敏色素,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和不同处理下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
(2)据图甲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____(“促进”或者“抑制”)植物ABA 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3)据图乙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以____(“减弱”或着“增强”)外源ABA 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在____(“黑暗”或者“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
(4)在拟南芥中,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没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分别进行蓝光照射和黑暗处理。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丙。据图分析,蓝光受体可能会____(“增强”或者“减弱”)赤霉素受体的作用、
2024-01-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光合生物吸收过量光能会引起光抑制,即光合作用最大效率和速率降低。下图1为叶肉细胞进行光反应过程的模式图,PSII反应中心是光抑制发生的主要部位。光合生物进化出了多种光保护机制,光呼吸途径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其过程如下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PSII和PSI是由光合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自然界中某些细菌如硫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不产生氧气,推测此类细菌可能不具_______(填“PSI”或“PSII”)。据图可知,ATP合酶合成ATP直接动力是_______,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__
(2)强光照射往往会使环境温度升高,导致_______,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慢,光反应产物ATP、NADPH在细胞中的含量_______。由于NADP+不足,导致电子积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攻击叶绿素和PSII反应中心,从而损伤光合结构。
(3)图2中Rubisco是一种双功能酶,在光下它催化RuBP(C5)与CO2的反应称为_______,还能催化C5与O2反应产生CO2进行光呼吸。强光下,光呼吸增强,产生的C3和CO2可加快暗反应的进行,消耗NADPH增多,减缓_______的不足,避免电子积累引起的光合结构损伤。
(4)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也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

   

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草酰乙酸/苹果酸穿梭”途径,可有效地将光照产生的_______中的还原能输出叶绿体,并最终在_______(填场所)通过AOX的作用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_______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
8 . 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降低血糖的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依次经历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胰岛素三个阶段,主要过程如下图,图中mRNA是指导合成前胰岛素原的核酸,请回答:

(1)最初合成的一段信号肽序列的场所是__________,信号肽序列被位于__________中的SRP识别,此时蛋白质的合成暂时中止,SRP与内质网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前胰岛素原的合成,并借助移位子进入内质网腔。
(2)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肽酶催化___________键断裂切除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产生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内质网出芽产生的__________进入到高尔基体,并被其腔中的蛋白酶将其中间的一段(C肽)脱去,最终生成胰岛素。
(3)图中高尔基体膜上受体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该蛋白与信号蛋白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肽链条数以及___________
(4)将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序列和C肽依次切除并加工后,所得三种产物(如下图)的分子质量与前胰岛素原相比,增加了___________

(5)研究人员分离出胰岛B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或结构,并在体外进行如下实验(“+”表示有,“-”表示没有)。

实验

mRNA

核糖体

SRP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实验产物

+

+

-

-

-

前胰岛素原

+

+

+

-

-

信号肽

+

+

+

+

-

+

+

+

-

+

+

+

+

+

+

胰岛素

请预测③和④组实验产物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信号肽B.前胰岛素原C.胰岛素原D.胰岛素
2024-01-21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PCR技术的发明可以说是生物学的分水岭,该技术对于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也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基因的不同位置突变需求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PCR的主要原理是____,dNTP的功能有____
(2)若突变的碱基位于目的基因的末端,可以直接在设计____时直接予以考虑,但是最好不要太靠近____端,否则热稳定DNA聚合酶的延伸效率偏低(甚至无法延伸)。
(3)若突变碱基位于目的基因某一侧,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大引物PCR技术”,在图1获取突变基因过程中,需要以下3种引物:
引物A: 5'-CCCCAACCGGAAAGTGTCA- 3'(下划线字母为突变碱基)
引物B: 5'-TAAGCTTCGAACATCCTA-3'(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HindⅢ识别序列)
引物C: 5'-GTGAGCTCGCTGCCCCAA-3'(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SacⅠ识别序列)
则PCR1中使用的引物有____,PCR2中使用的引物有____和图中大引物的____(选填“①”或“②”)链。
(4)若突变碱基位于目的基因中央时,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PCR技术,图2中4次PCR对引物的使用不完全相同,如PCR1选择引物A和B,PCR2选择引物C和D,请问PCR3和PCR4应分别如何选择引物:________。 PCR1和PCR2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体系里面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
2024-01-07更新 | 5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迎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 困难(0.15) |
10 .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形由A、a基因控制,眼色由B、b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野生型为直翅和红眼。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为研究两种性状的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杂交组合

P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直翅红眼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注:表中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红眼由隐性基因控制,若要研究该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还需要对组合甲的各代昆虫进行______。仅考虑眼色,若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紫红眼突变体性别为______
(2)直翅基因突变为卷翅基因属于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该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请解释组合乙的出现如上翅形比例的原因______
(3)若让组合乙的全部个体混合,使其每一代中都是表型相同的个体相互交配,则两代后的翅形比例理论上为______
(4)现已确定紫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组合甲中随机交配产生的过程______
(5)该昆虫的正常眼与无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确定该基因的遗传方式,以正常眼雌昆虫与无眼雄昆虫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绘制部分后代果蝇的系谱图如下。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据此系谱图,无眼性状可排除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②请预测II-2与II-3杂交后代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a.若子代无眼昆虫______,则无眼为______遗传;
b.若子代无眼昆虫______,则无眼为______遗传;
c.若子代无眼昆虫______,则无眼为______遗传。
2023-06-27更新 | 5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