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92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培育转基因抗病毒农作物的过程图,正确的是(       

A.过程a需要限制酶和RNA连接酶的参与
B.过程b需要用Ca2+处理,使植物细胞处于感受态
C.抗病毒基因一旦整合到农作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就能正常表达
D.转基因抗病毒农作物是否培育成功可通过接种特定病毒进行鉴定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2 .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 (H)对矮茎(h) 为显性, 红花(R) 对白花(r) 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
___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3 . 科学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发现了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他们认为PER基因表达产生的PER蛋白会通过抑制性反馈回路,阻遏其自身的合成,从而以一种连续、循环的节奏对PER 蛋白含量进行调节,进而产生昼夜节律。下图为PER蛋白的产生与调控过程(甲、乙代表生理过程,①、②代表分子),

请据图回答:
(1)甲过程为________,在________的催化下完成。除图示场所外,甲过程还可发生在果蝇细胞的________中。
(2)乙过程中核糖体在②上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在②上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乙过程的RNA 种类有___________
(3)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RNA是信息的载体,_______是信息的表达产物。
(4)TIM蛋白由TIM基因控制合成,若TI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则果蝇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正常的昼夜节律。
(5)PER基因的启动子中胞嘧啶被甲基化后导致其无法顺利表达、从而影响昼夜节律的形成。研究发现子代果蝇有可能通过继承亲代果蝇的这种甲基化基因而同样不能产生昼夜节律,这种遗传现象叫作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4 . 下图所示为某生物细胞内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方框内含有六种核苷酸
B.①→④和④→②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
C.③沿着④移动方向为从b到a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5 .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为捕猎,亚洲黑熊数量骤减。近日动物学家在某林地发现了少量野生亚洲黑熊。他们期望通过体内受精、胚胎移植等方法拯救亚洲黑熊,其过程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胚胎工程一般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处理A使其超数排卵
B.A超数排卵排出的细胞必须生长到MⅡ期才能与C的获能后的精子发生受精
C.D受体雌性必须和动物园亚洲黑熊♀A、野生亚洲黑熊♀B同期发情处理
D.E后代遗传性状与A和C相似,F后代遗传性状与B相似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生物活动小组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食盐制作泡菜,下图是活动小组记录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结果显示食盐浓度过低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传统发酵一般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
B.为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需要泡菜发酵时间越长越好
C.腌制泡菜过程中经发酵会产生多种酸,其中含量最高的酸是亚硝酸
D.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其含量先增多后减少
2010·江苏无锡·一模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7 .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以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2024-05-06更新 | 304次组卷 | 96卷引用:2014-2015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二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
8 .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等药物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注射的抗原是肿瘤细胞特有的大分子
B.ADC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基础是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
C.ADC与癌细胞识别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肿瘤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ADC在肿瘤细胞里被溶酶体裂解,释放药物,使肿瘤细胞凋亡
9 . 镁(Mg)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镁是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水稻细胞内的光合色素还包括_______
(2)为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分别转移到无镁培养液(-Mg2+)和正常培养液(+Mg2+)中培养15天,对光合作用指标进行连续跟踪检测,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值、Vc max(最大羧化速率,碳固定指标)和An(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推测前10天An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10天后,An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在缺镁和正常培养液中培养12天后,每3h检测一次Vcmax的变化,持续跟踪48h,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为了验证缺镁前期对光反应的影响,还需要检测的指标有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4)已知叶绿体中镁含量存在与Vc max相似的变化,且与叶绿体镁转运蛋白MGT3相关。为验证缺镁处理能够动态抑制MGT3基因的表达,设计实验如下表。请补全表中的检测指标______和图3中的实验结果。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检测指标
对照组缺镁培养的水稻植株缺镁培养液持续48h检测水稻叶片中的__________
实验组正常培养液

(5)研究发现,RUBP羧化酶的活性依赖于Mg2+,根据上述研究内容解释短期缺镁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机制_____
10 .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构建的是右手性的双螺旋结构,但这并不是DNA的唯一空间结构,1979年Rich等提出一种局部上具有左手性的DNA双螺旋结构。左手螺旋在自然界是少量存在的,可能与某些病变有关系,而且左手螺旋(图1)与右手螺旋(图2)是会发生互变的。下列有关叙述不科学的是(       

A.DNA分子中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排列在外侧,形成基本骨架
B.DNA的左手螺旋和右手螺旋不仅空间结构不同,碱基配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C.不是所有的细胞中都存在左手螺旋的DNA结构,左手螺旋可能不会存在于正常的DNA链或染色体中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2024-04-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