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6 道试题
1 . 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 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 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 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 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根据噬菌斑的数目可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配置好的培养基灭菌后还需要添加缓冲液调节 pH
B.利用双层平板法对 T2噬菌体进行计数,选用的敏感指示菌为酵母菌
C.倒上层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到 45~48°C 最主要的原因是防止下层固体培养基被液态化
D.与底层平板相比,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的好处是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有利于计数
2 . 某研究小组测定了植物甲和乙在一定的 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照强度为 b 时,植物甲的实际光合速率与植物乙的相同
B.在光照强度为 b 时,若每天光照 11 小时,则植物乙无法正常生长
C.同等光照强度下植物甲、乙光合速率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叶肉细胞中 叶绿素含量不同
D.将植物甲、乙分别置于相同黑暗环境中,植物甲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有机物更多
3 . 华丽硫珠菌是科学家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发现的一种巨型细菌,其线状单细胞长度可达2cm,能利用CO2合成有机物。下列关于华丽硫珠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硝化细菌同属自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
B.与蓝细菌同属原核生物,细胞中无DNA-蛋白质复合物
C.与酵母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发生基因突变则出现性状改变
D.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相同,通过无丝分裂实现细胞增殖
2024-06-12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4 . 哺乳动物幼崽的母亲依恋行为是生命历程中的第一种社会行为,近期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该行为的调控机制。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母亲气味作为刺激,使幼崽的相关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______________传导,经过综合处理最终使幼崽表现出母亲依恋行为。
(2)基因T表达产物是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合成必需的酶。为探究5-HT对幼鼠母亲依恋行为的影响,取一对基因T缺失突变杂合小鼠(+/-)进行杂交,利用杂交子代幼鼠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图1.在测试盒子的两侧分别放置来自幼鼠母亲的巢穴物品(A)和未使用过的巢穴物品(B),幼鼠放置在中间空白处,统计幼鼠在两侧的停留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研究人员对①操作进行了改进:将未使用过的巢穴物品替换为其他雌鼠的巢穴物品,其余处理均相同。所得实验结果支持上述结论。改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母亲气味可激活幼鼠脑中的5-HT能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为5-HT)和催产素能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催产素)。研究人员提出假设:5-HT能神经元对幼鼠母亲依恋行为的调控需通过催产素能神经元。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幼鼠和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预期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
a.基因T缺失纯合突变体   b.催产素受体基因缺失纯合突变体     c.5-HT       d.催产素
5 . 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无关变量有淀粉酶的浓度、加入的溶液量、pH 等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通过预实验减小误差,预实验中需设空白对照
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发生质壁分离并复原实验中,原生质层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为因变量,该实验不存在对照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是否浑浊
6 . 空间转录组技术可测定特定细胞在某一功能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mRNA。该技术设计了一种标签TIVA-tag(包括一段尿嘧啶序列和蛋白质),该标签进入活细胞后与mRNA的腺嘌呤序列尾(真核细胞mRNA均具有)结合得到产物TIVA-tag-mRNA,回收并纯化该产物之后,将mRNA洗脱下来用于转录组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IVA-tag与染色体、ATP含有的五碳糖相同
B.推测TIVA-tag与mRNA结合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C.上述过程涉及到氢键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和断裂
D.同一生物的不同活细胞利用该技术获得的TIVA-tag-mRNA种类相同
7 . 大丽轮枝菌(一种丝状真菌)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观察大丽轮枝菌对棉花根的侵染路径,研究人员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GFP)转染大丽轮枝菌,培育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菌株,主要过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启动子能被D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驱动sGFP基因的持续转录
B.被相关限制酶处理后,图中b链上黏性末端的碱基序列(5'→3')为AGCT
C.若①是利用PCR扩增出含有限制酶切位点的sGFP,则5轮后消耗引物数为32个
D.③过程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农杆菌,得到多个菌落的质粒DNA中可能不含sGFP
8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面对当前玉米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如何在我国有效的耕地面积内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玉米育种的核心问题。科研人员筛选到了一株叶片变窄的纯合突变玉米植株(nb)。围绕该突变体,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研究。
(1)将nb植株与正常叶的野生型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正常叶的植株有167株,窄叶叶片植株有59株。可得出两个结论:①控制该窄叶和正常叶的等位基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②野生型和nb植株叶的宽度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G/g),且窄叶为隐性性状。将F1和nb杂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____
(2)科研人员初步检测出nb窄叶基因位于1号或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分别在玉米1号和2号染色体上挑选能够区分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分子标记(SSR)用于基因定位。以正常叶的野生型植株、nb植株、F250株正常叶植株混合样本、F250株窄叶植株混合样本的DNA作为模板,设计SSR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电泳鉴定。请在答题卷上画出支持“g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F2窄叶混合植株样本电泳条带图____

注:SSR为短串联重复序列,如…(CA)n…。根据不同品系、不同染色体上(CA)重复次数不同,且和待测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进行基因定位。
(3)接下来科研人员对nb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1号染色体进行有关基因测序,测序结果如图:

由基因测序结果推测,与蛋白G相比,蛋白g的变化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4)玉米叶的宽度只有窄叶和正常叶这两种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又发现一株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窄叶单基因隐性突变体(dn),请在野生型、nb植株、dn植株中选择合适的亲本,设计杂交实验验证该窄叶隐性突变基因不在1号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____
9 .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是一种通过产生志贺毒素引起人畜共患病的肠道致病菌。大多食品材料中携带STEC,因此食品加工中面临如何减少该病原体和降低毒性的问题。毒素对细胞的损害程度是细菌产毒能力的指标,下图为对三种STEC (ST462、ST378、D3146) 产毒能力的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目的为探究盐浓度和温度对三种STEC产毒能力的影响
B.在检测三种STEC产毒能力时,应保持各种菌的数量相同
C.无法判断25℃和37℃哪种温度更适合ST378生长繁殖
D.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在食品加工中应适当提高盐浓度和温度
10 . 森林火灾会导致成熟阶段的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形成空隙称为林窗,图1是一个林窗在40年间物种种类的统计图。

(1)森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
(2)分析图1结果,草本和灌木优势地位被逐渐替代的主要原因是____。在30~40年间,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
(3)落叶松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人工林树种,研究人员探究了林窗大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选取小型(S)、中型(M)、大型 (L)的林窗各3个,同时以无林窗作为参照 (U),得到结果如图2:不同土层土壤动物的种类有显著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在统计各个林窗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还可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常用的统计方法有____。已知林窗面积增大,林下温度会升高,微生物繁殖加快。研究表明,随林窗面积增大腐食性土壤动物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从两种不同的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