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5 道试题
9-10高一下·湖北荆州·期中
1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2024-04-25更新 | 280次组卷 | 19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确定显隐性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色为显性
C.若灰色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X染色体D.若黄色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
2024-04-15更新 | 573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2024-03-29更新 | 270次组卷 | 4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腌制的泡菜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可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上泡菜中的细菌含量进行检测。荧光素接受细菌细胞 ATP 中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 ATP 的含量。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换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能→光能。ATP 的水解一般与_____________(吸能反应/放能反应)相联系。
(2)“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的操作过程是:①将泡菜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②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 ATP 含量;③测算出细菌数量。
(3)图甲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 酶和 B 酶分别是两种荧光素酶)分析图甲的实验结果可知, 在 40℃至 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据图乙可知,Mg²⁺对荧光素酶的催化效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②Hg²⁺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 . 肺炎病原体有病毒、支原体、真菌等。支原体种类繁多,常导致呼吸道、生殖道等器官感染,而中医临床研究发现念珠蓝细菌有一定消炎止痛功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支原体细胞中的核酸仅有DNA
B.都可通过抑制病原体细胞膜的合成来治疗肺炎
C.引起肺炎的病原体都通过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念珠蓝细菌和肺炎病原体的统一性体现在都有核酸和蛋白质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6 . 核孔复合物(NPC)结构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附着 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
B.NPC保证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自由进出
C.非洲爪蟾 NPC可为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提供原料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NPC数量较少,因此代谢较弱
2023-12-06更新 | 138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研究人员对某个与其他水域隔绝的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调查出了某鱼类种群的λ(λ=当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值3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年度

1984~1994

1995~2000

2001~2006

2007~2012

2013~2023

λ

1.4

1.25

0.5

0.75

1

A.在1984~2000年间,该鱼类种群密度持续增加
B.在2001~2006年间,可能人为向该湖泊引入了新物种
C.在2013~2023年间,该鱼类种群的生态位可能不发生变化
D.调查的30年间,在1994年时该鱼类种群种内竞争最为激烈
8 . 如图1是将某燕麦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的情况,图2是用不同生长素浓度分别对燕麦幼苗根和茎处理后的结果(根和茎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不会因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B.图1中燕麦幼苗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
C.若图1根Ⅰ侧生长素浓度对应图2中的a,则Ⅱ侧生长素浓度在a~b之间
D.图1中燕麦幼苗茎的两侧对应图2中的生长素浓度均小于10-2mol·L-1
9 .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信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信号激活光敏色素,经过信号转导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B.植物激素作为信号分子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并运输到靶器官
C.温度信号影响细胞分裂的速度,从而导致植物年轮的形成
D.重力信号转换为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10 .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合成α-淀粉酶,该酶随机作用于淀粉中的糖苷键,水解淀粉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等还原糖。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苯酚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a-淀粉酶。其中实验组加入适量的苯酚,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1)使用双缩脲试剂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种子中是否含有α-淀粉酶,理由_____________
(2)图中AC段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种从萌发小麦种子中提取获得的酶溶液,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该酶可能是α-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现提供:淀粉溶液、蔗糖溶液、碘液和斐林试剂。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写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4)研究者提取了一些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测定出它们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结果如图2,其中a、b、c代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b组细胞的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a→b→c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023-11-1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