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1 道试题
1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需要细胞内的监控机制来保证,其中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的检查机制是保证染色体正确分离的重要机制之一、SAC监控纺锤体微管与着丝粒之间的连接,当所有染色体与来自两极的纺锤丝都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时,SAC消失,从而解除对细胞由分裂中期进入后期的抑制,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分裂过程中SAC会一直保持活性
B.抑制纺锤体形成的药物有可能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C.SAC功能异常的细胞有丝分裂时可能提前进入分裂后期
D.SAC消失前的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目的比值为1:2
2 . 长期高糖饮食会使胰岛素的合成量远超内质网的折叠能力,导致胰岛素发生错误折叠,从而激活内质网膜上的相应受体,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最终制造出更多的内质网和伴侣蛋白,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伴侣蛋白能协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过多而超过伴侣蛋白的校正能力时会引发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的神经调节中,胰岛B细胞既做感受器也做效应器
B.伴侣蛋白可以使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C.伴侣蛋白数量过少是长期高糖饮食的人易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D.错误折叠的胰岛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蓝色反应
2024-04-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西南州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学试卷
3 .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探究,操作如下: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等量洗净的新鲜莲花菜,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煮沸并冷却的10%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定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制作过程中主要涉及的菌种为___,在腌制泡菜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的现象,主要原因是___,制作泡菜的盐水要煮沸的原因是___
(2)有人说泡菜泡的时间太长会导致口感偏酸,一般3~4天的泡菜口感最佳,最宜食用,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这种观点是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
(3)亚硝酸盐的含量是衡量泡菜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泡菜加工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答出两点即可)。
4 . 研究表明,HER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其编码的H蛋白在恶性肿瘤细胞,特别是乳腺癌细胞中会过量表达,导致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蛋白过量表达是因为HER2基因的两条链都能转录
B.H蛋白的翻译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需要三种RNA参与
C.正常细胞中也存在HER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茎高、花色和叶宽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高茎红花宽叶雌株与矮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全部为高茎红花宽叶,F1自交产生的F2中雌株为高茎红花宽叶∶矮茎红花窄叶=3∶1,雄株为高茎红花宽叶∶高茎白花宽叶∶矮茎红花窄叶∶矮茎白花窄叶=3∶3∶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色性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控制茎高和叶宽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
C.F2高茎红花宽叶雌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为1/6
D.F1产生配子时,高茎和窄叶基因移向同一极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遗传学的经典杂交实验中,涉及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等。下列关于这些交配方式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可以获得杂合个体
B.自交可以分离隐性性状
C.测交可以判断基因是否在性染色上
D.正反交可以区分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测定某一新鲜叶片新陈代谢速率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缓冲液用于调节CO2的量,以模拟空气中CO2的浓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设置恒温水槽可避免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B.若只用18O标记小室外水槽中的水,则不能够检测到18O2
C.光照强度为零时,能测出呼吸速率
D.通过该装置不能得出叶片的总光合速率
8 . 图1为细菌X合成初生代谢丁的过程,其中间产物乙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其中基因A、基因B、基因C分别能控制酶A、酶B、酶C的合成;图2为某实验小组利用野生型X菌培育高产乙的突变型X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野生型X菌的乙物质产量很低
B.初生代谢物有糖类、脂质、酚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C.由图2可知,培养基I和培养基Ⅱ的成分不完全相同
D.若培养基Ⅲ不含物质丁,不能确定培养基Ⅱ上菌落3和5为高产乙的突变X菌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题
9 .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克隆的基础,如图所示,a、b、c表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①②③分别表示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如果是核移植技术,则①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B.c如果是胚胎分割技术,③中c个体的表型不一定相同
C.b如果是体外受精技术,②的产生属于有性生殖,该技术有利于良种家畜快速繁殖
D.①②③中的受体(代孕母体)均需进行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处理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经接种后,若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则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了五种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培养基中出现了因分解纤维素而产生的透明圈,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平板中平均菌落数为120个,则1g土壤中含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1.2×108
B.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是E菌株,应对其扩大培养
C.计数时,在同一稀释度下,需任取3个平板对其中的菌落数进行统计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再从腐烂的滤纸上取样筛选目的菌群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