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8 道试题
1 . 酶A能够催化葡萄糖合成淀粉,某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A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该小组先将酶A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再在相应温度下恒温处理,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生成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条件

①加入葡萄糖溶液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②加入酶A溶液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③控制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A.该实验应该在酶A的最适pH下进行
B.该实验中存在错误步骤,实验结果不准确
C.表中的6个实验组均可能会检测到有淀粉生成
D.实验结束后回收的己组酶A在40℃下可正常催化淀粉的合成
2 . 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在复制、转录或翻译过程中出现差错时,绝大部分能被细胞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如图是细胞对剪切与拼接错误的异常mRNA进行纠错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的催化
B.③过程需要mRNA、rRNA、和tRNA的参与
C.②过程表示剪切和拼接,该过程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D.细胞纠错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3 .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生物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蝇繁殖力强,子代数目多,易于做数学统计分析
B.检测蛋白质时,用煮沸后冷却的豆浆作为实验材料仍可产生紫色反应
C.甘蔗茎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性糖的检测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利于观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2024-01-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4 . 研究发现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如下图所示),S型细菌的DNA片段会与R型细菌表面的某些酶结合并被其切割。某些酶能使S型细菌DNA片段的双链打开,另一些酶能降解DNA片段中的一条链。未被降解的DNA单链可与R型细菌的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以此种方式进入细胞,并通过同源重组以置换的方式整合(形成杂合DNA区段)进入R型细菌的基因组内,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S基因即控制荚膜形成的基因
A.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和原S型细菌的遗传信息有差异
B.在感受态特异蛋白的作用下,R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C.S基因能在R型细菌内正确表达是由于生物共用同一套密码子
D.刚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分裂一次后可产生R型和S型两种细菌
5 . AAT是由肝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质类的细胞因子,能使肺组织免受蛋白酶攻击。AAT错误折叠时会累积在内质网中形成无法分泌的聚集体,抑制内质网—高尔基体之间的转运,从而激活内质网自噬并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合成AAT时,需具膜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溶酶体合成的酸性水解酶参与内质网自噬并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C.通过内质网自噬,细胞可以获得部分物质和能量,以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内质网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
2024-06-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猜题信息卷(三)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和科学的实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的原因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B.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和统计
C.豌豆杂交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后对母本去雄并套上纸袋
D.统计学方法的运用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7 .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错误的是(       
A.科学设计实验,应用统计学分析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
B.孟德尔依据细胞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了“演绎推理”的过程
C.孟德尔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进行的“演绎”是让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性状的比例为1:1
8 .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未添加某种维生素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添加了多种维生素的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④为基本培养基,③为完全培养基
B.紫外线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的正确操作是用涂布器把菌液均匀地涂布在②表面
D.经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2022-07-20更新 | 1868次组卷 | 47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海马体和前额叶是大脑皮层的两个不同区域。为探究两者如何参与注意力的集中,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图1所示)以判断小鼠注意力是否集中。小鼠面前设置五盏灯,随机亮起一盏,若小鼠在规定时间内触碰该灯对应按钮,可获得食物;若小鼠触碰其他灯的按钮,或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触碰按钮,均不能获得食物。小鼠识别灯光信号并在规定时间内触碰正确按钮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1)小鼠经训练后可熟练使用该装置获取食物,这一学习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反射,构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将微电极分别植入小鼠的前额叶及海马体中检测神经元膜电位变化频率(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小鼠反应

是否关注到灯光信号

是否在规定时间触碰按钮

前额叶神经元膜电位

海马体神经元膜电位

正确

膜电位变化频率一致

错误

膜电位变化频率不一致

错误

膜电位变化频率不一致

小鼠在该装置中看到灯光时,前额叶的神经元兴奋,其膜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推测小鼠注意力集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B4是前额叶和海马体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与小鼠注意力集中有关。
①研究者在实验组中将含EB4抑制剂的溶液分别注射到小鼠的海马体及前额叶,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两个脑区神经元膜电位变化频率的一致性,结果如图3和图4。

对照组的处理为在海马体和前额叶分别注射______________。比较图3和图4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②海马体和前额叶的神经元通过中间神经元联系,大脑中神经调节蛋白N1促进神经元发育,其与EB4结合可调控神经元末梢γ-氨基丁酸(GABA,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者在海马体注射EB4抑制剂后,检测GABA作用的中间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5。

据图5可知,注射EB4抑制剂后,GABA作用的神经元兴奋性升高,依据是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N1与EB4结合______________GABA的释放,进而调节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推测小鼠注意力集中的制:______________,促进小鼠注意力的集中。
10 . 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即科学实验发现问题→大胆猜测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反复实验揭示规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发现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属于假说内容
C.“若F1(Dd)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应为1:1”属于演绎推理
D.为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2024-03-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