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09 道试题
1 . 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关于酶活性的实验方案,根据方案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分组1号2号3号4号5号
底物与试剂H2O2 溶液/mL0.50.50.50.50.5
肝脏研磨液/滴11111
实验pH56789
条件其他条件37℃水浴
气体产生量为5ml时的所用时间/min1538335836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C.上述实验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该实验的因变量也可用单位时间产生的气体量表示
2.下列关于H2O2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中酶的最适PH为8
B.H2O2酶应在最适温度下储存
C.H2O2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合成H2O2酶的场所是核糖体
2024-05-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番茄果实内乙烯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上升,在果实成熟前某一阶段,会出现乙烯合成和细胞呼吸急剧增强现象,称之为呼吸跃变。且果实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与呼吸速率上升的时间进程一致,此时果实产生的乙烯量远高于外源乙烯。
1.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乙烯合成酶缺陷型番茄(番茄a)和乙烯受体缺陷型番茄(番茄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的果实正常存放时都会出现呼吸跃变现象
B.施用外源乙烯后,普通番茄果实不能合成乙烯
C.为便于运输、储存和销售,应推广种植番茄a
D.施用外源乙烯后,能促进番茄b的果实成熟
2.研究人员在某温度条件下探究不同浓度的乙烯对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法确定乙烯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是否具有双重性
B.适当提高实验环境的温度,果实呼吸峰值将增大
C.乙烯浓度会影响果实达到呼吸峰所需的时间
D.在特定范围内,乙烯浓度不影响呼吸峰的强度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野生型水稻籽粒糊粉层细胞内,高尔基体出芽的囊泡在其膜上G蛋白作用下定位至液泡膜并融合,从而将谷蛋白靶向运输至细胞液中;某突变体因G蛋白异常,囊泡发生错误运输后与细胞膜融合。正常细胞中谷蛋白运输过程如图。
1.关于水稻细胞中谷蛋白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①、②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B.囊泡运输过程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
C.囊泡的定向运输依赖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
D.突变体中谷蛋白被运输至细胞膜上
2.研究者发现突变体籽粒糊粉层细胞内液泡形态改变、淀粉合成减少,造成胚乳萎缩、粒重减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是水稻中的储能多糖,元素组成为C、H、O
B.谷蛋白运输异常可能造成糊粉层细胞光合作用减弱
C.该突变体可用于探究谷蛋白与淀粉合成的关系
D.淀粉含量下降会造成籽粒萌发率下降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人体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的二、三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过度酗酒可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酒后驾驶是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险行为,对酒后驾驶人员可采用吹气式检测仪快速筛查。某种吹气式检测仪内芯是含有重铬酸钾的硅胶柱,通过变色反应可初步判定是否饮酒。
1.下列关于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和酒后驾驶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B.肝脏分解酒精的酶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
C.人体细胞厌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D.酒驾检测时重铬酸钾遇到酒精变成橙色
2.下列关于肝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膜表面某些粘连蛋白缺失B.常会出现巨核、双核等现象
C.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D.在体外培养时表现出接触抑制
3.线粒体在代谢中会产生H2O2、含氧自由基等活性氧,大量活性氧会导致线粒体膜结构损伤,并产生更多活性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2O2能被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
B.含氧自由基不会损害细胞中的DNA
C.大量活性氧的产生会导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受阻
D.大量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
2024-06-1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矿山开发常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生境斑块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当地政府开展了矿区治理和生态恢复的系列工程。
1.对矿区生态的调查及生态恢复前后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区生态调查可采用无人机调查所有生物的分布情况
B.矿区生态恢复过程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矿区生态恢复后群落的结构与开采前相同
D.矿区生态恢复过程说明人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随着矿区生态逐渐恢复,生境斑块面积逐渐扩大,不同斑块间的生态廊道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斑块面积扩大会使生境斑块内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境斑块面积扩大会使生境斑块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生态廊道恢复会使生境斑块间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减少
D.生态廊道恢复将导致生境斑块内种群的基因突变频率增加
2024-05-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某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玉米田虫情,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展开了调查,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1平方公里约为1500亩,每亩约种植玉米4000株


亲本

表现型

组合一

均为非糯性

组合二

组合三

另雌雄同株异花的玉米()有糯性和非糯性,科研工作者对常规非糯性玉米品种Z进行诱变育种,研究者从子代群体中获得两种糯性基因突变体,假设突变基因分别为,选取不同类型的玉米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上表。
1.据上图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关于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很可能遭受了性引诱剂的消杀
B.种群被人为一次性捕杀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下降
C.玉米田不同区域被幼虫破坏程度不同,体现了玉米种群的水平结构
D.若在第一次调查时绘制玉米田的数量金字塔,会呈现倒置现象
2.据上表两个玉米突变体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杂交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
B.两种突变体均为隐性突变
C.所携带的突变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D.若将上表中组合一或组合二的F1自交,后代中非糯性、糯性比例均为,即可说明两突变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024-06-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核酸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原理是将某种抗原的DNA或mRNA序列注入体内,在细胞中表达产生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效应,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某冠状病毒的核酸疫苗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冠状病毒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核酸。下列有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单用TMV的RNA就可以使烟草叶片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C.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技术
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2.无论接种新型疫苗还是传统疫苗,都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疫苗叙述正确的是(       
A.疫苗必须注射,不能口服
B.核酸疫苗可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C.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相关疾病
D.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能够更持久地维持特异性免疫
3.疫苗的制备和起效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及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⑤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
B.②过程中用到的逆转录酶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
C.③和⑤过程均可在体外进行
D.②和⑤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
2024-05-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3可从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肾脏以维生素D3为原料合成激素二羟胆钙化醇。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二羟胆钙化醇通过调节骨细胞、肾小管和小肠对钙的吸收以维持血钙稳态。肠黏膜细胞对钙的转运主要包括3个环节:①游离Ca2+经钙离子通道从肠腔转运到细胞内;②游离Ca2+与钙结合蛋白结合,成为结合态钙③游离Ca2+逆浓度梯度从细胞内转运到内环境。二羟胆钙化醇对上述3个环节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主要是促进钙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钙的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D3缺乏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B.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会引起骨质疏松
C.降钙素分泌过多易发生四肢肌肉抽搐
D.青春期的血浆降钙素水平较成年期低
2.下列关于小肠对钙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2+在环节①的转运方式不消耗ATP
B.Ca2+在环节③的转运方式需消耗ATP
C.钙结合蛋白增加有利于环节①的持续进行
D.钙结合蛋白增加不利于环节③的持续进行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2月1日晚,韩国江原道冬青奥会圆满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将18枚奖牌纳入囊中,奖牌总数突破历史新高。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会经历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并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在比赛间隙一些运动员会选择摄入功能性饮料或者香蕉等帮助恢复状态。
1.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依靠细胞呼吸供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比赛中,细胞内葡萄糖储存的能量经需氧呼吸释放后主要储存在
B.比赛后,运动员可以通过补充矿物质和水提供能量
C.运动员比赛中细胞主要依靠需氧呼吸提供大量
D.运动员比赛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一部分来自于厌氧呼吸
2.比赛中运动员的机体会启动一系列的调控过程以适应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下,位于下丘脑的冷觉感受器会将寒冷刺激转化为电信号
B.寒冷环境下,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热
C.运动员产热增加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将会减少
D.运动员大量出汗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增加
2024-06-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Lesch-Nyhan综合征,又称雷-尼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性遗传病,息者具有智力低下,舞露状手足徐动等症状,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为P。
材料二:Alport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肾炎和眼耳肾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为Q
材料三:二倍体动物M的性染色体仅有X染色体,其性别有3种,由X染色体数目及常染色体基因T、TR、TD决定。只要含有TD基因就表现为雌性,只要基因型为TRTR就表现为雄性。TT和TTR个体中,仅有1条X染色体的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既不称为雄性也不称为雌性,而称为雌雄同体。
1.下列有关Lesch-Nyhan综合征和Alport综合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lport综合征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该病
B.人群中女性Lesch-Nyhan综合征发病率大于P,Alport综合征发病率小于Q
C.Lech-Nyhan综合征和Atport综合征都属于人类遗传病中的单基因遗传病
D.男性Lesch-Nyhan综合征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2.已知动物M无X染色体的胚胎致死,雌雄同体可异体受精也可自体受精。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种性别均有的群体自由交配,F1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可能
B.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F1中一定没有雌性个体
C.多个基因型为TDTR、TRTR的个体自由交配,F₁中雌性与雄性占比相等
D.雌雄同体的杂合子自体受精获得F1,F1自体受精获得的F2中雄性占比为1/6
2024-06-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