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与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原发性家族颅内钙化(PFBC)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大脑病理性钙化为特点。为研究此病的致病机理,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PFB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据图1判断,与Ⅱ-2婚配的男性_____。   
A.健康B.患病C.健康或患病均有可能

(2)为研究此病的致病机理,对该家系部分个体的相关基因S(s)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   

可知s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此变异可能会导致组成S蛋白的氨基酸改变,进而使S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影响该蛋白的功能。
(3)为研究S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研究人员用两种活体荧光染料对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胞进行标记,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3。   

①分析上述实验结果时,需要将不同波长激发光下拍摄的细胞图像做叠加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结果显示,正常的S蛋白均匀分布在细胞边缘,可能是一种定位于_____(填细胞结构)的蛋白,突变型细胞的S蛋白分布的特点是_____;突变型和野生型细胞比较,绿色荧光的深浅表示_____
(4)研究发现S蛋白可能是一种磷转运蛋白,以保证细胞摄取含磷无机盐。为验证此推测,某实验小组用含磷的培养液培养突变型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含磷量。
完善上述实验: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
(5)进一步研究表明S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高度表达。综合以上信息分析,S基因突变导致_____,使神经细胞所处局部环境中磷浓度升高,诱导血管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从而引起血管钙化,造成大脑病理性钙化。
2024-05-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临床上造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多见于烧伤、创伤等受损部位。由于Pa耐受多种抗生素,常导致治疗失败。为解决上述问题,噬菌体治疗逐渐受到关注。
(1)在侵染Pa时,噬菌体的尾丝蛋白通过与Pa细胞壁上的脂多糖结合进而吸附在Pa表面。不同噬菌体的尾丝蛋白不同,使噬菌体的侵染具有高度的_____
(2)PA1和PAO1是Pa的两种菌株。科研人员从某地污水中分离到一株可同时高效吸附并侵染PA1和PAO1的变异噬菌体,对其尾丝蛋白基因进行测序,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与野生型噬菌体相比,变异噬菌体的尾丝蛋白基因发生了碱基替换,使尾丝蛋白_____,变异后的尾丝蛋白能同时结合两种Pa的脂多糖。
(3)将噬菌体加入PA1菌液中,培养30min后菌液变澄清,即大部分PA1已被裂解。将菌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少量菌落,即为噬菌体耐受菌(PAlr),对PA1和PAlr的DNA进行测序比对,PAlr丢失了部分DNA序列,其中含有脂多糖合成的关键基因galU。为验证galU的丢失是导致PAlr耐受噬菌体的原因,请利用下列选项完善表格中的实验设计和预期结果。

组别

1

2

3

4

处理方法

PA1+噬菌体

_____

敲除galU基因的PA1+噬菌体

_____

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预期结果

较多噬菌斑

无噬菌斑

_____

较多噬菌斑

注:在固体培养基上,噬菌体侵染导致宿主细菌死亡形成的空斑即为噬菌体。
①PAl   ②PAlr   ③PAlr+噬菌体   ④导入无关基因的PAlr+噬菌体   ⑤导入galU基因的PA1+噬菌体   ⑥导入galU基因的PAlt4+噬菌体   ⑦无噬菌斑   ⑧较多噬菌斑
(4)Pa的细胞周期约为40min,根据题中信息,可推断PAlr的galU的丢失发生在噬菌体感染之_____(填“前”或“后”),噬菌体的感染起到了选择作用。
(5)依据本研究,在使用噬菌体治疗Pa感染需注意_____
2024-05-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我国科学家在该病毒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1)HBV由一层包膜和一个内含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包膜上pre-SI肽段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结构。HBV只能侵染人、猩猩和树齣的肝细胞,原因是_______
(2)将树鼩肝脏细胞剪碎后经______等处理后,进行体外培养,加入pre-SI肽段后经检测确定细胞膜上与该肽段特异性结合的是NTCP蛋白。
(3)人的细胞膜上也存在NTCP。为验证NTCP在肝细胞感染HBV中的作用,设计一种能与NTCP的mRNA互补结合并使其降解的siRNA,加入可被HBV侵染的人HepaRG细胞中,使其进入胞内(如图1),先后检测HBV侵染前细胞中NTCPmRNA量、HBV侵染细胞一段时间后HBV的总RNA量,结果如图2。

①加入siRNA的目的是抑制______。甲组(对照组)细胞中应加入等量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NTCP在HBV感染肝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请阐述理由______
(4)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不易被HBV感染的HepG2细胞进行实验(如图3)。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
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抑制HBV感染活性的药物
1HepG2细胞空质粒__________
2__________不加入
3加入
实验处理后分别在第4、10天检测病毒含量的相对值(如图4),结果支持(3)结论。请完善表中的实验方案并补充图4中处理后10天的柱状图结果______
2024-05-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豆汁是北京独有的、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名吃,以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下图是以绿豆为原料制备豆汁的传统工艺流程。在此过程中,淀粉分离和发酵产酸是豆汁加工的关键工序。

(1)豆汁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乳酸菌在______,条件下所产生的乳酸,绿豆液中的糖类为乳酸菌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_,乳酸发酵的反应简式是______
(2)研究人员通过筛选豆汁中的关键发酵菌株,优化发酵工艺。将额外添加了碳酸钙的培养基经______法灭菌后倒平板,将经自然发酵得到的生豆汁采用______法接种于平板上,进行分离和计数。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选取培养基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碳酸钙溶解圈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和培养。
(3)将得到的乳酸菌分别接种到绿豆液后,在相同条件下,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应优先选取菌株______作为优化发酵工艺的菌种,理由是______

菌株类型

检测指标

菌株A

菌株B

菌株C

菌株D

絮凝率(%)

51.61

65.42

53.87

61.37

发酵液pH

3.59

4.09

4.15

3.78

豆汁风味

腐味

清香味

清香味

弱清香味

注:絮凝率与淀粉沉降分离速度正相关,淀粉沉降分离速度越快,豆汁品质越佳。
(4)若要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工业化生产,还需研究其进行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此请提出一个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
2024-05-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破碎细菌细胞提取DNA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为A-E。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
(2)DNA复制具有________复制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用铅笔画出结果C-E。
(3)研究表明,真核生物DNA可从多个“复制原点”双向复制,以提高DNA复制的效率,如图2所示。结合“复制原点”的酶是________,其可从两个方向(图2箭头)不断解开DNA双链;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是_________,该酶只能识别子链的3’端,故子链合成的方向是________。请解释图2中DNA子链出现不连续复制的原因。

2024-05-1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研究者以拟南芥根段作为组织培养材料,探讨了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机制。
(1)离体的拟南芥根段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根段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素(CK)与__________的调节形成愈伤组织,此后调整培养基中两者的__________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2)在愈伤组织生芽过程中,CK通过ARRs(A)基因和WUS(W)基因起作用。为探讨A基因与W基因的关系,将A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突变体a)和野生型的愈伤组织分别置于CK与生长素比例高的(高CK)培养基中诱导生芽,在此过程中测定W基因的表达量。图1中,野生型的W基因表达量与高CK诱导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分析图1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高CK诱导下A基因促进 W基因表达。得出此结论的依据为:__________

(3)用转基因方法在上述突变体a中过量表达 W基因,获得材料甲。将材料甲、突变体a和野生型三组愈伤组织在高CK培养基中培养,三组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比例如图2,由此能得出的结论包括
A.A基因在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过程中起作用
B.W 基因的表达产物调控A 基因的表达
C.缺失A 基因时 W基因表达不能促进生芽
D.过量表达 W 基因可使生芽时间提前

(4)YUCs(Y)基因编码生长素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研究发现,在高CK诱导条件下,突变体a 中 Y 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依据此发现和上述所有实验结果,完善在生芽过程中有关基因和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模式图。请在方框中选填“A 基因”“W 基因”“Y”基因,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_______

2024-05-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由于D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肌肉萎缩疾病,患者最终因心肌功能障碍死亡。研究者通过构建模型小鼠,进行该病的基因治疗研究。

(1)将干扰序列通过________法,导入小鼠受精卵以敲除D基因,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________技术,由代孕母鼠生出小鼠。进行________水平的检测与鉴定后,确认模型小鼠构建成功。
(2)AAV病毒能够感染多种宿主细胞,包括肌细胞,广泛用于基因治疗。为获得重组AAV病毒,利用__________酶将肌细胞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________和D基因等元件构建为表达载体,将AAV病毒复制和包装所必需的基因构建为包装载体,两种载体共同转染包装细胞(肾上皮细胞),如图。裂解包装细胞后,通过_________法收集重组AAV病毒。
(3)为验证重组AAV病毒的治疗效果,可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含有重组AAV病毒的缓冲液,分别注射于模型小鼠与健康小鼠的腹腔中,检测两组小鼠D蛋白的表达量。请对该实验方案作出评价并加以完善。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遗传毒性物质常存在于被化学物质污染的水体,可损伤生物的DNA,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筛选对遗传毒性物质反应灵敏的工程菌株,以用于水质检测。
(1)大肠杆菌DNA中存在可被遗传毒性物质激活的毒性响应启动子序列,将毒性响应启动子插入图1所示表达载体的P区,获得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当改造后的大肠杆菌遇到遗传毒性物质时,________识别并与启动子结合,驱动噬菌体裂解基因(SRR)________,表达产物可使大肠杆菌裂解。
(2)研究人员选取启动子sul准备与图1表达载体连接。图2显示了启动子sul内部存在的酶切位点,横向箭头表示转录方向。

①据图1、2信息,为确保启动子sul可与已被酶切的表达载体正确连接,克隆启动子sul时,应在其A端和B端分别添加限制性内切核酸酶________的酶切位点。
②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置于含有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中进行筛选、鉴定及扩大培养,获得工程菌sul。
(3)研究人员陆续克隆了其他4种启动子(rec、imu、qnr、cda),分别连入表达载体,用同样的方法获得导入重组载体的工程菌,以筛选最灵敏的检测菌株。
①将5种工程菌和对照菌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菌体密度,结果如图3,说明工程菌在自然生长状态下不会产生自裂解现象,理由是________
②上述菌株在基础培养基中生长 2 h时加入遗传毒性物质,检测结果如图4。据图可知,5种工程菌均启动了对遗传毒性物质的响应,且转入rec启动子的菌株最________

(4)下列关于该工程菌的叙述,正确的包括________
A.该工程菌可能用于检测土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
B.该毒性响应启动子序列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所有物种中
C.其表达产物可裂解大肠杆菌,检测后的剩余菌液可直接倒掉
D.低温保存该工程菌,是为了降低细胞呼吸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024-05-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甘蓝型油菜引入我国历史较短,其遗传基础狭隘。菘蓝(别名“板蓝根”)是传统中药材,具有广谱抗病毒特性。研究人员利用甘蓝型油菜(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8)与菘蓝(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4)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抗病毒的甘蓝型油菜-菘蓝单体附加系,过程如图1。

(1)甘蓝型油菜与菘蓝的体细胞经________酶处理后获得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时,需要考虑培养液的________,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经___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发育为完整的再生植株F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2)将F1与甘蓝型油菜回交,获得BC1,其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只用字母表示)。用BC1与甘蓝型油菜再一次回交,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范围是________
(3)研究人员从BC2筛选出7种只含有1条菘蓝染色体的甘蓝型油菜-菘蓝单体附加系(A、B、C、D、E、F、G)。且这条染色体上携带有抗病毒基因。为探究甘蓝型油菜-菘蓝单体附加系在抗新冠病毒(SARS-CoV-2)中的作用,研究人员用其提取物处理动物细胞,24h后感染新冠病毒,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细胞培养液,检测病毒的含量,结果如图2。

①作为标准参考的GADPH蛋白表达量________,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结果表明: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P蛋白与肝细胞特异性结合后,会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提升心血管疾病风险。蛋白A和蛋白B都能与肝细胞内P蛋白基因结合。现进行两组实验比较蛋白A和蛋白B对P基因表达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方法移除了小鼠的致病基因
B.蛋白A的治疗效果优于蛋白B
C.该方法阻断了P蛋白基因转录
D.其他细胞表面没有P蛋白受体
2024-05-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卷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