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与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海洋红冬胞酵母是抗逆性很强的一种单细胞真菌,其分泌的蛋白质CAZymes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在果蔬伤口处的繁殖,保持果蔬的健康状态。CAZymes的合成及分泌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甲~丁表示不同的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X是CAZymes的单体,物质X一般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要研究酵母菌细胞内CAZymes的合成和分泌途径,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酵母菌细胞利用物质X合成CAZymes的过程中,甲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乙和丙能通过______在结构上相联系。丙的作用主要是______
(3)研究发现,CAZymes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S蛋白参与囊泡运输。科研人员筛选获得S蛋白结构异常的酵母菌,CAZymes在酵母菌细胞内合成和分泌的途径如图2和图3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CAZymes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S蛋白的作用是______。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S蛋白结构正常的酵母菌也会出现图3所示的结果,原因是______
(4)组氨酸突变型酵母菌不能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某小组获得了该突变酵母菌。请设计实验来验证该小组获得的是组氨酸突变型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有单一花序和复状花序,果实有圆形果和长形果,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研究人员让单一花序长形果植株和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杂交,F1中单一花序圆形果:复状花序圆形果= 3:1。根据题中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单一花序和复状花序这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亲本单一花序长形 果植株和单一花序 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
(3)F1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现要鉴定F1中某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一次最简便的遗传实验,完善下列的实验思路和预期的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预期的结果及结论:若子代植株中单一花序圆形果:单一花序长形果:复状花序圆形果:复状花序长形果=9:3:3:1,则该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子代植株中_________, 则该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 .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同学甲让一只灰体雌果蝇与一只黄体雄果蝇杂交,所得F1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控制灰体和黄体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____________(其“能”或“不能”)判断灰体的显隐性,理由是__________
(2)若控制灰体和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同学乙从上述F1中选择灰体雄果蝇和黄体雌果蝇杂交,根据其杂交子代的表型确认控制灰体和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子代的表型为__________
(3)从题干的杂交子代中选择材料,再设计一组杂交实验证明控制灰体和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的杂交组合和预期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__________(用表型表示)。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4 . 将萝卜A和B的幼根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萝卜条若干,均分为5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记为甲~戊组。浸泡相同时间后,对各组萝卜条称重,结果如下图。假如蔗糖溶液与萝卜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萝卜A比B的细胞液浓度高
B.甲~戊组中,蔗糖溶液浓度最大的是乙组
C.萝卜A和B均未发生质壁分离的是乙组和丁组
D.戊组中,萝卜B与蔗糖溶液的水分交换处于动态平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土壤中铝(Al)离子含量过高可抑制植物的根系生长,是限制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探究生长素在番茄铝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外源施加生长素类似物(NAA)、生长素合成抑制剂、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分析其对铝胁迫下番茄根生长的影响(CK组为清水对照组),实验结果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与__________ (填激素名称)协同促进细胞分裂,其中前者主要促进____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的分裂。
(2)由图1可知:当外源施加高浓度NAA时,铝胁迫诱导的番茄根生长的抑制现象明显__________(填“加重”或“减轻”)。结合图2,研究人员对该现象的解释是:铝诱导根尖生长素含量增加,进而抑制植物的根系生长。其提出该解释的依据是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提出“铝离子可能通过促进根尖生长素的合成导致生长素在根尖积累”。为验证该假说,构建用DR5作为启动子的GUS报告基因表达载体(DR5启动子受生长素诱导,报告基因GUS表达后可以使转基因植物产生蓝色反应)。请利用上述转基因番茄设计合理的实验思路_____。(试剂浓度和检测手段不做具体要求)
6 . 土壤中氧化亚铜纳米颗粒(Cu₂O-NPs)可威胁农作物的生态安全。科研人员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相关指标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图。

Cu2O—NPs(mg·L-1

浓度叶绿

素含量(mg·g-1

净光合速

率(μmol·m-2·s-1

气孔开放程

度(mol·m-2·s-1

胞间CO2

度(μmol·m-2·s-1

0

3.55

6.21

0.13

468

0

3.55

3.68

0.03

382

50

3.46

2.23

0.02

383

100

3.42

1.21

0.01

358

注:PsbD为NADPH合成有关基因RbcL为CO2固定酶基因AtpA为ATP合成酶类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有机溶剂__________提取小麦幼苗叶片色素。提取液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光,据此可测定色素的含量。
(2)据表和图分析,在Cu2O—NPs胁迫下小麦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原因是Cu2O—NPs处理后,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 (答出3点即可)。②CO2的固定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Cu2O—NPs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提出一个科学问题。_____
7 . 2023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导致细胞癌变,注射肿瘤治疗疫苗是新型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构建装载HPV多肽和CpG-寡脱氧核苷酸的甘露糖修饰脂质体疫苗,将晚期宫颈癌小鼠模型平均分成对照组、空脂质体组、脂质体疫苗组,来评估接种该疫苗后的效果。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3组免疫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CD4+T细胞

CD8+T细胞

能分泌IFN-γ细胞百分比

肿瘤清除率

对照组

6.57

8.25

1.2

6.23

空脂质体组

5.96

7.18

2.23

7.36

脂质体疫苗组

10.7

18.54

3.82

62.34

注:CD4+T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CD8+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IFN-γ是γ干扰素
A.疫苗可有效诱导细胞免疫,增强小鼠抗晚期宫颈癌的能力
B.空脂质体组可以排除甘露糖修饰脂质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IFN—γ属于分泌蛋白,可以由血液中的白细胞产生
D.肿瘤清除率的升高主要依靠辅助性T细胞的裂解作用
8 . 家蚕中,血液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幼蚕皮斑普通斑(Q)对素白斑(q)为显性。让纯合普通斑黄血蚕与素白斑白血蚕交配得F1,并进行以下杂交实验。
杂交1:F1(♀)×素白斑白血(♂)→F2普通斑黄血:素白斑白血=1:1;
杂交2:F1(♂)×素白斑白血(♀)→F2普通斑黄血:普通斑白血:素白斑黄血:素白斑白血=4:1:1:4。
以上杂交子代中每种表型的雌雄蚕数量相当。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1与杂交2互为___实验。F1的基因型及表型分别为______
(2)根据杂交1、2的结果推测,F1形成配子时,___(填“雌蚕”或“雄蚕”)在___(填具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若上述推测成立,且发生互换的概率相同,则F1(♀)与F1(♂)进行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
(3)油蚕是正常家蚕的隐性突变体,目前已发现40多种油蚕突变体。中国油蚕(ococ)和第2h斑油蚕(ohm2ohm2)具有显著区别,已确定ohm2基因位于第20号染色体上,且oc基因不是ohm2基因的等位基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探究oc基因是否也位于第20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
9 . 已知某种牵牛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花瓣细胞中相关代谢途径如下:

已知某纯种白花植株和某纯种紫花植株杂交,F1都是紫花,F1自交F2出现紫花:红花:白花=7:1:4。
(1)白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紫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
(2)F2中白色花有____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____
(3)某研究小组发现F2出现该比例是因为基因组成为____的花粉不育造成的。
(4)现有上述各种表型的该种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实验验证第(3)题的结论。
设计思路:____
预期结果:若后代出现____,则上述结论正确。
10 . 由尖镰孢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会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芽孢杆菌产生的几丁质酶等物质可分解尖镰孢菌的细胞壁而被广泛用于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某实验小组对抑菌率在69%以上的3株芽孢杆菌进行复筛,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几丁质酶不会分解黄瓜的细胞壁
B.本实验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
C.N3菌株抑制尖镰孢菌的效果最好
D.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2024-05-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