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表示O2吸收量,该植株无氧呼吸时每个阶段皆有能量的释放
B.O2浓度为a时,该器官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O2浓度为b时,该器官不进行无氧呼吸
C.O2浓度由0到b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与O2浓度呈正相关
D.O2浓度为a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该浓度下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
2 . 如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B.②过程没有能量的释放
C.③过程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D.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3 . 图甲是真核细胞中能够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简图,图乙表示在CO2浓度一定且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③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_______
(2)在图乙中B点时,小麦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mg叶·h)(用CO2吸收量表示)。
(3)此实验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C点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如果将实验中的环境温度25℃改为30℃,图乙中的B点将_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2024-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
C.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丙酮酸分解成CO2的过程
D.随着人体运动强度的增大,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增强
2024-05-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水稻植株细胞代谢的相关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⑦表示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④和⑤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若⑦过程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则其产物为_______
(2)蓝细菌也能发生类似③④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_等光合色素。
(3)图中________(填“①”或“②”)过程中的物质运输速率与⑤⑥过程密切相关,另一过程中的物质运输速率不受⑤⑥过程影响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水稻植株叶肉细胞中③过程O2的产生量等于⑥过程O2的消耗量,则该水稻植株的有机物总量会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理由是______
6 .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科研人员向锥形瓶中加入含有活化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并利用传感器测定锥形瓶中CO2和O2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点CO2的生成场所均相同
B.进行到100s时,酵母菌细胞呼吸O2的消耗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第300s时,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
D.实验结束后向培养液滤液中滴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振荡后呈黄色
2024-05-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卷(三)湖南卷生物试卷
7 . 新采摘的竹笋在几天内就会产生酒味并腐烂。为探究延长竹笋储存时间的方法,科学家使用消毒液浸泡竹笋后,分别在正常空气和高氧环境中进行储存,发现高氧环境中竹笋腐烂程度更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氧环境中储存的竹笋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部位是线粒体基质
B.高氧环境中储存的竹笋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较少,不易腐烂
C.正常空气中和高氧环境中,竹笋细胞呼吸均能产生丙酮酸和[H]
D.使用消毒液浸泡竹笋减少了竹笋表面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024-05-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模拟试卷(一) 生物学试题
8 . 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的现象,称为“瓦堡效应”。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NADH是一种氢的载体,也可用[H]表示。
A.过程①和③都能产生少量的ATP
B.“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越多,释放的能量越少
C.过程3产生的NAD+对①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D.过程②会消耗①过程产生的NADH
9 . 传统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菌促进硝酸盐还原形成的,硝酸盐还原菌适宜的酸碱度为中性。若摄入过多亚硝酸盐,则对人体有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主要是由于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
B.发酵中期,乳酸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乳酸
C.发酵后期,乳酸菌数量下降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乳酸的积累都相关
D.取食泡菜的时间宜在发酵的中期靠后期
2024-05-20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生物试题
10 . 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人类线粒体疾病,丙酮酸脱氢酶(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关键酶)功能异常,会使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缺乏丙酮酸脱氢酶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B.患者细胞内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ATP会增多
C.患者血浆中乳酸含量增多,表现为酸中毒
D.患者体内的ATP与ADP转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024-05-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二中高三模拟演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