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酒出。其中以糯米饭做成的米酒入口清甜,散发糯香,深受国人喜爱。有关米酒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糯米煮熟后即可拌入“酒曲”,也就是酵母曲
B.酵母菌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H]都与氧气结合生成了水
C.后期可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有无酒精的产生
D.米酒放置时间过久可能发酸,是空气中醋酸菌导致的
2 . 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表示O2吸收量,该植株无氧呼吸时每个阶段皆有能量的释放
B.O2浓度为a时,该器官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O2浓度为b时,该器官不进行无氧呼吸
C.O2浓度由0到b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与O2浓度呈正相关
D.O2浓度为a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该浓度下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
3 . 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会消耗大量氧气,这一过程被称为“呼吸爆发”。当有病原信号刺激时,巨噬细胞消耗GTP使细胞质基质中的p47蛋白磷酸化,解除其自抑制状态,并与膜上NOX2结合,激活NOX2,进而将细胞质中NADPH携带的电子跨膜传递给吞噬小泡中的氧气,使其还原为氧自由基,导致氧气快速消耗。氧自由基在SOD和MPO的催化下,产生更具杀伤活力的过氧化氢、次氯酸等物质,杀死包裹在吞噬小泡中的病原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爆发”过程发生在巨噬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
B.若用磷酸化酶抑制剂处理巨噬细胞,会使氧自由基积累从而加速巨噬细胞的衰老
C.巨噬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底物中的绝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D.若巨噬细胞缺少“呼吸爆发”过程,仍然可以吞噬病原体,但不能将其有效杀死
4 . 玉米根细胞缺氧期间,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最初转化为乳酸,导致细胞质基质pH降低。在低pH时,乳酸脱氢酶活性被抑制,丙酮酸脱羧酶被激活,引起酒精含量增加,生成的乳酸含量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酮酸转化为酒精或乳酸的过程中不能产生ATP
B.检测到玉米根细胞中有乳酸时一定有酒精生成
C.玉米根细胞的酒精发酵途径和乳酸发酵途径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酒精发酵能有效延缓酸中毒,使根细胞可以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体摄入乙醇(酒精)5min后,可在血液中检测到乙醇,30~60min后乙醇含量达到最高值。乙醇的排出途径较为有限:约10%的乙醇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直接排出体外,剩余部分通过肝脏代谢来分解。酒精在肝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进入肝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人体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乙醇
C.人体内仅有肝细胞存在乙醇脱氢酶基因
D.据图可知乙酸的氧化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6 . 呼吸作用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呼吸熵(RQ=CO2释放量/O₂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利用不同底物呼吸过程中O₂供应情况的一种指标。图甲、乙表示相关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图丙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分压下的呼吸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知,冬季升高室内温度可以提高人体温度,从而明显促进人体呼吸作用
B.若图乙D点开始只进行有氧呼吸,则D点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不一定相等
C.据图丙分析,c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增大而变化
D.综上分析,种子萌发时应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
7 . 缺氧会抑制植物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导致ATP合成受阻,从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若呼吸底物仅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马铃薯的细胞呼吸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和储存在ATP中
C.缺氧条件下,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产生的NADH均减少
D.酒精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H]能用于酒精的生成
2024-05-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的现象,称为“瓦堡效应”。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NADH是一种氢的载体,也可用[H]表示。
A.过程①和③都能产生少量的ATP
B.“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越多,释放的能量越少
C.过程3产生的NAD+对①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D.过程②会消耗①过程产生的NADH
9 . 脑卒中是由于人体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常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代谢性酸中毒等内环境稳态失调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但可以说话,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S区发生损伤
C.脑卒中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容易出现组织水肿
D.代谢性酸中毒是因缺氧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 CO所致
10 . 人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可以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缺少氧气的条件下,骨骼肌细胞将丙酮酸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B.成熟红细胞由于没有线粒体,因此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C.大脑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的酶可催化NADPH与O2生成H2O
D.在缺氧的环境中,人体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