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格瓦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经糖化、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多菌株混合,传统发酵工艺加工发酵而成。含有维生素、氨基酸、乳酸、钙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开胃、健脾、降血压、消除疲劳等作用。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包屑糖化产生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参与发酵过程
B.发酵过程中,容器的密封可以提高酒精产量
C.格瓦斯开盖后有气体喷出应该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
D.发酵产物中的乳酸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2 . 德国科学家迈耶霍夫用兔子肌肉的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新制备的肌肉提取物可以将葡萄糖转变成乳酸,但活性会迅速降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提取物中起作用的成分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提取物中起作用的成分来自肌细胞的线粒体
C.在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
D.在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中,没有气体的消耗和产生
3 . 甜瓜是一种耐淹性较强的品种。为研究其耐淹性机理,研究人员将甜瓜幼苗进行水淹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幼苗根部和叶片细胞中酶a和酶b的活性,结果如图1;图2为甜瓜幼苗细胞中存在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酶a和酶b存在于甜瓜幼苗细胞的不同部位
B.水淹前后,甜瓜幼苗无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是酒精和CO2
C.Ⅱ、Ⅲ过程在甜瓜幼苗细胞中均能发生,可为生命活动提供ATP
D.水淹时间越长,酶a和酶b的活性越高,根细胞无氧呼吸强度更高
4 . “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由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卒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患者的局部神经结构和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干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只能进行细胞分化
B.发生缺血性卒中后,患者脑细胞的呼吸强度增高
C.患者局部神经细胞结构损伤是细胞衰老的体现
D.卒中患者的神经元可能比正常人的神经元更容易衰老和凋亡
2024-04-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酒常用谷物做原料,经高温糖化(将淀粉分解)后添加酒曲发酵而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黄酒酿造时,前期进行一段有氧呼吸,后期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高温糖化过程,即可以杀灭杂菌又有利于酵母菌对糖类的利用
C.酒曲中含有大量的酵母菌,加酒曲过程相当于接种菌种的过程
D.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也存在于线粒体
2024-04-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酸奶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现对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筛选、分离,步骤如下:
牛奶→酸奶→稀释10倍→涂布MRS琼脂培养基→36±1℃、厌氧下培养→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MRS琼脂平板→菌种鉴定→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菌种保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前需对牛奶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消毒
B.将菌种接种至MRS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扩大培养,增加菌种数目
C.涂布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D.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7 . 银屑病是一种鳞屑性皮肤病,以表皮增生和炎症为主要特征。角质形成细胞(KCs)是构成皮肤表皮的主要细胞,通过快速修复损伤维持皮肤的机械屏障功能。研究发现,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的KCs能量代谢表现出糖酵解(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水平异常升高而线粒体有氧呼吸水平无明显变化的现象。说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的KCs能量代谢水平出现紊乱,过度依赖于糖酵解代谢,快速产生大量的ATP,从而为其过度增殖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的KCs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为其增殖提供能量
B.糖酵解的代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细胞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有NADH的产生和消耗
D.可通过研发抑制糖酵解的关键酶活性的药物,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8 . 下图表示萌发小麦种子在不同的氧浓度下吸收速率和生成速率的变化,假设呼吸底物为糖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之比为3:1
B.浓度为f时,小麦细胞中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浓度为c时比a时更有利于小麦种子的储存
D.从萌发到进行光合作用前,种子内的有机物有消耗但没有合成
9 .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体内无氧呼吸速率大于有氧呼吸导致
B.bc段下降的原因与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有关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无CO2产生,导致乳酸无法消除
D.bc段下降是因为乳酸与内环境中的Na2CO3发生化学反应被中和了
2024-03-1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开学诊断考试生物试题
10 .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中的N代表烟酰胺,A代表腺嘌呤,D代表二核苷酸。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中的N、A、D所代表的物质与NAD相同,P代表磷酸基团。NADH和NADPH分别由NAD和NADP参与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DH和NADPH是两种酶,其化学本质都为蛋白质
B.动物细胞只能产生NADH,植物细胞只能产生NADPH
C.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可产生NADH,细胞光合作用过程可产生NADPH
D.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可产生NADH,无氧呼吸过程可产生NADPH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