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华西医院宗志勇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命名为“中国华西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华西菌无染色体,其与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B.中国华西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C.中国华西菌的细胞壁是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中国华西菌合成酶所需的能量可能全部来自细胞质
2 . 番茄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现有3个不同株系的番茄,现研究人员人工模拟涝渍胁迫,处理7天后,不同株系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指标变化后数据与变化前数据的比值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株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
甲系80.3%36.2%99.1%50.4%
乙系61.0%58.8%135.6%10.1%
野生型60.7%17.0%152.6%5.8%
(1)叶肉细胞利用光合色素能够捕获光能,光合色素位于________,利用________方法分离,光能经过光合作用转换,最终转化为________
(2)涝渍胁迫会抑制番茄根系需氧呼吸,使其进行厌氧呼吸,番茄根厌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厌氧呼吸积累________,从而对根系造成毒害作用。
(3)涝渍胁迫7天后,植株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________引起,这变化会影响光反应阶段,CO2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场所)中被固定形成三碳酸。涝渍胁迫间接抑制暗反应中的三碳酸的还原阶段,因为光反应为三碳酸的还原提供________。野生型株系涝溃胁迫7天后与初始实验时相比,叶绿体内三碳酸含量变化是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4)三个株系在涝渍胁迫后气孔导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并未明显下降,乙株系与野生型株系反而明显上升,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原因是涝渍胁迫下植株净光合速率下降,消耗CO2的量减少,且减少幅度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气孔导度下降对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酒酿馒头是先利用糯米制成酒酿,然后将酒酿、酵母和糖调入面粉和成面团发酵后蒸制而成,因带有酒香而得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酒酿时应将糯米蒸熟并冷却再拌入酒曲,以防止酵母菌等失活
B.制作酒酿时糯米中的能量去向有热能散失、转入ATP中和酒精中
C.酒酿馒头制作过程中NADH还原丙酮酸和氧气,最终产物不同但均产生ATP
D.酒酿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内丙酮酸分解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4 . 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葡萄糖等有机分子产生ATP。图为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A、B、C表示过程,①~④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数字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过程A为_____,过程C为_____
(2)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产生ATP,其中产生ATP最多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字母)。
(3)腺苷三磷酸的分子简式可表示为_____。
A.A-P-PB.A-P~P
C.A-P~P~PD.A-P-P-P

(4)一分子葡萄糖可以使B过程循环_____。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5)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_____。
A.含有O2B.含有ADP
C.含有丙酮酸D.含有乳酸

(6)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_____。
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D.三羧酸循环

(7)为了探究细胞呼吸过程中O2的转移途径。让实验动物猴子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猴子体内最先出现含18O2的化合物是_____。
A.CO2B.H2OC.二碳化合物D.丙酮酸

(8)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下列生物与其呼吸作用产物相对应的是_____。
A.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B.酵母菌产生乳酸
C.乳酸菌产生水D.人体产生酒精

(9)若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的释放,则可判断此过程_____。
A.一定是无氧呼吸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10)向冷却的糯米饭上倒酵母菌的酒曲,盖上盖子并戳几个小孔,放置5天后产生大量水,10天后产生酒精,期间的过程是_____。
A.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
C.先有氧呼吸后无氧呼吸D.先无氧呼吸后有氧呼吸

(11)相同温度相同时间内,在X处能收集到的CO2最多的装置是_____。
A.B.
C.D.

(12)蛋白质需要水解成氨基酸才能氧化分解。当体内糖类供应不足时,氨基酸也可作为能源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氨基酸发生_____作用脱去氨基,剩下的碳链可进入到细胞有氧呼吸的各环节中,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脱下的氨基则在肝脏中被转化成_____等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有氧呼吸强度高于a点
B.呼吸熵越大,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越多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呼吸熵要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6 . 多西紫杉醇常用于杀死癌细胞,但对不同癌细胞的杀伤效果不同,对同一类型的癌细胞也可能因耐药性差异具有不同的效果。(如图)研究者测定了癌细胞系M和细胞系N的氧气消耗速率及葡萄糖摄取速率相对值,以便为后续实验探究耐药性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确定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O2消耗速率和葡萄糖利用速率可分别表示有氧呼吸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
B.据图分析,与细胞系M相比,细胞系N的有氧呼吸较弱,无氧呼吸较强
C.后续用多西紫杉醇作用于癌细胞系M和N后,细胞系N耐药性更强可能与其无氧呼吸较强有关
D.本实验在多西紫杉醇处理后,还需要保证O2浓度、葡萄糖浓度等实验条件相同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在做细胞器分离实验时,小明想到可以用分离后的细胞组分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如下图所示,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菠菜叶肉细胞的细胞组分,然后将分离组分放入封口试管中进行实验,则以下各实验组中能持续产生CO2的是(  )

实验组分离组分加入物质(足量)通入气体
AS1葡萄糖氮气
BP1葡萄糖氧气
CP3丙酮酸氮气
DP4丙酮酸氧气
A.AB.BC.CD.D
2024-05-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结构,II型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有部分脂质和蛋白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坍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I型细胞的特殊扁平形态的构建与细胞骨架有关
B.II型细胞中含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红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肺泡腔
D.II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需要消耗能量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图甲是真核细胞中能够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简图,图乙表示在CO2浓度一定且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③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_______
(2)在图乙中B点时,小麦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mg叶·h)(用CO2吸收量表示)。
(3)此实验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C点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如果将实验中的环境温度25℃改为30℃,图乙中的B点将_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2024-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
C.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丙酮酸分解成CO2的过程
D.随着人体运动强度的增大,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增强
2024-05-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