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1 道试题
1 . 对某二倍体高秆植物(两性花,基因型AABBcc)进行诱变处理,获得3个稳定遗传的矮秆突变体(甲、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为矮秆。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基因型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编号

杂交组合

子代表型(株数)

I

F1×甲

高秆(198),矮秆(601)

F1×乙

高秆(101),矮秆(699)

F1×丙

矮秆(798)

A.突变体甲是由高秆植株AABBcc发生隐性突变形成的
B.杂交I与Ⅱ子代的高秆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C.杂交Ⅲ的子代矮秆植株自交后代都会出现性状分离
D.若让F1(AaBbCc)自交,后代中高秆植株占比为9/64
2023-05-11更新 | 3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湖北卷生物变式题16-18
2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宇航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空间站为宇航员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保障其生命安全。在失重环境会使宇航员骨骼中的钙流失到血液中,还会使宇航员腿部体液转移到身体上部,头部血量增加。长期处于太空环境,对宇航员的身体不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处于太空环境,容易引起宇航员骨质疏松
B.长期处于太空环境,会导致宇航员面部和上身浮肿
C.在太空中为了减少基因突变的发生,可以在宇航员的食物中添加某些特定的核酸来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
D.通过调节空间站内的温度,可使宇航员的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3 .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随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从而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端粒的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B.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抑制,在癌细胞中被重新激活
C.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能促进DNA合成,端粒不随细胞分裂而变短
D.端粒DNA序列缩短最终会引起内侧的DNA序列受损,导致细胞坏死
4 . 紫外线(UV)可引起DNA中相邻碱基形成二聚体,阻碍碱基的正常配对而导致基因突变。细胞可借助四种Uvr蛋白(A、B、C、D)的联合作用修复DNA损伤,修复过程如下:
①UvrA二聚体结合UvrB并形成UvrA2B-DNA复合体,UvrA2B沿DNA巡视并将UvrB定位在损伤位点。
②UvrA被释放,UvrC与UvrB结合成UvrBC,UvrC与UvrB分别在受损DNA单链上突变位点的5'端附近和3'端附近进行切割。
③UvrD将产生的单链DNA片段和UvrBC从DNA分子上释出。④修补单链缺口,完成修复。
下列有关分析或推测错误的是(  )
A.紫外线是诱发突变的物理因素,可以用于诱变育种、核移植技术中的去核等
B.UvrA2B结合损伤DNA的能力高于结合非损伤DNA的能力
C.UvrB、UvrC均具有内切核酸酶活性,修复1个上述损伤位点过程中有4个磷酸二酯键和若干氢键断裂
D.完成修复除了需要四种Uvr蛋白外,还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5 . 20世纪中期,澳洲政府利用粘液瘤病毒将泛滥成灾的穴兔从6亿只削减到1亿只。下图是1950-1981年粘液瘤病毒的毒力级变化(I-V毒力级逐渐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穴兔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后,其基因库依然在不断变化
B.30年间,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粘液瘤病毒的进化提供了大量原材料
C.高毒力级病毒可能导致寄主死亡,使病毒无法有效传播,逐渐在进化历程中消失
D.30年间,粘液瘤病毒进化的趋势是中等毒力级,并保持相对稳定
2024-03-1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6 . 人类视网膜上有编码红、绿色觉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二者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则会导致表达异常,出现色弱或色盲。如图所示为影响色觉的机理及某个红绿色盲家族的系谱图,其中I-1和I-2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家系的遗传不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B.若Ⅱ-1的色觉基因组成为,则Ⅰ-l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上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并传递给Ⅱ-1
C.若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则其红色觉正常,绿色觉色弱或色盲
D.若红、绿色觉基因编码的感光色素有96%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说明二者可能由同一色觉基因通过基因突变产生
7 . 线虫的npr-1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觅食行为的改变,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pr-1基因发生的上述突变属于碱基替换
B.食物匮乏时,npr-1基因频率会提高
C.新基因的产生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变化的环境
2024-0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生物试题
8 .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涉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白细胞异常增多的恶性肿瘤。其病因是9号染色体上的原癌基因(ABL)插入到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内部,形成了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的表达使酪氨酸激酶活化,导致细胞癌变。患者服用靶向药物“格列卫”能有效控制病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B.患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发生了异常
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没有基因突变只有染色体易位
D.“格列卫”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酪氨酸激酶活性
9 . 2019年,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卵子死亡”的单基因遗传病。许多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揭示其病因是PANX1基因发生突变,引起PANX1通道异常激活,主要表现为卵子发黑、萎缩、退化,导致不育。研究团队在4个无血缘关系的家系中发现的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且都导致“卵子死亡”。下图为其中一个家系的图谱,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及其父亲和弟弟含有致病基因,其他人不含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4种PANX1突变基因都致病,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多害少利性
C.PANX1基因存在不同种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若Ⅱ-6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孩子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2
10 . 在真菌及其他高等动植物中存在一种“跳跃基因”,对生物进化有较大影响。该基因能够从染色体原位点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插入同一条染色体或不同染色体的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跳跃基因的存在可增加遗传多样性
B.跳跃基因的存在不能改变种群基因库大小
C.跳跃基因的存在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D.跳跃基因的存在为物种骤变提供了有力证据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