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1 道试题
1 . 玉米植株颜色紫色对绿色为显性,相关基因用P、p表示。用经X射线照射的纯合紫株花粉给正常绿株授粉,发现在F1中出现绿株。进一步研究发现,P基因位于玉米第6号染色体外端,X射线照射可导致部分花粉6号染色体外端缺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1中紫株和绿株的比例接近1:1
B.X射线使花粉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若不考虑致死,F1绿株产生的配子中含有p基因的比例为50%
D.F1紫株自交后代中绿株占1/4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 . 2019年,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卵子死亡”的单基因遗传病。许多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揭示其病因是PANX1基因发生突变,引起PANX1通道异常激活,主要表现为卵子发黑、萎缩、退化,导致不育。研究团队在4个无血缘关系的家系中发现的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且都导致“卵子死亡”。下图为其中一个家系的图谱,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及其父亲和弟弟含有致病基因,其他人不含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4种PANX1突变基因都致病,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多害少利性
C.PANX1基因存在不同种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若Ⅱ-6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孩子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2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3 . 如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的示意图,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在没有同源染色体时,减数分裂过程E染色体随机进入细胞一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F1是四倍体,高度不育
B.②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④过程可通过自交和利用抗病性检测进行筛选而实现
D.植株丁自交所得子代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及比例是(42W+2E):(42W+1E):42W=1:4:1
2024-06-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二中等三校2024年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4 . 桑蚕又称家蚕(2n=56),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其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蚕与雌蚕相比,在生命力、桑叶利用率和吐丝结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家利用诱变和杂交方法,构建了一种家蚕平衡致死品系,其雌雄个体基因型组成如图所示(不考虑Z、W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b、e是纯合时引起胚胎死亡的突变基因,“+”代表野生型基因)

A.若对家蚕进行基因测序,应检测29条染色体的核苷酸序列
B.为建立稳定保留致死基因的家蚕品系,致死基因不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
C.该品系家蚕在诱变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类型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D.该平衡致死品系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其后代的基因型有4种
5 . 牡丹是自花传粉植物,有多个优良品种,其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的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表1。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表型       紫色       红色       白色
现利用红色牡丹(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红色牡丹(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中牡丹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子代牡丹花色紫色:红色:白色=3:6:7,则A、a和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子代牡丹出现1株紫色牡丹花,其余花色都为红色和白色,可能是发生基因突变
C.若子代牡丹花色为红色:白色=1:1,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D.若子代牡丹花色为紫色:红色:白色=1:2:2,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2024-06-1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湖北卷生物变式题16-18
6 . 野生型水稻(2n=24)的穗色为绿穗(RR),科研人员在研究中获得了水稻紫穗(rr)植株突变体,为了对紫穗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人员利用单体(2n-1)定位法对紫穗基因进行定位(假设水稻单体减数分裂I后期,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分配)。其方法是:以表型为野生型绿穗(RR)的植株为材料人工构建水稻的单体系(即仅丢失某一条染色体的水稻植株),将紫穗水稻(rr)与水稻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收获子代独立种植并观察穗色。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家需要构建的绿穗水稻的单体共有12种
B.科学家构建的绿穗水稻的单体减数分裂时可形成12个四分体
C.若子代全为绿穗,说明紫穗基因不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D.若子代绿穗:紫穗约为1:1,说明紫穗基因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7 . 研究发现,位于11号染色体的基因A/a 可决定人喜食或厌食香椿,厌食香椿的人(基因型aa)11号染色体上的OR6A2嗅觉受体基因中出现了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变异,也就是DNA 序列中单个核苷酸发生了变化。据调查某地区人群中a基因频率为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NP 变异一定改变了基因的碱基序列
B.a基因频率较低是因为SNP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
C.基因型Aa的人也表现为厌食香椿,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D.人口流动可能导致该区域的a基因频率改变,种群发生进化
8 . 在真菌及其他高等动植物中存在一种“跳跃基因”,对生物进化有较大影响。该基因能够从染色体原位点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插入同一条染色体或不同染色体的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跳跃基因的存在可增加遗传多样性
B.跳跃基因的存在不能改变种群基因库大小
C.跳跃基因的存在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D.跳跃基因的存在为物种骤变提供了有力证据
9 . 果蝇Al、A2、A3为3种不同突变体品系(突变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均导致眼色隐性。为了研究突变基因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两两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此可分析A1、A2、A3 和突变型 F1四种突变体的基因型(A1、A2、A3隐性突变基因分别用a1、a2、a3表示,野生型基因用“+”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2与A3是同一位点基因向不同方向突变的结果
B.F1突变型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C.F1野生型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1:2:1
D.该实验表明存在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
2024-05-1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4年高三五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一模)生物试题
10 . 酗酒危害人体健康。乙醇在人体内先转化为乙醛,在乙醛脱氢酶2(ALDH2)作用下再转化为乙酸,最终转化成CO2和水。头孢类药物能抑制ALDH2的活性。ALDH2基因发生某种突变导致ALDH2活性下降或丧失。在高加索人群中该突变基因频率不足5%,而东亚人群中高达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于高加索人群,东亚人群饮酒后面临的风险更高
B.患者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应避免摄入含酒精的药物或食物
C.该基因突变人群对酒精耐受性下降,表明基因通过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D.饮酒前口服ALDH2酶制剂可催化乙醛转化成乙酸,可用于预防酒精中毒
2024-05-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