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非综合征性耳聋(NSHL)由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或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图1为某NSHL患者家系图,检查发现Ⅲ-2、Ⅲ-3、Ⅲ-7都仅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且各不相同。Ⅱ-7和Ⅲ-7个体的NSHL相关基因G检测结果如图2(不考虑突变和互换、XY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Ⅲ-2与Ⅲ-3的致病基因的突变类型属于_________(填“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或“不同基因的突变”);综合图1和图2的信息,推测该家族中NSHL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2)仅考虑与NSHL相关的基因,无法推断出_________。
A.Ⅲ-7的致病基因遗传自Ⅱ-7和Ⅱ-8
B.V代13个个体基因型相同
C.Ⅳ-5与Ⅳ-6的基因型不同
D.该家族中与NSHL相关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若V-1与V-2婚配,生育出患NSHL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
(4)G基因突变导致的NSHL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000。若Ⅳ-7与人群中某一表型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NSHL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5)SLC基因突变导致的NSHL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以通过“碱基编辑”疗法对内耳细胞中的突变序列进行定点修复,同时不改变正常序列,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图1家系中Ⅳ-1患者咨询自己是否适合接受“碱基编辑”疗法?你的建议是:_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理由是_________
2024-06-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某医院接收了一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与该病多数患者不同,常用的PML-RARa融合基因探针无法在该患者体内检测到目的序列。多数患者与该患者的cDNA序列对比如图1所示,多数患者的发病机制如图2所示。已知维甲酸对多数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多数患者发生的突变仅存在于体细胞中,因此APL不属于遗传病
B.多数患者体内早幼粒细胞分裂时,15号和17号染色体间可能发生联会
C.常用的探针未检测到目的序列的主要原因是该患者体内存在正常的15号和17号染色体
D.对多数患者有良好疗效的维甲酸,也可能对该患者有良好疗效
2024-06-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DNA复制过程中,当DNA聚合酶遇到损伤而使复制停顿时,若暂时忽略损伤位点继续合成DNA,称为跨损伤合成。如图为某大肠杆菌体内暂时忽略胸腺嘧啶二聚体(T-T)的跨损伤合成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及结果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注:胸腺嘧啶二聚体是紫外线等因素导致DNA单链上相邻胸腺嘧啶之间结合而形成
A.大肠杆菌DNA聚合酶V可以修复胸腺嘧啶二聚体
B.如果不能暂时忽略损伤位点,将可能导致DNA复制停滞
C.人DNA聚合酶n能够以胸腺嘧啶二聚体为模板合成“AA”序列,推测人因紫外线照射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低于大肠杆菌
D.若不对该胸腺嘧啶二聚体(不考虑其他位点改变)进行修复,则该大肠杆菌将有1/2的子代携带突变序列
2024-06-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1988年3月10日,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2012年6月29日,中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在中山医院诞生;2016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下列有关三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试管婴儿技术”不同的是,“设计试管婴儿技术”需要在胚胎移植前需进行遗传诊断
B.与“试管婴儿技术”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不同的是,“基因编辑婴儿技术”需要有目的地改造特定基因
C.三者都使用到的生物技术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D.我国允许“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等治疗性克隆,但不允许“基因编辑婴儿”等生殖性克隆
2024-06-0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重庆育才中学、万州高级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生物试卷
5 . 新冠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的冠状病毒,其增殖过程如图,①~④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子代病毒能发生的突变只有基因突变
B.RNA(+)的嘌呤数与其复制产生的RNA(-)的嘧啶数相等
C.①、②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与③、④过程相同
D.新冠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可同时进行①、④过程
2024-06-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生物试题
6 . 为研究人原癌基因Myc和Ras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及My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的突变和过量表达均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B.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会出现无限增殖的能力,但不一定能转移
C.Myc、Ras基因在人体细胞内会编码出功能异常的蛋白质
D.Myc、Ras基因的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具有累积效应
2024-06-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生物试题
7 . 为提高水稻产量,科研人员筛选出了三种单基因纯合突变体,突变体1与突变体2的籽粒显著大于野生型,突变体3的籽粒显著小于野生型。通过测序发现,突变体1为Os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突变体3为APO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同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突变体1与突变体2分别与野生型杂交,F1籽粒大小均等于野生型。突变体1与突变体2杂交,F1籽粒均大于野生型。图为细胞中APO1mRNA的含量和APO1蛋白含量测定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体1和突变体2的大籽粒性状是由相关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所致
B.突变体2中的突变基因与突变体1中的突变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C.正常的Os基因可能会促进APO1蛋白的降解,但对APO1基因的转录无影响
D.突变体1和突变体3杂交后F1自交,据F2可判断Os与APO1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2024-06-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生物试题
8 . 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是指利用射线照射某原生质体,去除其细胞核,用蕊香红6G处理另一原生质体,使其细胞质失活,然后诱导两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者通过该技术,利用野生雄性不育稻(2n=24,雄性不育基因为细胞质基因)和优良水稻(2n=24)培育优良水稻雄性不育系已获得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在低渗或等渗环境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两种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B.可用聚乙二醇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染色体的组成为4n=48
C.应用射线照射优良水稻原生质体,用蕊香红6G处理野生雄性不育稻原生质体
D.融合后的原生质体中高尔基体的活动比较旺盛,以形成新的植物细胞壁
2024-06-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生物试题
9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根据靶基因序列设计向导sgRNA,精确引导核酸酶Cas9切割与sgRNA配对的DNA,相关酶在修复断裂DNA的过程中会改变连接部位的碱基序列。科研人员通过删除编码PD-1蛋白基因的2、3、4片段造成蛋白质的功能缺失,制作PD-1基因敲除鼠的流程如图1所示。将体外转录获得的Cas9mRNA和sgRNA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了12只基因编辑小鼠。利用PCR鉴定小鼠的基因型,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P1和P2是PCR的引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核酸酶 Cas9敲除2、3、4片段作用在磷酸二酯键,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欲将基因的2、3、4共3个片段切除,敲除前需要设计3个向导sgRNA
C.图2中,4和12个体杂交的子代均为基因敲除纯合子(不考虑性别)
D.图2中,3、5、9个体的体内均能检测到PD-1基因,8和10个体则不能检测到该基因
10 . 《天工开物》记载“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说明我国早已掌握利用杂交手段选育蚕种的技术,而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又为桑蚕遗传育种开辟了新道路。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杂交育种利用的生物变异类型为____。2000多年来,桑蚕品种不断增多,试分析桑蚕品种增多的原因____
(2)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幼蚕体色黑色(D)对赤色(d)为显性,且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普通斑和虎斑由等位基因E/e控制。现有两条家蚕杂交,得到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普通斑黑色:虎斑黑色=3:1,F1中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普通斑黑色:虎斑黑色:普通斑赤色:虎斑赤色=3:1:3:1,由此判断基因E、e与D、d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
(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③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

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的黑壳卵家蚕的性别比例与I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
①将I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黑壳卵的基因型是____(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
②Ⅱ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③利用Ⅲ组得到的子代雄性个体____(填“可”或“不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理由____
2024-05-29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巴渝名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