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2024·福建·模拟预测
1 . 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青椒经过太空辐射体积变大
B.肥沃土壤培养出饱满的大米
C.运动员锻炼后肌肉变得发达
D.经过太阳暴晒皮肤变得黝黑
2024-04-14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文)生物试题
2 . 我国科学家利用红鲫鱼(2n=100,RR,字母代表染色体组)与团头鲂(2n=48,BB)进行育种,首次实现在脊椎动物中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亲本杂交形成多倍体(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形成杂交多倍体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杂交种1不育,因此对自然环境中的鱼类资源干扰较小
C.推测杂交种2可能产生了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的配子
D.杂交种3的获得说明杂交种2与团头鲂不存在生殖隔离
3 . 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待雄性植株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是单倍体 ②体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④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⑤染色体组成为18+XX或18+YY ⑥染色体组成为9+X或9+Y
A.②④B.②④⑤C.①④D.①③⑥
2024-04-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对果蝇眼睛的颜色和形状等性状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科研人员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的形成和遗传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研究。
(1)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进行杂交,F1均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亮红眼=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亮红眼基因的形成属于________突变,但还不足以判断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还需补充相关数据,如可以统计F2中亮红眼果蝇群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亮红眼基因(e)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眼色突变型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Ⅱ号、X和Ⅲ号染色体上,为判断上述突变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①根据实验一的杂交结果,亮红眼基因(e)和朱红眼基因(a)位于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F2的突变型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二的杂交结果,F2中突变型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③根据实验三的杂交结果,可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是发生在染色体________(“同一”或“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突变。
II.下图甲是科研人员发现的雌果蝇眼形的遗传机制。

(3)由图甲分析可知,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成棒眼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X 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d,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乙所示。基因型为XdBX dB、X dBY时胚胎致死。若棒眼雌果蝇(XdBX 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Y)杂交,F1果蝇中雌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致死胚胎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5 . 某地区蝗虫(二倍体)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蝗虫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B.蝗虫产卵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可能改变DNA的碱基序列
C.蝗虫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2套遗传信息
D.蝗虫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6 . 图1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部分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细胞乙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
B.图2中的bc段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
C.图1中细胞甲中有两个四分体
D.图2中c→d可以用图1中细胞乙表示
2024-04-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处理材料能抑制纺锤体形成,阻止着丝粒被纺锤丝拉断
B.洋葱需放入冰箱冷冻室(-18℃)环境下处理一周,等长出1cm的根待用
C.卡诺氏液中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以利于实验中能观察到完整的细胞
D.该实验需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实验步骤才能用于观察
8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通常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B.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个体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C.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影响生物产生配子的过程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会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
9 . 紫花苜蓿(2n=32)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豆科牧草,但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根(2n=12)富含单宁,单宁可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会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胀。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培育抗鼓胀病苜蓿新品种。研究流程如图(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渗透压环境下,有利于去除细胞壁获得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
B.②过程需要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种愈伤组织
C.③过程需要在有光照、植物激素的作用才能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D.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下,②过程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8条,③过程产生的再生植株是可育的多倍体
10 . 如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C.上述培育过程中包含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产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2024-03-2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扬州市树人高中部2023-2024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