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5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真核生物中,正常的核DNA被紧紧包裹在蛋白质复合物中。为了读取DNA的遗传指令,细胞依靠酶和复杂的“机械”来切割和移动碎片,一次只能读取一部分,就像是阅读一个半开的卷轴。
最近《Nature》杂志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发现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环状的染色体外DNA(ecDNA)。科学家们指出,ecDNA是一种特殊的环状结构,看起来有点像细菌里的质粒DNA。这些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的ecDNA,在表达上并不怎么受限,很容易就能启动转录和翻译程序。在人类健康的细胞中几乎看不到ecDNA的痕迹,而在将近一半的人类癌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带有癌基因。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这些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
研究还发现,癌细胞中的环状ecDNA虽然缠绕在蛋白质核心周围,但具有高度的可获取性,这为遗传信息的快速转录和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接入点,启动大量癌基因表达。这一特性使肿瘤细胞产生大量促进生长的致癌基因,它们更快速地进化,并对其变化的环境和潜在威胁(如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作出更有力的反应,产生耐药性。相比起染色体上的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有更强的力量,推动癌症病情进一步发展。
1.下列关于ec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ec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与一个或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B.ecDNA可能存在于细胞核中,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ecDNA上带有癌基因且能够复制,所以人类的癌症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D.ecDNA也可以与蛋白质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
2.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中依靠酶来读取DNA上的遗传指令,此时需要酶的是(       
A.解旋酶B.DNA聚合酶C.RNA聚合酶D.DNA连接酶
3.ecDNA的发现,使癌症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不会导致细胞癌变
B.肿瘤细胞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不同癌细胞中ecDNA的数目不同,其癌基因的数目也可能不同
D.降解ecDNA及抑制ecDNA上基因的表达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思路
2024-03-3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2 .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和DNA复制的精确性是相对的,偶尔也会发生错误,这些“错误”可能让生物形成新的适应性特征,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错误”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DNA分子中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都会导致基因突变
C.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丢失引起的遗传病
2023-12-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个体之间可进行遗传物质的流动,称为水平基因转移 (HGT)。HGT被认为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可移动遗传元件是耐药基因发生 HGT   的必要条件,如质粒、整合子等。整合子是一种可移动的 DNA片段,主要包括整合酶基因 (int) 和可变区。 可变区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在位点 alt之间的可逆性捕     获和剪切过程如下图。整合子若定位在细菌拟核 DNA,可将携带的耐药基因“纵向”传   播给子代;若定位于质粒上,则可实现耐药基因跨物种的“横向”传播。
   
1.从可进传变异的类型分析, HGT 属 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2.下列关于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不能纵向传播
B.整合酶兼具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的功能
C.不同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相同
D.耐药基因水平转移仅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3.超级细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选择
B.抗生素的使用可提高耐药基因的频率
C.HGT可将不同耐药基因整合到同一细菌中
D.耐药基因的“纵向”传播是产生超级细菌的根本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培育高产量高品质的水稻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为了保障人类粮食的供应,科学家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资料1: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体现了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2020年,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资料2: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位于水稻33号染色体上的Ef-dcd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20天,该基因兼顾了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征。含Ef-d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
资料3:植物激素是一类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衰老的物质,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55大类物质。水稻植株体内的激素大部分存在于子粒中,它们是引起子粒内部许多生理变化的信号物质,特别是在水稻灌浆结实期,子粒中激素含量甚至决定着粒重的高低。
(1)袁隆平院士的研究团队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了水稻基因的多样性,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杂交育种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且一定需要连续的自交过程
C.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可以产生新的水稻基因型,这依据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D.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变异,这些变异是不定向的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Ef-cd基因培育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杂交育种
B.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NO3-载体数量增加
C.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Ef-cd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D.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3)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处理浓度每穗粒数(个)千粒重(g)产量(kg)成熟粒率(%)
对照11525766180
生长素5ppm14627841589
赤霉素30ppm13228821585
乙烯利20ppm11026749987
A.三种处理中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
B.2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
C.30ppm赤霉素可使水稻籽粒增重,从而提高产量
D.此例中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依赖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动物细胞内存在有一种SGO蛋白,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也有分布,下图为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有关染色体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所示的变化不会发生在无丝分裂中
B.图2中的粘连蛋白可能与基因重组有关
C.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细胞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D.若在联会之前破坏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黏连蛋白,产生配子的种类数可能会增多
2021-03-16更新 | 50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几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子一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配子三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 b 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D.配子四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 A 或 a 缺失
2020-11-12更新 | 64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9月30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每周一测
7 . (1)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温度          B.淀粉溶液量               C.pH值               D.唾液
(2)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D.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3)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会聚集辐射。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
B.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C.动植物的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都不能遗传给后代

D. 没有外界因素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等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5)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现象的是( )

A.精原细胞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C.根毛细胞          

D.心肌细胞

2017-12-1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8 . 蝗虫的染色体较大且数量较少(雄性2n=23,XO; 雌性2n=24,XX)。兴趣小组同学以蝗虫精巢中精小管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得到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B.正常分裂时,图②⑥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
C.图④细胞中含11个四分体, 46个核DNA分子
D.图示细胞分裂图像的正确排序为⑤①④②③⑥
2024-06-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9 . 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该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同时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9患病不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C.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孩子,其表型与Ⅲ-10相同的概率为
D.若Ⅲ-10与正常人结婚,生下患病儿子的概率为
10 . 下图为某雌性动物细胞(基因型为AaXBXb)进行分裂时某阶段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①两组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
B.细胞①实现了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C.细胞②可能是基因型为AaXbXb的极体
D.细胞②最终产生aXb配子的概率是1/4
2024-05-2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