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1 . 已知伞花山羊草是二倍体,二粒小麦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杂种P获得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杂种Q产生的配子中一定含有抗叶锈病基因
C.射线照射杂种R使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D.杂种Q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 . 控制果蝇正常眼/粗糙眼的基因和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现有三个小组均选择正常眼灰体果蝇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小组1:正常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1∶1
小组2:正常眼灰体∶正常眼黑檀体∶粗糙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1∶1∶1∶1
小组3:正常眼灰体∶正常眼黑檀体∶粗糙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5∶1∶1∶5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小组2选择的正常眼灰体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小组3选择的正常眼灰体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C.若选择小组3的正常眼灰体果蝇相互杂交,子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D.小组1选用的正常眼灰体果蝇中,正常眼基因和灰体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3 . 某表型正常女子怀孕4次,4次均于孕6周内流产。经检查,该女子染色体异常,变异过程及卵细胞产生过程的某时期如图所示,在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彼此分离,另一条则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
B.图乙时期为减数分裂I前期
C.只考虑图中14号和21号染色体,该个体能产出6种卵细胞
D.该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不能产生表型和染色体均正常的后代
4 . 养蚕业中,雄蚕比雌蚕的吐丝量高且蚕丝质量好,但大规模鉴别雌雄是非常困难的。研究发现,家蚕染色体上的基因B能使蚕卵呈黑色,不含基因B的蚕卵呈白色。科研人员用X射线处理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所示,由此可实现多养雄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处理,既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B.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可区分乙、丙个体
C.让突变体丁与基因型为bbZZ的雄蚕杂交,可实现对子代的大规模性别鉴定
D.③过程中,丙与基因型为bbZZ的雄蚕杂交,子代中有1/2的个体基因型为bbZWB
5 . 下面甲~丁四幅图均代表染色体上基因分布情况,图中字母代表基因,数字代表非基因序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B.若F基因所在DNA片段插入了1处,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若B基因和b基因发生互换,会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导致丁图所示情况
D.若E和a基因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6 . 斑马鱼是一种体长4厘米左右的热带淡水鱼,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5对。斑马鱼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高度相似,被称为“水中小白鼠”,常用于科学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研究发现斑马鱼的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体色形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纯合红色雌鱼与纯合白色雄鱼杂交得到F1,再相互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

子代

表现型及比例

F1

紫色雌鱼∶红色雄鱼=1∶1

F2

红色∶紫色∶白色=3∶3∶2

   

(1)斑马鱼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分)等优点。控制斑马鱼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红色雄鱼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红色雄鱼有________种基因型,占F2的概率为________
(3)显微观察野生型斑马鱼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00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50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25条染色体。细胞中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Ⅱ.某斑马鱼种群中,体表条纹(E)对体表豹纹(e)为显性,体表条纹纯合斑马鱼与体表豹纹斑马鱼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体表豹纹斑马鱼。出现该体表豹纹斑马鱼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斑马鱼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4)实验步骤(该过程不再发生其他变异)及结果预测:用该体表豹纹斑马鱼与基因型为EE的斑马鱼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①如果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②如果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①②④
B.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④中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①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023-07-20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下图①~④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状况,①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对应的基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B.②中由于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目,生物的性状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C.③中“凸环”的形成是由于联会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了某一片段
D.④是同一双亲后代呈现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9 . 性别决定指的是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大多数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形态决定的,主要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析,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相比,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主要特点是_____。伴性遗传指的是_____
(2)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雏鸡至少需要一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的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中的一个结合,可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①雏鸡至少需要一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②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雌火鸡:雄火鸡=_____
(3)火鸡的羽色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正常羽、b基因控制白化羽)。一只白化羽雄火鸡与正常羽雌火鸡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白化羽雄火鸡,该白化羽雄火鸡产生的可能原因有_____。(只考虑可遗传的变异,答出2点)。
2023-06-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安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检测识别区间的任意片段,并形成杂交信号。某探针可以检测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特定DNA区间。某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部分区段发生倒位,如下图所示。用上述探针检测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上“—”表示杂交信号),结果正确的是(  )

A.B.
C.D.
2023-06-14更新 | 578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