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普通小麦是两性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条锈病由条锈菌引起,严重危害小麦生产,Yr5和Yr15基因都是有效的显性抗条锈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Yr5基因和Yr15基因分别在斯卑尔脱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中被发现,两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不同。将Yr5基因或Yr15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中,实现了物种间的______(填变异类型),提高了小麦的抗逆性。
(2)研究者将Yr15基因整合到普通小麦1B染色体的短臂上(如图甲),获得抗条锈病小麦品系F。提取抗条锈病小麦的______作为PCR的模板扩增Yr15基因,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鉴定扩增产物。利用上述方法不能区分纯合和杂合的抗条锈病小麦,因为______,两者电泳后DNA条带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3)研究者培育了不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其1B染色体的短臂(1BS)被黑麦 1R染色体的短臂(1RS)取代,形成了B.R染色体(如图乙),B.R染色体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品系T的其他染色体形态、功能与正常小麦相同。为检测小麦细胞中的B.R染色,研究者根据该染色体______中DNA片段的特殊核苷酸序列,设计了荧光标记的探针1RNOR,将该探针导入小麦的体细胞,根据观察到荧光点的数目可判断细胞中 B.R染色体数目。

注:B.R染色体可与IB染色体联会并正常分离,但IRS与IBS不能发生重组。
(4)以纯合的不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条锈菌、探针 1RNOR 及抗条锈病小麦品系F(含杂合子和纯合子)为材料,可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的抗条锈病小麦,方法如下:让纯合小麦品系T与小麦品系F杂交得到F₁代,______
(5)研究者将Yr5基因导入小麦品系T中,得到图丙所示植株,将该植株与杂合的小麦品系F杂交,让所有F₁植株进行自交,用探针 1RNOR 对F₂植株进行检测,若各种基因型的植株结籽率相同,F₂植株中抗条锈病且含荧光点的植株占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某昆虫中野生型眼色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第二个显性基因B使色素呈紫色,隐性基因b使色素呈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呈白色。现有红色纯合品系,白色纯合品系,分别从中选出若干只甲、乙两种品系的昆虫杂交,结果如表。
亲代F1表型F1杂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
甲(♀)×乙(♂)紫眼雌性、红眼雄性无论雌雄均符合紫眼:红眼:白眼=3:3:2
(1)该昆虫的眼色性状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造成该昆虫的白眼基因和红眼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
(2)根据上表分析,可以推测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A/a”或“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将F2中的红眼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不考虑雌雄性别,则F3中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3)若实验前亲本中的一只白眼雄昆虫不小心受到X射线的辐射,将其与多只亲本红眼雌昆虫杂交,得到F1全为红眼,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有不考虑变异致死问题)_________(要求写出一种)
(4)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a数量多于A时,A基因不能表达。若在上述杂交实验的F1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昆虫。经分析发现它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增加了一条染色体,即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a。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从现已有品系中选择合适的个体,通过测交实验确定白眼个体的基因型,写出这只白眼雄个体基因突变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3 . 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其种皮的颜色受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其中A、a控制种皮的紫色和黄色,另一对基因B、b中,由于某个基因的存在,导致种皮中形成色素的酶失去活性而呈现白色。紫色或黄色的雄性植株对应的A、a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共有两个。现有一株紫色的雌性植株与若干表现型为白色的纯合雄性植株杂交,形成的F1种皮雌性为紫色∶黄色∶白色=3∶1∶4,雄性为紫色∶黄色∶白色=2∶2∶4。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知,等位基因________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2)在F1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将F1植株中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黄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3)取F1代紫色种皮雌性植株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时偶然发现一株黄色种皮的个体,为探究其变异的原因,可将其与基因型为_______ 的白色雄株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若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缺失,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________(用“-”表示缺失的基因,不含种皮颜色基因的个体死亡)。
2022-08-3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4 . 小麦的矮秆和高秆分别由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将纯合矮秆不抗矮黄病小麦(品系甲)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偃麦草抗矮黄病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可插入到小麦的不同染色体上(不影响小麦配子的可育性),经选育得到矮秆抗矮黄病小麦品种(品系乙),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品系乙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为了在细胞学水平上检测品系乙中含基因B的染色体片段所在的位置是类型1还是类型2,可取品系乙根尖用特定技术标记后制作临时装片,观察_____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
(2)如果插入的偃麦草染色体片段较小,细胞学检测结果不明显,需要设计杂交实验在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将品系乙与高秆不抗病(品系丙)杂交,取F1中矮秆抗病植株自交,预测并分析F2的实验结果:_____
(3)取品系乙“类型1”和“类型2”杂交得到F1,淘汰不抗病个体,其余F1自交后代中矮秆抗病占_____
(4)若检测结果表明,某品系乙的抗矮黄病基因与矮秆基因独立遗传。请写出该品系乙与高秆不抗病(品系丙)杂交的遗传图解(有抗矮黄病基因用B+表示,无抗矮黄病基因用B-表示)_____
2023-07-3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素养考试生物试题
5 . 某昆虫的黑身与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D/d)会影响黑身昆虫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只黑身雌虫与一只灰身雄虫杂交,F1中既有黑身昆虫又有灰身昆虫。让F1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身雌虫:黑身雌虫:灰身雄虫:黑身雄虫:深黑身雄虫=14:18:14:9:9。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的体色黑身与灰身中,______为显性性状;等位基因D/d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亲本灰身雄虫的基因型为______;F1灰身雌虫可以产生______种配子;F2雄虫中,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注: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也视为纯合)的个体占______;将F2中的黑身个体全部筛选出来并让其随机交配,所得F3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3)用遗传图解表示F1灰身雄虫测交的过程。______
(4)该昆虫某一雄性个体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了一条异常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配对情况如上图所示。研究表明含有同源着丝粒的一对染色体(Ⅱ与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注:只含A/a或E/e基因的雄配子不育,染色体变异不影响子代个体存活,不考虑其他变异)该雄虫产生可育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若该雄虫与基因型为AaEe的正常雌虫交配,则含有异常染色体的子代中,纯合子占______
2023-03-25更新 | 5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生物试题
6 . 某昆虫体色的灰色和黑色由A/a基因控制,B基因能促进色素产生,b基因则有抑制作用。现有多只灰色雌性个体与多只白色雄性个体杂交,F1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灰色

黑色

白色

雌性

2

0

2

雄性

1

1

2


(1)体色中的____是显性性状,A/a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2)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F1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
(3)F1中灰色雌性与白色雄性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黑色个体占___
(4)若F1出现黑色雌性个体,让其与白色雄性个体杂交,统计子代的雌雄比例,若子代______,则为基因突变;若子代______,则为染色体畸变。(无控制体色基因的个体致死)
(5)若F1出现黑色雌性个体为基因突变,请写出其与亲代雄性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
7 . 正常眼果蝇唾液腺细胞的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编号为16A的区段,而棒眼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两个16A区段,重棒眼果蝇中则有三个重复的16A区段。若用b代表一个16A区段(染色体类型记为X1b,以此类推X2b、X3b),雌雄果蝇在X染色体结构上存在的差异如下图A~G所示。请分析回答:
类型ABCDEFG
染色体结构表示16A区段
表现型正常眼棒眼棒眼重棒眼正常眼棒眼重棒眼
(1)棒眼和重棒眼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
(2)雌果蝇D的染色体类型是_________。(用X和b表示),它的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__个16A区段。
(3)雌果蝇C与雄果蝇E杂交,正常情况下F1都为棒眼,但出现了少数正常眼和重棒眼果蝇。研究发现,这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等交换有关。据此推断,上述杂交后代中出现异常果蝇是由于亲本中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不对等交换,产生了_________(用X和b表示)的配子。若一半雌果蝇C减数分裂时发生这种不对等交换,后代出现正常眼雄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4)理论上推测,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有________种类型,图中还缺少的雌果蝇染色体类型是_______(用X和b表示)。有人推测雌果蝇中的这种类型都存在致死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之。
①选重棒眼雌果蝇分别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雄果蝇杂交。
②统计实验结果。
③结果分析:若杂交后代雌雄果蝇之比均为________,则推测正确。
8 . 如图为来自某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模式图,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染色体1、2、3、4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4、5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1、2、3、4不可能在一个细胞中同时出现
D.染色体2、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联会
9 . 小麦的矮秆和高秆分别由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将纯合矮秆不抗矮黄病小麦(品系甲)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偃麦草抗矮黄病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可插入到小麦的不同染色体上(不影响小麦配子的可育性),经选育得到矮秆抗矮黄病小麦品种(品系乙),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品系乙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为了在细胞学水平上检测品系乙中含基因B的染色体片段所在的位置是类型1还是类型2,可取品系乙根尖用特定技术标记后制作临时装片,观察______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
(2)如果插入的偃麦草染色体片段较小,细胞学检测结果不明显,需要设计杂交实验在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将品系乙与高秆不抗病(品系丙)杂交,取F1中矮秆抗病植株自交,预测并分析F2的实验结果:______
(3)若要在分子水平上确定染色体上是否含有抗病基因,需要测定染色体中DNA的______
(4)取品系乙“类型1”和“类型2”杂交得到F1淘汰不抗病个体,其余F1自交后代中矮秆抗病占______
(5)若检测结果表明,某品系乙的抗矮黄病基因与矮秆基因独立遗传。请写出该品系乙与高秆不抗病(品系丙)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有抗矮黄病基因用B+表示,无抗矮黄病基因用B-表示)。
20-21高二下·浙江·阶段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10 . 正常眼果蝇唾液腺细胞的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编号16A的区段,而棒眼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两个16A区段,重棒眼果蝇中则有三个重复的16A区段。若用b代表一个16A区段(染色体类型记为X1b,以此类推X2b、X3b),雌雄果蝇在X染色体结构上存在的差异如下图A~G所示。请分析回答:

(1)棒眼和重棒眼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
(2)雌果蝇D的染色体类型是______(用X和b表示),它的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个16A区段。
(3)雌果蝇C与雄果蝇E杂交,正常情况下F1都为棒眼,但出现了少数正常眼和重棒眼果蝇。研究发现,这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等交换有关。据此推断,上述杂交后代中出现异常果蝇是由于亲本中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不对等交换,产生了______(用X和b表示)的配子。若一半雌果蝇C减数分裂时发生这种不对等交换,后代出现正常眼雄果蝇的概率是______
(4)理论上推测,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有______种类型,图中还缺少的雌果蝇染色体类型是______(用X和b表示)。有人推测雌果蝇中的这种类型都存在致死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之。
①选重棒眼果蝇分别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雄果蝇杂交。
②统计实验结果。
③结果分析:若杂交后代雌雄果蝇之比均为______,则推测正确。
2021-05-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生物20210513-002【2021】【高二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