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回答下列的问题:
(1)在一个非常大的家蝇种群中长翅(T)对残翅(t)为显性,长肢(R)对短肢(r)为显性,T、t与R、r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在随机交配后,表现型比例为长翅长肢63%,长翅短肢21%,残翅长肢12%,残翅短肢为4%,则基因型为_ _RR和tt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
(2)下图是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图中a表示 _______ ,b表示______d表示 _____

(3)共同进化是指______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与发展。
2 . 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个种群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C湖泊中的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C湖泊中的鳉鱼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灾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湖泊的鳉鱼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时,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发现,甲、乙两种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甲、乙两种水草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南美洲大陆上的地雀种群A迁徙到甲、乙两个海岛,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 了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甲海岛中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到乙海岛,并进化为物种D,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种群A的地雀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多样性。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_
(2)甲、乙两个海岛中的A1与A2原本属于同一物种,因为_________隔离使得他们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不同海岛上的这两个地雀种群会出现不同的_________,而一个种群的 这种变化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同时,由于两个海岛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不 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两个种群逐渐出现_________,标志着形成了不同的物种B和C。
(3)物种C和D有相同的祖先A,为研究C和D现在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可采取的方法 是_________
(4)南美洲大陆的原始地雀种群中,基因型为TT和tt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 55% (各种基因型个体的生存能力相同),若干年后基因型为TT和tt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变为9%和49%。这段时间内,该地雀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填“是”或 “否”),原因是_________
4 .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蛾(其幼虫叫桦尺蠖)。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的。在19世纪中叶以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浅色的地衣,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型的,该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很低,在5%以下。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的桦尺蛾却成了常见的类型,S基因的频率上升到95%以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树干变黑会不会影响桦尺蛾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________,原因是_____
(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______,原因是______
(3)在这个过程中,桦尺蛾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假如在1870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SS、Ss、ss分别为10%、20%、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蛾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那么在第二年S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s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四舍五入,答案取整数)
5 . 如图为甲、乙两岛屿上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上分布有S、L两种鸟,乙岛上的鸟类是迁移的S鸟的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岛上S鸟全部个体的集合称为一个_________,它是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由于甲岛与乙岛彼此独立,两岛上的S鸟存在_________,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甲、乙两岛上S鸟的喙出现差异。让两岛上的S鸟雌雄个体交配,若_________,则说明两岛上的S鸟存在_________,已不是同一个物种。
(3)科学家对甲、乙两岛上的S鸟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甲岛上的S鸟A、E基因频率分别为40%与65%;乙岛上的S鸟A、E基因频率分别为90%与60%。则乙岛上的S鸟中Ee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_%;由A/a基因控制的个体中纯合子出现频率较高的是_________岛。
(4)近几年岛上鸟的数量明显减小,专家提出要加以保护,这是在_________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023-07-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豆科马鞍树属植物高丽槐产生的高丽槐素是一种能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已知该物质的产生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和C/c控制,其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现有三种不产生高丽槐素的纯合品系,其中品系3植株可以检测到中间产物,品系1和2植株则不能检测到。某研究小组利用这三个品系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2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合成高丽槐素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
(2)品系1和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系1和品系3的F2代植株中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在密植高丽槐的地区,由于检疫不严格导致外界输入致死性较强的真菌类型,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后, A、B和c基因频率上升。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3-07-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黄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果实有刺对果实无刺为显性。现有一批杂合有刺黄瓜,进行如下处理:①单独种植管理,得到的每代种子再分别单独种植;②常规种植管理,得到的每代种子均常规种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方案,F2果实有刺植株中杂合子占2/5
B.①方案,随种植代数的增加果实有刺的植株比例逐渐增多
C.②方案,F3果实无刺植株占1/4
D.不管种植多少代,①②方案A、a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
2022-03-16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昆虫的翅可接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昆虫具有各种翅长的原因是 _____
(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分别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食物匮乏,飞行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而乙岛经常有大风,善于飞行的昆虫反而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再次相遇,但它们已经不能进行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 已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最终形成了_____
(4)现有 1000只该种昆虫迁入丙岛屿,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 550只,Aa的个体 300只,aa的个体 150只,如果不考虑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昆虫个体进行自由交配,且每只昆虫的繁殖能力相同,则繁殖 3代以后,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
9 . 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__________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___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___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隔离。
2021-07-21更新 | 83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生物试题
10 . 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地这种植物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种群,该种群的基因库是指_____
(2)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后,种群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
(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授粉。在3代自交后,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在这3年中,该植物种群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了进化,理由是_____
(4)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是两个不同物种,理由是_____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
(6)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协同进化是指_____
2021-07-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