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0 道试题
1 .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可以在吞噬细胞内寄生的低毒性真菌病原体,其表面有多糖类的荚膜。为探究荚膜的致病机理,某研究人员将新型隐球菌野生株(对照组)和新型球菌荚膜缺陷株(实验组)分别与小鼠吞噬细胞共孵育相同且适宜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隐球菌的吞噬细胞数/观察到的吞噬细胞数)较高。已知免疫缺陷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和胸腺缺失小鼠更易感染新型隐球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隐球菌侵入机体后,可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B.推测B淋巴细胞最可能在抗新型隐球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C.荚膜可提高新型隐球菌抵抗小鼠吞噬细胞吞噬的能力
D.进一步确定新型隐球菌荚膜合成的关键基因,可为控制其感染提供研究方向
2024-04-1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卷(五)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2 . 1968年,科学家在美国诺瓦克市一位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诺瓦克病毒,后被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名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V进入人体被消灭的过程要经历______(填免疫类型)。
(2)NV引起B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一个信号是______;第二个信号是______
(3)NV最终感染胃肠道上皮细胞,此时则需要______(填具体免疫类型及主要免疫细胞)将其释放出来,再进行后续免疫。
(4)脱水、电解质紊乱是NW感染者主要的死因,目前尚无治疗该病毒的特效药,主要从脱水等方面进行辅助性治疗。感染者脱水时体内______激素分泌量增多;电解质紊乱导致的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______增加。
2024-04-19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丙肝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对HCV感染的诊断步骤是:首先进行抗HCV抗体检测,若检测结果呈阳性,则还需要进行HCV核酸检测。HCV融合抗原可用于制作第三代HCV抗体检测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HCV表面抗原基因后,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前提是____________,以便合成引物。为了便于扩增的DNA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需要在引物的____________(填“3”或“5”)端加上限制酶切割位点。
(2)将得到的HCV的多个抗原基因首尾相连,在同一启动子、终止子等的调控之下,构成融合基因,进而构建融合抗原重组质粒。构建融合抗原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____________酶。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________________
(3)进行HCV核酸检测时,需要用到一对HCV特异性引物和一种HCV特异性荧光探针,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和耐热DNA聚合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检测过程是先将RNA合成cDNA.再通过PCR技术扩增DNA.实时监测扩增全过程,从而检测出HCVRNA。
(4)某人体内HCV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但进行HCV核酸检测时结果呈阴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等校高三下学期三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小鼠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次注射m抗原后,小鼠体内会产生记忆B细胞
B.再次注射m抗原后,记忆B细胞会快速产生抗体
C.注射后的m抗原和n抗原不能被小鼠体内相同的B细胞识别
D.据图可知,适度多次注射同种疫苗可增强免疫的效果
2024-04-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A.B.
C.D.
2024-04-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近年来,我国死于狂犬病的人数有上升趋势。狂犬病病毒的核酸是RNA,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能消除狂犬病病毒,这是接触狂犬病病毒后及时注射疫苗和特异性抗体的重要依据。我国利用地鼠的肾细胞培养狂犬疫苗,已取得良好效果。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狂犬病病毒的毒株可发生变异。从自然感染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株称为野毒株,其致病力强。将野毒株在家兔脑____________内连续传50代后,变成固定毒株。固定毒株能使人及动物致病。
(2)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的“小鼠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____________。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应给小鼠注射的特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图中B过程是细胞融合,该过程需要用灭活的________、聚乙二醇或电融合法等诱导。
③特异性抗体的获取方法也可以采用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与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技术还有哪些用途?____________
2024-04-1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抗体—药物偶联物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特定的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可特异性地杀死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基本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获得细胞甲之前,小鼠已被多次注射____(填“相同”或“不同”)特定抗原,注射后小鼠体内发生相应的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反应,生成能产生抗体的细胞。
(2)与诱导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不同的是,过程②可以采用____(填具体方法)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3)过程③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细胞乙进行筛选,所得细胞丙的特点是____。过程④对细胞丙进行____培养和____检测,最终得到细胞丁,其中检测时所采用的操作技术的原理是____
(4)与传统方法生成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有____(答出2点)。紫杉醇能阻止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促进其凋亡,用单克隆抗体与紫杉醇结合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对某些癌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这利用的是单克隆抗体的____(填“导向”或“治疗”)功能。
8 . 图1是人胰岛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2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与作用机制,图中甲、乙表示结构或细胞,a~e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人体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抗体1和抗体2,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其中抗体_________(填“1”或“2”)引起的糖尿病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致病的原因是_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抗体1和抗体2导致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病。
(2)图2中,若激素①是性激素,则物质a是_________,激素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其与细胞质受体识别,通过影响d、e的合成,即影响_________过程来调节生命活动。
(3)图2中,若激素②是胰岛素,则结构甲对结构乙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激素②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
2024-04-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卷理综(二)-高中生物
9 .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有(  )
①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肝脏均属于免疫器官;②淋巴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APC);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机理与花粉过敏相同;⑤免疫自稳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可能会有肿瘤发生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2024-04-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个体A提供的卵母细胞通常是指初级卵母细胞
B.胚胎干细胞可以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
C.治疗性克隆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若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至个体A,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2024-04-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院附中师苑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