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早期,医务人员将已经治愈个体的血清经处理后输给“新冠肺炎”患者,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免疫过程为_______免疫。细胞a为________细胞,细胞c的活化需要经过________过程。
(2)接种疫苗比输入“新冠肺炎”治愈个体血清所获得的免疫力更长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想用小鼠检验所研制“新冠”疫苗是否有作用,对小鼠的处理恰当的是_________
A.给正常小鼠先注射“新冠”病毒,一段时间后注射疫苗
B.给正常小鼠先注射“新冠”疫苗,一段时间后注射“新冠”病毒
C.给患“新冠”的小鼠注射疫苗
D.给患“新冠”后痊愈的小鼠注射疫苗
(4)某些病毒的持续感染会诱发细胞的_________(填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癌变细胞表面的HLA分子表达水平往往下降,这与肿瘤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请从免疫学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30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思考与练习
2 . 下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新冠病毒时,免疫系统协调配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①~⑦代表免疫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APC称为____细胞。②所分泌的____能促进相关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图中能进行分裂分化的细胞有记忆T细胞和____(填序号)。
(2)图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体现在____
(3)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内环境时,B细胞的激活需要经过________两个过程的作用,活化的B细胞开始增殖分化为____
(4)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疫情期间,某地11名患有新冠的孕妇生下的婴儿,IgG抗体水平都可检测到,其中五名婴儿还检测到IgM抗体。已知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正常IgG出生于三个月后开始合成,3~5个月接近成人水平,但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下图是人体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

①由图可知,感染反应产生的初始抗体是____(填抗体种类)。
②初次接触抗原经历潜伏期后,抗体数量呈指数生长,后进入下降期。血清中抗体数量浓度慢慢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
③研究表明,免疫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次病毒刺激的间隔长短,间隔时间太长,免疫反应弱。据报道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再次复发,其可能原因是____
2023-05-02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免疫调节(必杀8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3 . 欲研究某种胞内寄生菌对小鼠存活情况的影响,某学习小组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以小鼠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要求与说明:已知该胞内寄生菌感染时可使许多小鼠患病致死;本实验使用生长发育状况相似且良好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条件适宜;小鼠存活率是指接种胞内寄生菌后小鼠的存活数量占该组小鼠总数的百分比。)
实验分组与处理如下:
组1:给注射过抗T细胞抗体的小鼠接种该菌。
组2:给注射过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小鼠接种该菌。
组3:给注射过感染过该菌小鼠的T细胞的小鼠接种该菌。
组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各组小鼠进行饲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并计算存活率。
回答下列问题:
(1)以组4为对照组,请完善实验分组: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建立一个坐标系,以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出现组2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组3结果表明,感染过该菌的小鼠的T淋巴细胞中可能包含___________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可以诱导___________(填具体靶细胞名称)的凋亡。
②若增设组5,对该组小鼠切除胸腺后再接种该菌,结果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4 . 新冠病毒来袭时,机体会启动多种防御机制来应对病毒的侵害。如图是病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2019-nCoV侵入人体后,大多数病毒会被吞噬细胞吞噬,该过程属于人体第___________道防线。图中I~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其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I把病毒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使该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并分泌_______________,进而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当机体适度发热(低于38.5℃的低烧)水平时,能增强_____________,据此,对退热药使用的较好做法应该是             
(3)非甾体类(NSAIDs)抗炎药主要具有解热、镇痛以及抗炎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实现的,COX包括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异构体:COX-1是一种固有的看家酶,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COX-2是在机体受到致炎因子刺激后,迅速表达的酶,被称为诱导酶,是引起炎性反应的关键酶之一。NSAIDs药在抑制COX-2的同时也会抑制COX-1,因此会引发胃肠道副作用。下表是一些常用NSAIDs药的IC50值,NSAIDs对COX-1和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强弱用IC50(COX-2/COX-1)的比值来表示。
药品名称IC50(COX-1)IC50(COX-2)IC50(COX-2/COX-1)
吡罗昔康0.00150.906600
阿司匹林1.6277.0173
吲哚美辛0.0281.6860
布洛芬4.872.815.16
注:环氧化酶(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关键酶。IC50表示抑制50%酶活性所需的药物浓度。
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要获得相似的疗效,药品_____________不良反应最小。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体温调定学说认为正常情况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体温调定点为37℃,并且体温的调节是由热敏神经元(W)和冷敏神经元(C)的放电频率决定的。病毒感染会导致机体产生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的增加会提高体温调定点,体温上升,导致发热出现。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体温调定点为39℃时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分别用W'和C'表示)的放电频率曲线_____________
   
(5)若患者服用布洛芬作等非甾体类(NSAIDs)退烧药,体温恢复正常。原理是_____________
2023-10-10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
5 .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产生的抗体和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组织的疾病,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员。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免疫细胞会识别、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丧失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35(IL-35)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因子,现欲研究IL-35对Ⅰ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和用具,以机体血糖含量为检测指标,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和用具:Ⅰ型糖尿病小鼠若干,正常小鼠若干,IL-35注射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磷酸盐缓冲液,注射器,血糖检测仪,饲料等。
(要求与说明:实验涉及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甲:10只Ⅰ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IL-35注射液。
组乙:______
组丙:______
各组注射的试剂均适量且等量;实验开始时用血糖检测仪测定三组小鼠血糖浓度,记录。
②将上述三组小鼠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______
③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2)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能识别并破坏胰岛β细胞的免疫细胞是由受到刺激和激活后的______细胞分裂和分化而来。
②健康人体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对肾小管的作用____(“能”或“不能”)直接降低血糖浓度。
③除了检测血糖浓度,本实验还可以将小鼠体重作为因变量,原因是______
2022-01-17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暨首考模拟生物试题
6 . 某公司研发的抵抗新冠病毒的W疫苗在第一次接种后抵抗新冠病毒的有效性较低,且至少要到12天才开始发挥保护作用。临床显示,双剂疫苗的接种效果明显好于单剂(单剂:只注射1次疫苗;双剂:一段时间内连续注射2次疫苗)。研究发现该疫苗在大猩猩身上也能得到类似结果。请设计实验、验证双剂疫苗接种效果好于单剂。
实验材料:实验用大猩猩若干只;用缓冲液X配制的W疫苗;缓冲液X;新冠病毒毒株;注射针筒若干:新冠病毒血清抗体含量检测试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其他相关材料。
(要求与说明:注射第一剂与第二剂疫苗的时间间隔以及由于时间延长导致的免疫力改变不作考虑;血清抗体含量检测试剂以及核酸检测试剂的具体使用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且_____检测阴性的健康大猩猩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_____,C组注射等量缓冲液X两次;
_____,并记录数据;
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记录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大猩猩数量;
⑤对上述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请根据新冠病毒抗体含量和核酸阳性百分率设计横坐标为组别的柱状图用于记录相关实验结果。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分离提取多次接种W疫苗的大猩猩的血清抗体用来治疗新冠病人,这种免疫方式称为_____
②根据临床观察,接种W疫苗12天之后才发挥作用的原因是12天后机体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_____与抗体。
③最新研究发现,原来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对新产生的新冠病毒变种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新冠病毒变异导致表面蛋白(抗原)结构发生改变,原来的_____与抗体对其识别能力下降。
2022-05-2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5月联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
(2)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
(3)图中a表示: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
(4)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等。
(5)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__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该细胞成熟于___________
8 . 2023年10月2日17时45分左右,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结果。Katalin Kariko和Drew Weissman因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而获奖,这些发现使得mRNA疫苗成为可能。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免疫原性是指能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能;TLR3、TLR7/8和NLRs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受体,它们在识别病原体、触发免疫反应和维持免疫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1)封装在LNP中的mRNA疫苗以____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之后可从内体小泡逃逸,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____,产生的抗原蛋白一部分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____。一部分抗原蛋白被细胞内的巨大蛋白酶体切割成大大小小的肽段,与细胞内的____结合,然后呈递到细胞表面,被____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
(2)如图所示,若内体小泡内的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____识别,使该外来mRNA降解;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____的识别,以免被降解。Katalin Kariko和Drew Weissman两位科学家因对mRNA碱基进行修饰,可以____免疫原性,引起不必要的免疫反应。
(3)DNA疫苗通过抗原蛋白基因在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与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安全性更有优势,这是因为mRNA疫苗不会进入____内,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然而RNA疫苗的临床应用仍受到限制,试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3-11-0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9 . 非洲猪瘟病毒(ASFV)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没有有效的疫苗。如图为猪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化合物,④~⑩代表某种细胞,其中⑩树突状抗原呈递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该细胞需要在_________中发育成熟。
(2)ASFV的靶细胞是猪的巨噬细胞,该靶细胞与图中细胞_________(填数字)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图中④⑤⑥⑦⑧⑨细胞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是_________(填数字)。
(3)ASFV在初次入侵猪体内时,猪体内的细胞_________(数字)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4)ASFV的致死率可达100%,这是因为ASFV能够将猪体内大量的巨噬细胞破坏从而使猪的_________免疫受到破坏。这-致病机理和HIV有相似之处。HIV主要破坏人的_________细胞,最终往往会使人发生恶性肿瘤死亡。
(5)据报道,ASFV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疫苗属于_________
(6)研究表明,A238L蛋白对ASFV免疫逃逸有影响。现配制培养液培养ASFV,再从培养液中提取ASFV的A238L蛋白进行研究,此方法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现有两种异常肥硕的小鼠“肥鼠”和“糖鼠”,科学家对其肥胖原因提出了假说:两种小鼠“血液中缺乏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将“肥鼠”和“糖鼠”分别与正常小鼠形成“连体小鼠”,使两者的血液循环联通(如下图),在相同的条件下喂养。

实验结果:“肥鼠一正常鼠”连体组,“肥鼠”食欲恢复正常,肥胖症消失,正常鼠仍正常:“糖鼠正常鼠”连体组,“糖鼠”仍然不停进食,维持肥胖,正常鼠精神不振,食欲差,最后饿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的小鼠应为同品系小鼠,否则_____细胞会对来自对方的异体细胞有杀伤作用,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_____鼠肥胖的原因与假设不一致,据此科学家又提出新的假设:另一种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是血液中存在能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且比正常鼠血液中浓度高,但由于缺乏_____,从而导致肥胖。
(3)新的假设能完美解释实验结果,为了证明其正确性,需补充的实验组是:_____。若实施实验后发现_____,则新的假设成立。
(4)若新的假设成立,则“糖鼠一正常鼠”连体组中正常鼠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糖鼠”血液中高浓度的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正常鼠体内,而该物质能影响_____系统的功能,导致精神不振,并使_____(填部位)产生的食欲下降,最后饿死。
(5)糖尿病有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前者是胰岛β(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后者是靶细胞膜上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引起的。科学家通过后续实验发现“糖鼠”会比正常小鼠更容易患Ⅱ型糖尿病,欲诊断某“糖鼠”所患糖尿病类型,下列方案正确的是_____。
A.给该鼠灌胃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B.先给该鼠灌胃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灌胃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C.先给该鼠灌胃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注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D.先检测该鼠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然后灌胃葡萄糖溶液并再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
2023-02-06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生物试题(A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