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棉花纤维长度直接关系到纤维在纺织工业的加工应用,下图揭示了(油菜素内酯)信号调控棉纤维伸长的新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体内的分布部位是__________(至少答2点),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2)据图可知,当BR浓度升高时,激活位于细胞质膜上的__________,抑制酶活性从而使转录因子不被降解失活,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__________内,激活BR调控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是BR合成通路中的核心元件,转录因子的过度表达会导致根毛长度缩短,这是一种__________调节机制。
(3)相关研究表明BR与GA(赤霉素)均能促进棉花纤维伸长,为进一步探究二者在促进纤维伸长方面的相互作用,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及目的

实验操作要点及结果

实验材料的处理与准备

采集陆地棉开花当天或后一天的花朵,剥离胚珠,整个过程需要在①_________条件下操作;取80个生长良好的胚珠,②__________分成四组。

实验过程

用浓度和用量均适宜的实验试剂处理各组实验材料

实验一:a组用处理、b组用GA处理、c组用处理(结果如图1)

实验二:a组用GA处理、b组用处理、c组用处理、d组用处理(结果如图2)。一般在做正式实验前要先做预实验,其目的是③_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使用的试剂浓度较高,常采用④_________法处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推测BR和GA在促进棉花纤维伸长方面具有⑤__________(选填“协同”或“拮抗”)作用;已知PAC是GA的合成抑制剂,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可能通过⑥__________进一步促进细胞伸长。

(4)是GA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科研人员同时研究了BR对GA转录水平的影响,据下图分析促进棉花纤维伸长的分子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

   
2 . 多年生植物甲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果实采收期一般在10月,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寄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实成熟期为当年10月到次年2月)。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科研人员选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喷施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曲线1:稀释浓度为1/100;曲线2:稀释浓度为1/200;曲线3:稀释浓度为1/400;曲线4:对照组
A.据图综合分析,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1/400
B.植物乙对照组的曲线逐渐下降,说明其生长逐渐减弱
C.喷施M时间选择甲果实采收后,乙果实未大量成熟前
D.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相似

3 . 光敏色素是植物细胞内的一类光受体,存在活化与非活化两种状态。植物受光刺激后,光敏色素的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面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光通过光敏色素调控某植物下胚轴生长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



(1)光敏色素的化学本质是___。受光刺激后光敏色素以___状态存在,该状态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PIFS基因的表达。
(2)将该植物从光照适宜的环境转移到黑暗环境中,赤霉素(GA)的含量___,原因是___
(3)在细胞水平上,GA与生长素通过___而促进下胚轴伸长,从调节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与GA相抗衡的植物激素是___
(4)图中该实例可以得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共同完成的。
4 . 在番茄中,乙烯作为关键的成熟信号分子对果实成熟的调控非常重要。研究发现,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MED与EIL这两种蛋白形成转录复合体调控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和两种晚熟品种MED突变体(不能合成MED)、EIL突变体(不能合成EIL)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B.MED-EIL复合体能阻止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C.推测ACS2基因表达的产物可促进乙烯的合成过程
D.施加外源乙烯可使两种突变体果实成熟时间提前

5 . 1-甲基环丙烯(1-MCP)可作为保鲜剂用于储存果蔬的保鲜。科学家用适宜浓度的1-MCP对柿子果实进行处理,以研究1-MCP对柿子果实细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推测,1-MCP可能是通过减弱细胞呼吸、延迟呼吸高峰的到来对果蔬进行保鲜
B.由图乙可推测,1-MCP通过抑制乙烯的产生延长了果蔬的储存期
C.由图乙可推测,1-MCP可与乙烯竞争受体,抑制果蔬对乙烯的反应,延缓果蔬成熟
D.农业生产上可在一开始坐果时立即使用1-MCP,使果实延迟成熟
6 . 植物的胚后发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幼年期、成年营养期和生殖期。开花结子是高等植物产生后代的一种方式。
(1)花芽的发育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______,有利于分化成雌花;乙烯对黄瓜花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______
(2)植物能感受环境条件的变化,在环境条件变恶劣的情况下,会结束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实验表明,对一些松果类植物幼苗施以赤霉素,可诱导其产生生殖结构。由此推测,适度氮营养饥饿,可使松果类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含量____________植物开花。
(3)植物开花受光周期调控,植物主要通过位于叶片细胞膜上的______(物质)感受光周期刺激,信号经过转导,传递到______内,影响特定_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4)下图为光周期对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的影响

由上图可以推测,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变量是______处理时间的长度,请推测第6组实验中,短日照植物的开花反应是______,长日照植物的开花反应是______
7 . 干旱胁迫会提高植物体内ABA(脱落酸)的含量,抑制CTK(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及运输。叶片和根系中CTK/ABA的比值降低,气孔导度也显著降低。干旱使IAA(生长素)和GA(赤霉素)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旱胁迫抑制CTK的合成进而引起叶绿素合成减少,会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B.植物体内IAA含量变化会影响乙烯的合成
C.根部产生的ABA可被传递给叶片,从而降低叶片气孔导度
D.ABA和CTK可以通过协同作用提高植物抗干旱的能力
8 . 光敏色素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具有非活化态(Pr)和活化态(Pfr)两种类型。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敏色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不同的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的_____
(2)发生荫蔽胁迫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_____形式存在。此形式的光敏色素可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对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在调控下胚轴和茎秆伸长方面,图中四种激素之间具有_____作用。
(3)荫蔽胁迫引发低位植物的下胚轴及茎秆等出现过度伸长,这有利于植物_____,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玉米一大豆间作时,受荫蔽胁迫的大豆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
(4)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基因表达、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请在答题卷的方框中用箭头表示荫蔽胁迫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_____
9 . 乙烯调节植物种子的萌发、衰老等生理过程。图1为拟南芥种子未经乙烯和经乙烯处理萌发3天后的黄化苗图片,图2示意从甲硫氨酸到乙烯的合成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乙烯处理所得黄化苗,根变短、下胚轴变粗短,顶端弯钩加剧。据此判断,图1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拟南芥种子为未经乙烯处理、________条件下萌发而来。
(2)基因A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控制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的合成。利用土壤农杆菌将反义基因A导入番茄后,果实中乙烯的合成减少约99.5%,果实不变红,空气中不能正常成熟;施用乙烯后可表现出正常的风味和颜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拟南芥野生型和eto 1突变体分别置于22 ℃和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

据图3判断,eto 1突变体的乙烯合成能力__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4)已知拟南芥在0 ℃以上的低温下能生长存活。为探究乙烯对植物抗冻能力的影响,将拟南芥22 ℃培养两周后,以0 ℃为起点,用每1 h降低1 ℃的梯度降温法,降温至-5 ℃后持续0.5 h,取出置于22 ℃培养3天后统计。采用梯度降温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存活率的统计结果是:生长于正常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的存活率为55%,添加10 μM浓度的ACC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存活率为18%,这说明_____。据此实验,判断eto 1突变体抗冻能力________野生型拟南芥。
(5)研究表明,拟南芥花瓣脱落与乙烯的促进有关。推测乙烯促进花瓣细胞中___________酶的合成增多,进而促进细胞壁分解,导致花瓣脱落。
10 . 植株抗逆性与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等因素呈正相关。油菜素内酯(BR)对提高植株抗逆性有重要作用。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BR可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加快自由基清除速度
B.BR能降低脱落酸的含量,进而提高植株抗逆性
C.BR可促进渗透调节物质合成,提高抵抗不利环境的能力
D.提高BR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可增强植株抗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