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黄瓜的花有两性花(雌雄蕊均发育)、雌花(仅雌蕊发育)、雄花(仅雄蕊发育)之分。基因F/f、M/m是黄瓜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花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基因F和M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基因f、m无相关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到一定值时,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据此分析,生长素与乙烯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基因M与乙烯之间的反馈机制的区别是______
(2)若让雌花黄瓜和雄花黄瓜杂交,在人工异花传粉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省去______步骤。
(3)据图分析,雌花黄瓜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对雌花黄瓜植株施加乙烯抑制剂,则其发育为______花黄瓜。
(4)为研究基因F/f、M/m的遗传机制,某兴趣小组选择了甲、乙两株黄瓜进行杂交实验。研究人员用基因F/f、M/m的引物扩增了甲、乙两株黄瓜的生殖细胞中的DNA,精子或卵细胞的基因型如图2所示。

Ⅰ.已知①②来自甲黄瓜,③④来自乙黄瓜。据此分析甲、乙黄瓜的表型分别是______
Ⅱ.若甲和乙杂交,则F1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小组成员A认为该结果不能判断基因F/f、M/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但可以选择F₁中基因型为FfMm的黄瓜自交来推断,小组成员B认为该方案不可行,其理由是______
Ⅲ.为继续探究基因F/f、M/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小组成员B认为可选择F₁中基因型为FfMm的黄瓜与F1中杂合子黄瓜进行杂交来推断。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写出预期的结果和结论:______
2 .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1~4分别表示可溶性糖、淀粉、含氮化合物和脂肪。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能催化合成淀粉)活性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二糖属于可溶性糖,常见的植物二糖有______(答出2点)。植物脂肪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2)分析图1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多至稳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小麦种子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分析图2可知,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物质①的含量会______。物质③是______。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的多,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4)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促进种子萌发和开花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
3 . 啤酒生产的简要流程如图所示,制麦时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使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
B.糖化前破碎有利于淀粉与a-淀粉酶充分接触,使糖化过程缩短
C.在接种酵母菌前进行冷却处理,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种
D.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发酵后期在低温、通气环境进行
4 . 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以矮宁黄黄化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了GA₃、ABA对其中胚轴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用S-3307(GA合成抑制剂)预处理后,不同浓度的GA₃、ABA对矮宁黄黄化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影响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GA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AB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答出1点)。
(2)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由图1可知,GA3对矮宁黄黄化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影响表现为______
(3)由图2结果可知,S-3307预处理后,GA3促进矮宁黄黄化幼苗中胚轴伸长作用的最佳浓度是______μmol·L-1
(4)结合图1和图2可知,S-3307预处理使浓度为0.313μmol·L-1的ABA对矮宁黄黄化幼苗中胚轴的伸长表现为______(填“促进”或“抑制”),S-3307预处理对GA3促进矮宁黄黄化幼苗中胚轴伸长的作用效果产生的影响是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表示一株水平放置的大豆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其中数字代表伸长区相应的位点;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大豆幼苗茎(或根)生长的作用情况;图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顶芽和根部生长的作用情况,图4为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图1中②处生长素浓度比①处________(填“高”或“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2分析,若测得图1中④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2m,则③处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图2中________。图2中“促进”或“抑制”是相对于生长素处于________浓度时,各器官的生长速度而言。
(3)图3中曲线________代表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顶芽的作用情况,顶芽的发育情况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影响,而棉农常常会摘掉其顶芽,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4)图4中猕猴桃开花后10~23天为果实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此时________(填图中激素的名称)的分泌较多,开花后126~140天,是猕猴桃果实完全成熟时期,此时脱落酸含量很高,说明脱落酸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024-02-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一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题
6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农作物种植经验,如:
①“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
②“当知稻花见日方吐,阴雨则收,正当其盛吐之时,暴雨忽至,卒不能收,被雨所伤,遂至白飒(白飒指瘪粒)之患。”
③“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
④“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再浸之,以泥封处之,……则生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体现环境因素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B.当遇②情况时,可施用生长素提高水稻产量
C.③依据的原理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D.④是因为人尿中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根
7 . 为研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IA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以某种类型的拟南芥植株突变体为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产生的IAA通过极性运输至根部,该过程消耗能量
B.该实验应以赤霉素受体不敏感型的拟南芥突变体为实验材料
C.去除顶芽后,用赤霉素处理会抑制初生根的生长
D.该实验说明顶芽的IAA可能通过促进根部赤霉素的合成进而促进根的生长
2024-02-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列实例中不符合负反馈调节机制的是(       
A.猎物数量增加,导致捕食者数量增加,捕食者数量增加又会导致猎物数量减少
B.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促进植物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C.大火后,森林中植物种群密度降低,但阳光充沛,土壤养料增多,使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
D.排尿过程中,当膀胱收缩时尿流刺激尿道感受器,进一步加强中枢的活动,使膀胱收缩加强
2024-02-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可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B.植物激素都是小分子有机物,动物激素都是大分子有机物
C.都可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D.植物体内无分泌激素的腺体,而动物激素通常由特定的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
10 . 在叶片脱落时,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型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胶化,细胞形成游离状态,因此支持力量变得异常薄弱,这个区域就称为离层,离层细胞的凋亡直接导致了叶片的脱落。研究发现植物叶片的脱落与多种植物激素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脱落时,叶柄内的生长素从____端向___端进行单方向的极性运输,该运输属于____(填运输方式)。
(2)当叶片接近脱落时乙烯的含量会升高,作为信息分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离层区细胞合成_____,引起细胞壁水解,导致叶柄与茎相互分离。叶片的脱落除了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控外,还与脱落酸的作用有关,除此之外,脱落酸还具有_______作用(写出两点)。
(3)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__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
2024-02-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二2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