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1 . 为应对干旱、高盐、低温等不利环境因素,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胁迫响应机制。CIPK基因在响应上述非生物胁迫时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OSCIPK12基因(水稻的CIPK基因之一)是否与水稻的干旱耐受性相关,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了三个OSCIPK12基因过表达株系(T4、T8、T11),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抗逆性实验,部分结果如图1、2所示。图3为水稻气孔开闭机制示意图,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打开,反之气孔关闭。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通过构建OSCIPK12过表达株系来探究OSCIPK12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体现了自变量控制的____________(“加法”或“减法”)原理。
(2)干旱胁迫下,测得野生型水稻植株的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CO2吸收速率下降,___________速率下降,最终光合速率下降。研究发现,干旱严重时,细胞内水分亏损还会导致叶绿体超微结构破坏,使得类囊体薄膜上的___________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
(3)己知可溶性糖可作为细胞的渗透调节物质,结合实验结果推测,OSCIPK12过表达株系水稻抗旱性比野生型的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从而确保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4)植物在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___________(填主要相关植物激素)的含量会增加以促进气孔关闭。综合上述实验可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___________调控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024-05-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2 . 2024年2月,武汉经历了罕见冻雨灾害。研究发现,植物受冰冻低温胁迫后会出现细胞质泄漏、ROS(活性氧,能对细胞产生氧化毒害)积累、细胞渗透失水等现象。细胞质泄露是由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形成的冰晶使细胞膜破损所致,且特定条件下,破损的细胞膜又会发生再封闭。过程如图所示。

注:SYT1的功能是与Ca2结合,促进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2A和C2B表示SYT1上Ca2结合结构域。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农作物遭受冰冻伤害时,可施用______以防止发生细胞质泄露。
(2)与野生型植物相比,敲除了SYT1相关基因突变体的抗冻性会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冰冻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ABA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科研人员以同一植物的两个品种W3和Cph12为实验材料,在不同外源ABA浓度下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ABA浓度(mg/L)

W3

Cph12

SOD活性(U/g)

脯氨酸含量(μg/g)

SOD活性(U/g)

脯氨酸含量(μg/g)

常温对照组

0.00

110.23

111.37

111.21

23.34

冰冻低温胁迫组

0.00

248.51

111.40

130.40

24.69

50.00

281.32

154.89

146.13

31.24

100.00

352.28

224.64

154.23

36.82

注: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及时清除细胞内的ROS;脯氨酸是渗透调节物质,能有效防止植物细胞渗透失水。
据表分析,上述两个品种中______更耐低温。外源ABA提高品种W3抗冻性的效果______(填“优于”“等于”或“差于”)品种Cph12,判断依据是______
(4)在已测得SOD活性的基础上,若需进一步探明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细胞中SOD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除直接测定SOD含量外,还可提取并比较细胞中的______(物质)的含量。
3 . GA(赤霉素)可上调PIN1(生长素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变生长素的分布。某同学设计下表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实验材料、试剂有野生型拟南芥、PIN1缺陷型拟南芥(不能合成PIN1)、GA溶液、清水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中PIN1的表达水平上升,生长素分布在更靠近韧皮部一侧;对照组、实验组2的生长素分布情况接近

实验组1

野生型拟南芥

GA溶液

实验组2

A.表中①②分别为野生型拟南芥、PIN1缺陷型拟南芥
B.表中③④分别为GA溶液、清水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GA处理和植株的种类
D.该实验的因变量为PIN1的表达水平、生长素的分布情况
4 . 为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IAA)溶液对大豆下胚轴生根的影响,某科技小组切取大豆下胚轴插条若干,每个插条上含两片幼叶,然后将不同插条浸入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溶液中处理相同时间后统计不定根数目,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外源IAA浓度(μmol/L)

0

0.1

1

10

100

500

1000

平均不定根数目

16

20

22

26

30

42

32

(1)大豆植株的某些细胞利用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在该实验中外源IAA溶液浓度为0时,插条上也长出一些不定根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据实验结果分析,外源生长素促进下胚轴插条产生不定根的最适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表中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3)研究发现10 μmol·L1 的乙烯溶液也能促进下胚轴插条产生不定根,若要进一步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下胚轴插条产生不定根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至少需要设计_____个实验组。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使植株变矮,原因是紫外光提高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没有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的3-亚甲基氧代吲哚。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壮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且此效应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取材并分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壮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控制自变量,甲组给予适宜强度的可见光,乙组给予__________
步骤3:观察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生物试题
5 . 倒伏不仅影响小麦产量、降低品质,还会增加收获难度。研究发现,在小麦抽穗期喷施人工合成的矮壮素,能影响茎秆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增强抗倒伏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效果稳定
B.喷施矮壮素时只需要注意控制喷施浓度即可
C.喷施矮壮素后会促进小麦茎秆节间细胞伸长
D.赤霉素与矮壮素在影响茎秆伸长方面起到协同作用
6 . 果实的非正常脱落会降低产量。碳水化合物应激脱落模式认为,碳水化合物减少会在果实中产生氧化应激,导致蔗糖积累并向TPS基因发送信号,促进合成脱落酸和乙烯。当乙烯过多而不能与受体结合后,种子的生长素极性转运(PAT)停止,离区对乙烯变得敏感,导致果实脱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树光照不足会增加果实脱落的风险
B.果实中乙烯受体的数量增加可抑制果实脱落
C.发育中的果实和成熟的果实均可能提前脱落
D.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有效预防果实的非正常脱落
2024-04-19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
7 . 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问题:
(1)“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阳光雨露,离不开信息分子”,其中“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是______;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____________(写出两种植物激素)。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
(2)下图是某同学研究生长素的相关实验过程,用胚芽鞘所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甲、图乙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①实验后,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_____。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
②若将A用阿米妥(一种呼吸抑制剂)处理后,甲和乙实验现象相同,推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
(3)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是______
(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同时乙烯的合成与______素相关。
2024-04-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惠州市泰雅实验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热形态建成指植物响应环境温度升高而发生的形态改变,包括下胚轴伸长等。为探究转录因子PIF4(影响基因转录)和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L)在植物热形态建成中的作用,科学家开展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注:28℃为温和高温,略高于拟南芥的最适生长温度;Col-0为野生型拟南芥;pif4-2为PIF4功能缺失拟南芥。
A.实验表明转录因子PIF4可参与促进拟南芥热形态的建成
B.0.08mg/L BL处理可以改变pif4-2在28℃条件下的短下胚轴表型
C.由图可知在植物热形态建成中,BL在转录因子PIF4之前起作用
D.植物热形态建成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9 . 研究表明,一定浓度(50μmol/L)的铝离子处理可诱导生长素在番茄幼苗根尖处积累。为探究生长素在番茄铝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施加生长素合成抑制剂(yucasin)分析其对铝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CK组为空白对照组;图上Al3+处理所用浓度均为50μmol/L。
A.图中Al3+组与CK组均为对照组
B.根尖处生长素的积累可以促进番茄幼苗根的生长
C.图中各浓度yucasin均可缓解番茄幼苗根生长被抑制现象
D.不同浓度yucasin对铝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生长的作用可能相同
10 . 油菜素内酯(B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甾醇类激素,被誉为第六大类植物激素。BR具有调节植物根的生长、茎的伸长、叶的伸展、种子萌发、抗逆性等生理功能。
(1)研究发现BR缺失或不敏感突变体表现出种子萌发率降低、植株矮小、开花延迟等表型。下列激素中,与BR功能最为相似的是___(单选)。
A.生长素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D.乙烯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看到___(编号选填)。
①DNA含量加倍②纺锤丝③细胞板④染色单体⑤同源染色体联会
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目前农业上应用最多的BR类似物。为解决黄瓜在春冬季栽培中易遭受亚适温弱光胁迫的问题,研究人员选用EBR进行了实验。
(3)黄瓜幼苗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捕获与转换发生于叶绿体的___上,CO2固定后需要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还原形成三碳糖。
(4)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目的设置了3组实验,其中对照组(CK)、亚适温弱光下喷施EBR组(EBR)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组别处理
叶片喷施温度(昼/夜)光照光周期
CK①蒸馏水③25/18℃⑤300μmol·m-2·s-112/12h
EBR②0.1μmol·L-1EBR④18/12℃⑥80μmol·m-2·s-112/12h
据此判断,亚适温弱光组(LS)的相应处理是:叶片喷施为___;温度(昼/夜)为___;光照为___
(5)下表表示实验的部分结果,结合题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分析EBR缓解黄瓜幼苗亚适温弱光胁迫的调控机制:___
组别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SPAD值气孔开放度
(mmol·m-2·s-1
Rubiso酶活
(U·g-1FW)
MAD含量
(mmol·g-1FW)
CK9.7±0.2639.77±0.66495±10.071.83±0.324.30±0.08
LS4.5±0.0631.13±0.73376±10.510.92±0.217.82±0.34
EBR7.2±0.2537.57±0.48419±2.651.39±0.115.97±0.27
注:SPAD值代表叶绿素的相对含量。Rubiso酶是光合作用碳反应中重要的羧化酶。MAD含量反映了膜脂过氧化导致的膜受损程度
2024-03-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滨海华附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