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华绒螯蟹(俗名“螃蟹”)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肉味鲜美、深受喜爱。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螃蟹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螃蟹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流动与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单位依据大数据模拟出一年中螃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上,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其内部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2)蟹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为了净化人工蟹塘,需每年6月向蟹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蟹塘的水平面下10-20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蟹塘_______________
(3)如果蟹塘中藻类(如蓝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向蟹塘中适当多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型曲线。为了获得一年中最大螃蟹捕捞量,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了研究蟹塘中伊乐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从螃蟹塘中选择长势较好的伊乐藻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图4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和图4分析,实验组24-48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7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 . 如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中的饼状图表示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图三表示两种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等统称为______。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2)图一的食物网中,猫头鹰处于第______营养级,它与食虫鸟的关系可用图三中______表示。图二中的①表示的是图一中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______能力就越强。
(4)图二中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______(填数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了______现象的发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2022-09-07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入学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3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标号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的,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________生理过程实现的。
(2)写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网:________
(3)图2中过程①释放的能量=________(用图2中的字母和运算符号表示,下同);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
(4)图2中c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h),原因是________
(5)若图2所示群落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2022-0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因为冻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 A、B、C、D 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碳在其内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飞蛾扑火”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5)假如北极狐的食物 1/2 来自雷鸟,1/8 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克,那么直接消耗雷鸟为_____克,消耗植物总质量为________千克。
5 . 生态环境的改变与生态农业有关。“桑基鱼塘”是我国古代发展的简单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蚕摄食桑叶后,桑叶中的能量去向: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其中前者除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用于_______。有同学认为“鱼塘泥肥桑”的道理是鱼塘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能量可以被桑树直接吸收利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_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
(2)上述生态系统中的CO2被桑同化后,碳元素的直接去向是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对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利用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能量流动逐渐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从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需改进的做法是_______
(4)综上分析“桑基鱼塘”的构建,在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方面有哪些可借鉴的实践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6 . 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___
(2)图甲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___________;若①一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
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     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____________;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的功能。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l表示_____________,W2表示_____________;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7 .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组成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处的方框各代表一种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某年度调查存在捕食关系的A、B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

(1)图1中丁代表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乙和丙之间以____形式传递碳元素。
(2)图1中乙3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____营养级,环境中的有毒元素被生物体吸收、积蓄,在乙3内的浓度远超过了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为____
(3)图2中A、B两种昆虫中捕食者是____。该捕食者不能获得上一营养级全部能量的原因有____(答出三点)。
2024-02-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郡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归属于三个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不都是消费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摄入的饲料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
B.图1中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
D.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2019-10-21更新 | 4301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新高考)
9 .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生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   阳能总量是___________kJ/m2·y,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回答下列问题:
(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形式进行,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
(2)当野外生活的象群遇到食物和水源短缺时,会分工去远距离寻找食物和水源,大象的远距离通讯能通过灵敏的鼻子嗅觉来实现,该过程大象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____
(3)有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栖息地碎片化后,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会减小,分析其原因是____(答一点)。
(4)建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后,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稳定性。
(5)亚洲象喜食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将呈下降趋势。科学家做出该推测的依据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