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北京传统小吃“豆汁”是一种以绿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制作工艺流程(如下图)得到的一种以酸味为主、掺杂着些许臭味的糊状流体食品。混浆操作通常是将老浆直接倒入绿豆乳中,混合浆的沉淀与酸化过程实际属于乳酸发酵,其主要产酸微生物为乳酸菌。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浆发酵时所需乳酸菌主要来自____。乳酸是由乳酸菌在____氧条件下产生的,其产生量是影响豆汁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乳酸发酵过程中,能为乳酸菌同时提供碳源和能源的物质主要是____
(2)欲测定混合浆中乳酸菌的含量多少,研究小组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填“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测得的结果通常比实际值____(填“更高”、“更低”或“相同”),原因是____
(3)为了筛选出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菌种,研究小组将不同稀释倍数的酸豆汁液接种到MRS固体培养基(添加质量分数1.5%碳酸钙,遇酸发生反应会出现透明圈)上,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法。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挑取____(“有”或“没有”)透明圈的菌落,采用____法接种,进行进一步纯化。
2 . 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施入土中的磷大多数与Ca2等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科研人员从贡柑果园土中选出可以将难溶性或不溶性磷转化成可溶性磷的高效解磷菌,主要流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步骤③最后一次稀释之后若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得到的结果是:39、38、37,则每克土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待菌落长好后挑出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较_______的菌落。通常情况下,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______________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3)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中,并在37℃、200r·min1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培养、筛选淀粉分解菌的关键是_______,检测该操作是否合格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纯化菌种时,也可按如图所示接种方法,接种环需要灼烧_______次。

   

2024-04-10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三新教研联合体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

3 . 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图A所示的实验。同学甲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步骤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5个培养基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无菌落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要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和④所用的培养基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所用的接种方法除了图中所示的方法外,还有______,这两种方法中可以用于对细菌进行计数的是______。样品稀释倍数如果太低,对选择目的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现B中结果可能的原因不可能是制作的平板被污染,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根据乙同学的实验结果进行计算?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在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接种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接种环灼烧5次
D.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甲、乙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图丙是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平板划线法,图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针和接种环
C.图丙是采用图乙所示方法得到的结果
D.两种方法的接种操作都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因为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
6 .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通讯和娱乐工具,但手机表面分布较多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由于人体密切接触可能导致人患肠胃炎等疾病。某同学对正常使用的手机屏幕上的细菌进行初步培养和数量测定,部分操作过程见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同学配置的培养基除了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之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以及氧气的需求;在将灭菌好的培养基倒平板时,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倒置的目的是_____
(2)由于预测手机屏幕上细菌数量多,该同学对上图中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为10倍的稀释,具体操作是:将10mL菌悬液充分摇匀,从中取1mL菌悬液加入盛有_____的试管中,然后依次等比稀释。当样品的稀释倍数足够高时,固体培养基表面会生长由一个活菌繁殖而来的_____
(3)该同学在进行细菌数量测定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选择菌落数为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对3个平板进行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该同学根据相同培养条件下同种细菌通常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对手机屏幕上的细菌种类进行初步鉴定。
(4)为了减少手机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我们需对手机进行消毒,常用方法是_____
7 . 啤酒生产的简要流程如下图所示,制麦时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糖化主要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严格的无菌、无氧环境
B.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目的是促进α-淀粉酶合成
C.进行冷却处理,是为了避免杀死酵母菌菌种
D.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
2023-05-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传染病是由一种能在生物体之间传递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它会扰乱生物体的稳态,而确定病原体的种类至关重要。19世纪晚期,科赫在寻找炭疽病的病原体时建立并公布了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该方法也被广泛用来证明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会引发特定的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科赫配制的人工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包括碳源、____________,步骤2中纯化病原体时,使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在平板上进行操作时存在“首尾相接”现象,即下一次操作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次培养必须保证纯培养,需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4中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答出2个)等特征,可以基本确定病原微生物与原病原体一致。获得相应微生物后若要进行微生物计数,可采用______法,若取稀释倍数为104的0.1mL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后培养至菌落稳定,计算得出每毫升菌液中含4.5×106个菌体,则在该稀释倍数下的平均菌落数是______个。
(4)科赫的实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某些病原体无法在人工培养基的培养环境中生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菌技术是所有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技术。过滤除菌是一种无菌技术,其关键装置是孔径小于最小细胞直径的滤网(如图)。下列生物可以通过滤网的是____________。
A.大肠杆菌B.新冠病毒C.酵母菌D.噬菌体
9 . 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是在涂有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按照一定要求贴浸有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大小,从而得出受试菌株药物敏感性的结论,某次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现抑菌圈说明在接触抗生素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
B.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病原菌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C.对实验使用的培养皿进行灭菌,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
D.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
10 . 豆瓣酱又称蚕豆酱,是以蚕豆瓣为主要蛋白质原料制成的豆酱之一,属于大豆发酵食品;酱的制备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一种调味品。制作过程如下:蚕豆→去皮→浸泡→蒸熟、冷却→混合面粉→接种→制曲→保温发酵→翻酱→蚕豆酱。回答下列问题:

(1)蒸豆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温使蚕豆中蛋白质空间结构松散容易发酵,另一方面可以_______
(2)用于豆瓣酱接种的主要微生物是米曲霉菌,其能够产生曲酸,请根据蚕豆的主要成分以及混合面粉,推测米曲霉能够分泌的酶及作用是____。酱曲的传统做法是在敞口的条件下培养的,菌种来源于____,该过程不会产生有害杂菌的原因是_______
(3)米曲霉菌与乳酸菌的本质区别为__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
(4)上图是发酵温度对米曲霉相关参数的影响,据图可得豆瓣酱制作发酵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制作过程中翻酱的目的是_______
2022-06-1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