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5 道试题
1 .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农作物秸杆等生产酒精。已知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科研工作者从土壤中提取分离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细菌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对吸管、培养皿通常采用_______法进行灭菌,所用的培养基要用_______为唯一碳源。
(2)过程③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培养基乙在培养基甲的基础上通常要加入_______
(3)过程④为挑单菌落进行接种,在挑选菌落时应挑选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最大的菌落,原因是_______
Ⅱ.利用纤维素分解后的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相关装置和过程如下图所示:

   

(4)图甲酒精发酵前期通入一定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______。发酵时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且应关闭阀_______
(5)发酵的过程包括_______(填写图中的数字),产生的酒精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试剂检测。
2024-05-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牛奶是人们的早餐食品之一,无菌的牛奶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9645-2010),每毫升合格的牛奶中细菌总数不超过50000个。某研究小组利用恒温水浴锅对新鲜牛奶消毒后进行检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①过程采用______法对牛奶进行消毒,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灭菌相比,消毒操作不能杀灭的微生物或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示,该实验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通过上述步骤接种了3个平板并将其与1个未接种平板一同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48h。若放入未接种的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数为______,则说明平板灭菌合格。接种3个平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平板灭菌合格,且3个接种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6、47、48,则该消毒后的牛奶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人若饮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牛奶,则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研究者尝试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从蜻蜓肠道共生菌中分离出菌株A,提取其代谢产物并用丙酮定容制成“药液A”。欲比较“药液A”与庆大霉素液(用无菌水配制的抗生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请根据下图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科研小组欲分离及培养若干种微生物用于处理湿垃圾,如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1)科研小组从土壤中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时,要想达到筛选的目的,该培养基与普通培养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该培养基___。若要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菌数,常用的方法是___
(2)获得产脂肪酶的菌株后,在处理含油垃圾的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现获得可产脂肪酶的AB两种菌株,并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1分析,应选择菌株___进行后续相关研究,理由___
(3)科研小组从土壤中筛选淀粉分解菌时,加碘液染色后,选择培养基上出现了A、B和C三种菌落(如图2所示)。若要得到淀粉酶活力最高的菌株,应选择___菌落进一步纯化。经检测A菌落为硝化细菌,A菌落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且没有形成透明圈的原因是___
(4)在微生物分解处理垃圾的过程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分泌纤维素酶,该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若让你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应该选择到的环境中采集土样,为什么?___
(5)实验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试验结束后,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科研工作者,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___(至少答2点)。
2024-05-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牛奶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饮用前需要消毒,牛奶也可以被加工成酸奶,不同品牌的酸奶具有不同的口味。回答下列问题:
(1)对牛奶进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使用这一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_________
(2)家庭制作酸奶时,一般在牛奶中加入少量酸奶,相当于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_操作。牛奶变成酸奶,口味改变的同时所含能量也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实验操作如下图。

统计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用图中所示方法统计菌落数时,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若首次做该实验,为确保选出可以计数的平板,可以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细胞代谢产物,能和微管蛋白聚合体相互作用,阻碍纺锤体的形成。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方法生产紫杉醇是一条重要途径,基本方法如下图所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药剂配合使用消毒外植体后,需经蒸馏水冲洗才可用于接种
B.从外植体到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的再分化实现的
C.愈伤组织是无组织结构的松散的薄壁细胞团
D.完成细胞悬浮培养和继代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震荡培养的细胞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
B.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液体培养基需高压灭菌锅中112℃灭菌30分钟
C.分离或提纯紫杉醇是制取紫杉醇产品的必经步骤
D.紫杉醇可能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
2024-05-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回答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1)厨房中的厨余垃圾多为湿垃圾,湿垃圾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如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

   

①配制培养基后需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的碳源是_________。用来筛选淀粉分解菌的X、Y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写2点)。据图,菌落①与菌落②周围产生了透明圈,经检测③菌落为硝化细菌,③菌落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但没有形成透明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若厨余垃圾中混入了抗生素,将不利于其生物降解,为了筛选出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细菌,需要在上述X、Y培养基中再添加______________
(2)紫色杆菌的紫色菌素(一种毒素,致死率高)能使培养基呈紫色,已知呋喃酮C30能明显抑制紫色菌素的产生。研究人员筛选出了放线菌菌株A,用甲醇将菌株A发酵产物提取后配制成溶液,对提取物能否抑制紫色菌素的产生进行了研究。如下图所示。

   

①将紫色杆菌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待菌液干燥后,将无菌圆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按照图1所示在滤纸片上滴加溶液。该实验以____________组作为对照,通过比较A、B、C三组的___________可知提取物是否能抑制紫色菌素的产生。
②已知甲醇溶液不会影响紫色杆菌的繁殖,培养过程中对A、B、C三组紫色杆菌的数量进行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深海放线菌A的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从而不会胁迫致病菌使其产生耐药性。
2024-05-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7 . 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图Ⅰ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对瓶中酒精浓度和活菌数量的检测结果如图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缺氧酸性的环境及酵母菌产生的酒精等可抑制杂菌的繁殖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9(个·L-1),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可用干热灭菌法对培养皿、培养基进行灭菌,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需灼烧灭菌
D.由图Ⅱ可知,丙瓶应为通气(O2)培养,丁瓶中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瓶的强
8 .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___。无菌技术主要包括______
(2)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填序号)。
①显微镜②培养皿③酒精灯④无菌水⑤接种针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1)。图1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有关。图1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①,依据是___

(4)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如图2,推测菌株___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___

2024-04-28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9 . 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流程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伊红美蓝遇上大肠杆菌呈黑色)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用到的滤杯、滤膜和滤瓶首先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保证实验不受其它微生物干扰。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____旁进行。
(2)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操作。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EMB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时需要采用____法灭菌。为了检测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对于该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某同学尝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无菌操作下将10ml待测水样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稀释后的100ml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124,黑色菌落数平均为31,则推测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个。
2024-04-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因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CO2等,造成进食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据统计,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此症,在乳制品中添加乳糖酶可以改善乳糖不耐受症患者的食用体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乳糖是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一种二糖,乳糖酶会催化乳汁中的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_____________。在活细胞中合成乳糖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2)为提高乳糖酶的产量,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图示实验过程筛选出生产乳糖酶的优良酵母菌菌株。

注:X-gal为乳糖酶的显色底物,乳糖酶可以将无色的X-gal分解成半乳糖和蓝色的溴靛蓝。
培养基。取少量奶酪配制成悬浮液,接种到a中。从功能上划分,a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把a置于合适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稀释后涂布于b固体培养基上,对涂布器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依次为____________。挑选单菌落接种到c中,c中的目标菌落应该呈____________色。
(3)酸奶是牛奶经过乳酸菌(主要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可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减轻某些人群的乳糖不耐受症状。抗生素在现代商牧业中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利用嗜热链球菌对抗生素的高敏感性,某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灭菌的滤纸圆片(直径8mm),分别浸润在不同处理的牛奶中一段时间后,放置在涂布了嗜热链球菌的平板上(如下图),在37℃下培养24h,测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牛奶处理方法

抑菌圈宽度/mm

1

含抗生素的消毒鲜牛奶

4.5

2

不含抗生素的消毒鲜牛奶

0

3

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4.6

4

不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0

5

待测奶样

5.8

注:消毒方法为80℃水浴加热5min,然后冷却至37℃。
通过3、4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
通过1、3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
第5组的实验结果表明,此待测奶样__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制作酸奶。
2024-04-23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