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8 道试题
1 . 判断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相关叙述
(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和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三种工具酶(      )
(2)载体中的抗生素合成基因常作为标记基因(      )
(3)PCR过程中,温度周期性地改变是为了让Taq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
(4)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点(      )
(5)提取某生物的DNA,将其中的一个基因扩增出来,在PCR反应体系中,至少需3次扩增才能获得所需的基因(      )
(6)切割质粒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均能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
(7)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      )
(8)重组Ti质粒侵染植物细胞后,可以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
(9)检测受体细胞是否表达A蛋白的方法,是用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与A蛋白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
(10)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
(11)在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
(12)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
(13)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只与DNA分子的大小有关(      )
7日内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通关03 易错点狂刷351个-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 . (选择性必修3 P84探究·实践)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___________等有关。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精准回归教材填空练习
3 . 下图示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改造目的基因的原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操作中至少需要用2种限制酶对目的基因进行处理
B.操作中引物2和引物3序列应含有拟突变位点,且可以互补
C.应选用引物1和引物4进行PCR3,以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序列
D.此过程实现的基因序列改变属于基因突变,未发生基因重组
4 . 研究人员将PCR扩增得到的毒物诱导型启动子S(箭头表示转录方向)插入图中载体P区,构建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获得能够检测水中毒物的大肠杆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物I、Ⅱ中应分别含有BamHI、XhoI的识别序列
B.质粒载体上除具有图中所示的元件外还应有复制原点
C.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对转入操作后的菌株进行筛选
D.可通过转基因大肠杆菌的荧光情况判断水中毒物情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利用同源重组(将外源目的基因与受体的同源序列交换)的方法敲除葡萄糖转运系统关键酶基因ptsG,可以实现葡萄糖转运阻断,为分子水平研究葡萄糖转运提供参考。ptsG基因敲除质粒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KanR是抗生素抗性基因,SacB是将蔗糖转变为果聚糖的基因,果聚糖积累对细菌有毒害,XhoI、EcoR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分别是—C↓TCGAG—、—G↓AATT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利用PCR获得上同源臂或下同源臂区段至少需要扩增_________轮。从引物角度分析,扩增得到上、下同源臂能拼接到一起的关键是_________。ptsG基因敲除质粒构建过程中,选用XhoI和EcoRI双酶切的优点是_________
(2)将敲除ptsG基因质粒导入工程菌中能实现扩增。在工程菌筛选时,可分别接种到含卡那霉素培养基、含10%蔗糖培养基,_________(填“仅能在含卡那霉素”“仅能在含10%蔗糖”或“两种”)培养基上生长的为目的菌。
(3)将筛选得到的敲除ptsG基因质粒导入野生型容氨酸棒状杆菌,通过两次同源重组可敲除ptsG基因(如图2)。
①两次同源重组共有_________个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或合成)。验证同源重组是否成功,可以设计特定的引物进行PCR,通常将扩增产物利用_________方法鉴定。
②若从细胞水平上证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ptsG基因敲除成功,还需要将该菌和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分别培养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_________培养基上,该菌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明显比野生型菌_________
6 . A蛋白是某种激素合成的关键酶。为鉴定该激素合成的部位及生理作用,科研团队利用无缝克隆技术将A蛋白结合蛋白基因(P基因)与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基因)融合,构建A蛋白检测探针,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拟南芥进行实验。相关原理、过程及质粒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注:①bar为抗草甘膦(一种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②F1、F2、R1、R2为引物③BamH I、Sma I、Bcl I为限制酶
(1)无缝克隆时所需的酶除T5核酸外切酶外还有__________。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GUS-P融合基因的关键是R2引物5'端序列与_________互补。
(2)利用双酶切法将融合基因插入Ti质粒,选用的限制酶为__________。扩增融合基因所需的引物R1和F2应选用下列引物组合为________
①5'-…CTTGGATGAT-3'②5'-…TAAGTTGTCT-3'③5'-…ATTCAACAGA-3'       ④5'-…TCTGTTGAAT-3'
(3)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融合基因导入农杆菌、拟南芥细胞的过程中,需要筛选两次,这两次筛选分别是_________
(4)葡萄糖苷酸酶可以水解X-Gluc呈蓝色,将转基因拟南芥置于不同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分离不同部位的组织分别加入X-Gluc进行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部位
完全培养液蓝色浅蓝浅蓝
缺磷培养液深蓝蓝色浅蓝
分析表明,该激素最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
7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根据靶基因序列设计向导sgRNA,精确引导核酸酶Cas9切割与sgRNA配对的DNA,相关酶在修复断裂DNA的过程中会改变连接部位的碱基序列。科研人员通过删除编码PD-1蛋白基因的2、3、4片段造成蛋白质的功能缺失,制作PD-1基因敲除鼠的流程如图1所示。将体外转录获得的Cas9mRNA和sgRNA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了12只基因编辑小鼠。利用PCR鉴定小鼠的基因型,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P1和P2是PCR的引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核酸酶 Cas9敲除2、3、4片段作用在磷酸二酯键,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欲将基因的2、3、4共3个片段切除,敲除前需要设计3个向导sgRNA
C.图2中,4和12个体杂交的子代均为基因敲除纯合子(不考虑性别)
D.图2中,3、5、9个体的体内均能检测到PD-1基因,8和10个体则不能检测到该基因
8 . 目的基因和载体如果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连接时会出现正反接的情况,为鉴定筛选出的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后,结合电泳技术鉴定,图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其中目的基因为长度300bp的片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PCR复性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引物错配和模板链形成双链
B.电泳条带迁移的位置和速度与DNA分子的大小、带电量和构象有关
C.选取引物甲、丙,扩增出45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正接
D.选取引物甲、乙,扩增出40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反接
9 . 基因工程:制备新型酵母菌
(1)已知酵母菌不能吸收淀粉,若想使新型酵母菌可以直接利用淀粉发酵,则应导入多步分解淀粉所需的多种酶,推测这些酶生效的场所应该是________(填“细胞内”或“细胞外”)。

(2)同源切割是一种代替限制酶、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当目的基因两侧的小段序列与基因表达载体上某序列相同时,就可以发生同源切割,将目的基因直接插入。研究人员运用同源切割的方式,在目的基因两端加上一组同源序列A、B,已知酵母菌体内DNA有许多A-B序列位点可以同源切割插入。构建完成的目的基因结构如图,则应选择图中的引物________对目的基因进行PCR。
(3)已知酵母菌不能合成尿嘧啶,因此尿嘧啶合成基因(UGA)常用作标记基因,又知尿嘧啶可以使5-氟乳清酸转化为对酵母菌有毒的物质。
Ⅰ.导入目的基因的酵母菌应在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培养。由于需要导入多种酶基因,需要多次筛选,因此在导入一种目的基因后,要切除UGA基因,再重新导入。研究人员在UGA基因序列两端加上酵母菌DNA中不存在的同源C、C′序列,以便对UGA基因进行切除。C、C′的序列方向将影响切割时同源序列的配对方式,进而决定DNA片段在切割后是否可以顺利重连,如图,则应选择方式________进行连接。

Ⅱ.切去UGA基因的酵母菌应在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培养。
(4)综上,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同源序列在导入酵母菌的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排列方式应该如图________

10 . “凤凰虫”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其H基因编码的抗菌肽HI-3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癌作用。科研人员开展了利用酵母菌生产抗菌肽HI-3的一系列研究。
(1)利用PCR技术从“凤凰虫”基因组中扩增H基因时发现,引物长度越短,扩增得到的DNA片段种类越________(填“单一”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
(2)已知H基因编码链序列:5'- GGATCCTCTAGA∙∙∙∙∙∙TCGAGATGCTGCTG -3',PCR扩增H基因时,结合到编码链上的引物序列是________(要求:按照5'→3'方向写出5'端的前8个碱基)。
(3)由于抗菌肽HI-3会损伤酵母细胞,组成型表达(持续表达)H基因的酵母菌最大种群数量偏低,限制了最终产量。科研人员通过构建诱导型启动子来降低抗菌肽HI-3对酵母菌的伤害。在酵母菌基因组DNA中插入P基因(指导合成P蛋白)和S基因(指导合成S蛋白),使质粒上H基因的表达受红光控制。红光调控H基因表达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S蛋白与启动子Jub结合后会抑制________发挥作用,导致H基因无法转录;红光下,P蛋白能够________,解除S蛋白的抑制作用,从而启动H基因的表达。
(4)发酵后菌体和产物分离是发酵工艺的基本环节。定位于细胞表面的F蛋白可使酵母细胞彼此结合,进而沉淀在发酵罐底部。科研人员引入蓝光激活系统,在酵母菌基因组中插入了两个均能合成E蛋白的基因(E1、E2),使F基因的表达受到蓝光控制,如下图所示。

图中E2基因持续性表达少量的E蛋白时,酵母细胞具有接受蓝光刺激的能力;蓝光照射后,F基因的表达被激活,原因是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5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变式题24-2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