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新品种水稻的部分流程,序号代表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阶段
B.为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环化,过程①最好使用两种限制酶
C.过程③的目的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用DNA连接酶处理
D.重组Ti质粒上的T-DNA能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
2 . 光敏色素基因在调节作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玉米中光敏色素基因A(含大约256个碱基对)在棉花种质资源创制中的利用价值,研究人员将A基因转入到棉花中,利用对棉花受体细胞进行检测,并通过电泳技术分析结果。该过程所用质粒与含光敏色素基因的DNA上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电泳检测结果如图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B.构建表达载体时应选用BamHI和HindⅢ这两种限制酶
C.PCR反应过程中每次循环都要经历目的各不相同的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
D.由图丙电泳结果可知,1、2、3、4号转基因棉花均培育成功
3 . 实时荧光RT—PCR可用于RNA病毒的核酸检测,其原理是:在PCR复性过程中探针和引物一起与模板结合,探针两侧分别带有荧光基因和柳制荧光发出的淬灭基团,新链延伸过程中,DNA聚合酶会破坏探针,导致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而发出荧光。利用RT—PCR进行核酸检测的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RT—PCR之前,需要先根据cDNA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
B.RNA不能作为PCR扩增的模板,故需要将样本中的RNA逆转录为DNA后再进行扩增
C.若检测结果有强烈荧光信号发出,说明被检测者没有感染病毒
D.病毒的检测还可以检测病毒表面的物质或病毒引发产生的抗体,其原理都是抗原一抗体杂交
4 . 20世纪70年代,Fred sanger发明了双脱氧终止法对DNA进行测序。其原理如图,在4个试管中分别加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1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并终止DNA片段的延伸。在4个试管中DNA链将会分别在A、C、G及T位置中止,并形成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这些片段随后可被电泳分开并显示出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测序方法需要引物和耐高温的DNA连接酶
B.电泳图谱中的箭头所指的DNA片段以鸟嘌呤结尾
C.测得未知DNA的序列为5'- GATTCGAGCTGA-3'
D.ddNTP与dNTP竞争的延长位点是核苷酸链的5'末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生物学实验或实践活动中,不能够达成目的的是(  )
A.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并分离菠菜叶片中的光合色素
B.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C.灭菌后的外植体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D.PCR仪扩增目的基因时应加入解旋酶提高解旋的效果
6 . 蜘蛛丝(丝蛋白)被称为“生物钢”,有着超强的抗张强度,如图为蛛丝蛋白基因对应的DNA片段结构示意图,其中1-4表示DNA上引物可能结合的位置,目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蜘蛛丝已取得成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从该DNA片段中直接获取蛛丝蛋白基因,会破坏4个磷酸二酯键
B.若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则需先用Ca2+处理,更利于实现转化
C.若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则图中的1、4分别是2种引物结合的位置
D.在PCR仪中根据选定的引物至少需经过6次循环才可获得32个符合要求的目的基因
7 . 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其中1号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0号为电泳缓冲液。进行PCR时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据此做出分析正确的是(       
A.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500bp之间
B.3号样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
C.9号样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
D.10号的电泳结果能确定反应体系等对实验结果没有干扰
2020-12-29更新 | 445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白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生物试题
8 . 二十碳五烯酸(EPA)是人体需要的一种营养物质。某实验室利用转基因技术从海洋细菌中提取了EPA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下图表示通过PCR获取和扩增基因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CR体系中需要加入引物、原料和
B.据图可知,可以选择引物①④或者②③
C.PCR第n次循环需要个引物
D.用于PCR的两个引物的碱基序列一般相同
2023-07-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两地六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9 . PCR作为体外酶促反应体系,其效率和特异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引物与模板的特异性结合,二是Taq酶对引物的延伸。引物设计的总原则是提高扩增的效率和特异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物长度过短,特异性降低
B.经过5次循环后消耗引物64个
C.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在第2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等长的目标DNA片段
2023-08-0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PCR技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使核糖核苷酸序列呈指数方式增加
B.扩增目的基因前,需要设计可与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互补的两种双链引物
C.基因的扩增依赖于模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原料等物质
D.加热至90 ℃以上的目的是使基因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023-07-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