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葡萄扇叶病毒会使葡萄减产10%~50%,国内某团队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葡萄脱毒苗,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往往选择葡萄植株的_______部位,理由是_____________
(2)脱分化是指________,影响该过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3)若要获得原生质体,可先用__________酶处理X,其中酶混合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甘露醇,目的是________;若要获得突变体,一般用诱变剂处理X而非外植体,理由是___________
2022-06-18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三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可使细胞增殖,后者可产生新的植株
B.培养过程都存在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C.培养前都要用酶处理组织以得到单个细胞
D.两者所用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完全相同
3 . 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的作用。科研人员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实现了紫草宁的工厂化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紫草宁不是紫草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B.紫草宁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个细胞中紫草宁的含量来提高产量的
C.紫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基因发生了改变
D.紫草宁的工厂化生产需要将紫草细胞培养成完整的幼苗
4 . 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应用。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学家分别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再将这些融合细胞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①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______诱导融合,共可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______
②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玉米植株,也可直接用基因型为______(填“yyRr”或“YYrr”)的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______(写出其基因型)后再经过______处理并筛选获得,这种方法叫作______
(2)若a,b表示番茄和马铃薯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
①在“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中,运用了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技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a、b细胞融合之前,要用______处理,得到有活力的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07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科研人员研究了某植物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图。研究发现,对茎尖用52°C热水处理30min再用38°C热水处理一段时间,脱毒效果更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脱毒苗依据的原理是茎尖病毒极少以及细胞的全能性
B.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
C.热处理可能使组织中病毒减少或减弱其侵染增殖能力
D.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0.12mm
6 . 水果红提中富含槲皮素,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科研人员利用二倍体红提和植物F,采用多种途径尝试培育不同品种,培育途径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__________(填序号)均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主要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最终发育为完整植株。
(2)在过程③中,对愈伤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可实现槲皮素的工厂化生产,这是因为愈伤组织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3)途径丁采用__________技术培育红提-F杂种植物,其中过程④需要先用__________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再用一定方法诱导,多次筛选后,得到杂种细胞。诱导细胞融合的常用化学方法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种)。
(4)图中植物A~F中,属于四倍体植物的有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滩涂野耐盐大豆细胞具有耐盐特性,普通高产大豆植物具有高产特性。下图是科学家利用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耐盐-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过程,数字①-⑤为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愈伤组织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_____等特点(答出两点)。
(2)图中过程①使用了_____酶和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植物原生质体。若过程②形成的细胞均为2个细胞融合而来,则经过该过程后,产生的融合细胞最多有_____种。
(3)培养过程运用了多种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其中过程②③涉及_____技术,过程④⑤涉及_____技术。图中试管苗的形成是愈伤组织经过过程⑤_____实现的。
(4)科学家在甲瓶的培养基中加入了0.6%的NaCl,发现仅有部分细胞转变为愈伤组织,未转变为愈伤组织的细胞是_____(填“滩涂野耐盐大豆细胞”“普通高产大豆细胞”或“杂种细胞”)。
(5)除了上述办法,还可以采用其他思路获得“耐盐-高产大豆”新品种,请简要列举一种思路_____
8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高效、快速地获得大量种苗
B.利用植株分生区细胞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植株幼苗
C.组织培养过程中,往往可以获得一些具有新性状的品种
D.植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一般不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操作过程及应用,已知该植物为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m。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植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图中的单倍体幼苗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单倍体幼苗经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可获得正常二倍体植株。
(2)图中C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丙和细胞丁融合前应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若融合仅考虑两两融合,则培养液中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获得的杂种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同源染色体。
(3)为获得图中次生代谢产物,需将外植体培养至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脱毒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与外植体的大小有关,并利用马铃薯进行脱毒苗的培育实验,结果如下图。

该图表明,马铃薯脱毒培养过程中,适宜的茎尖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 . 马铃薯(4n=48)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马铃薯的繁殖、育种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微型繁殖技术可以保持马铃薯品种的优良性状
B.对马铃薯进行茎尖组织培养,可以使马铃薯获得抗病毒特性
C.取马铃薯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是可育的
D.对马铃薯进行组织培养的过程中,马铃薯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改变
2023-04-02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太原师范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