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高山红景天在清朝时期曾被康熙钦封为“仙赐草”,在我省仅分布于海林市等地区,为濒危物种,其植株中含有红景天苷(一种次生代谢产物)等物质,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研究人员拟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更多的红景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植体必须要经过灭菌处理后才可以进行接种培养
B.可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提高单个细胞中红景天苷含量
C.可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而获得脱毒苗
D.可用PEG诱导高山红景天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单倍体
2 .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培养基
B.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提高了单个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C.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突变体培育新品种
D.利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3 .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成胚状体(类似于正常种子结构中的胚),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如图所示的人工种子,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培育胚状体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B.推测人工种皮是一种半透膜,人工种子可以通过人工种皮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C.人工胚乳相当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能够为人工种子的早期生长补充营养
D.利用茎尖分生区作为外植体培育获得的人工种子具有抗病毒的特点
4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一类单链环状DNA病毒,能引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检测某番茄幼苗是否感染该病毒,实验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①分析PCR扩增结果;②从番茄幼苗组织样本中提取DNA;③采集番茄幼苗叶片组织样本;④利用PCR扩增DNA片段。
完成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用数字序号表示)。
(2)操作②在番茄研磨液中加入2mol/L的氯化钠,作用是______;研磨液中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的作用是_______
(3)操作④中使用的酶_________。PCR反应中每次循环可分为______、退火、延伸三步。
(4)PCR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结果如下:

注:M:DNA marker;1-4:空白对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样品
实验中,DNA marker是一组已知长度和含量的标准DNA片段的混合物,起_______作用。健康番茄幼苗的DNA是阴性对照组,_________是阳性对照组。若想利用该样品植株获得无病毒的番茄幼苗,方法是_____
2023-03-30更新 | 4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5 . 从人参中提取分离出的人参皂苷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自然状态下人参生长慢,人参皂苷含量低,通过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人参细胞。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是指将游离的单细胞或细胞团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用摇床或转床进行大规模培养的方法。经过不断继代培养筛选出疏松性均匀一致、分散性良好、大小大致相同的细胞和细胞团,建立悬浮培养细胞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体的人参组织细胞除去细胞壁后直接进行悬浮培养
B.悬浮培养液中大多数细胞无固定形态,细胞壁较薄
C.悬浮培养液中一般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比值大于1
D.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中细胞生长不受抑制,因此只要培养容器容积足够大,就可以不断扩大培养
6 . 育种专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其近缘属簇毛麦(2n═24,VV)进行相关的育种实验,(注: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染色体组)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品系1、2和3在培育过程中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品系1和品系3均为单倍体,因而均不可育
C.技术Ⅰ可为低温处理,品系2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D.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其过程需添加生长素等物质
7 .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生产微生物饲料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C.利用胚胎移植能充分发挥雄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发展畜牧业
D.利用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满足实际需求
2023-01-11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生物试题
8 . 天山雪莲SikCDPK1基因(简称S基因)可提高转基因烟草的抗低温能力。在基因工程中常用35S启动子(通常条件下具有持续转录活性)来驱动S基因表达,但有时会使转基因植物发育不良。为探究RD29A(一种低温诱导型启动子)调控S基因表达对转基因烟草的生长发育和抗低温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是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与35S启动子相比,RD29A启动子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从其调控基因表达特点的角度推测原因是____
(2)为了发挥RD29A的优势, 科研人员将实验室已有的质粒甲中的35S替换为RD29A(如图所示)。
   
将质粒甲、乙分别导入两组农杆菌细胞,用添加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然后将烟草叶片细胞与农杆菌共同培养,再筛选转化细胞,经____技术培育成幼苗。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除了农杆菌转化法,还有我国独创的____法。
(3)取长势相同的上述两种转基因烟草(甲、乙)和非转基因烟草(WT),在44℃条件下处理48h,然后测定各组烟草的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推测三组烟草的生长状况及抗低温能力____。依据是____。实验结论:在低温条件下,RD29A启动子能____(填“激活”或“抑制”)S 基因的表达,且比35S启动子调控作用更优。
9 . 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现有两种烟草硝酸还原酶缺失突变体,为探究两种突变体的突变是否在同一基因位点上,研究人员将两种突变体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种突变体均不能在以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B.诱导两种突变体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应先用胶原蛋白酶酶解得到原生质体
C.可用高Ca2+—高pH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细胞膜融合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
D.若杂种细胞能在硝酸盐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说明两种突变体的突变位点不相同
2022-04-12更新 | 30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五)生物试题
10 .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干扰病毒复制作用的糖蛋白,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类干扰素的过程,请回答:

(1)利用人参愈伤组织细胞产生干扰素的技术称为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到了愈伤组织_______
(2)干扰素基因与质粒使用限制酶HindIII和BamHI剪切,其目的是_______
(3)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干扰素基因成功导入人参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
(4)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设计了如下引物:

请问这两组引物设计是否合理,并简述原因。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