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如图,北京年冬奥会会微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结合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创作而成.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书法中的一些特殊画笔都有固定的角度,比如在弯折的位置通常为等特殊角度,为了判断“冬”的弯折角度是否符合书法中的美学要求,该同学取端点绘制成,如图,测得,若点恰好在边上.

(1)求的值;
(2)求的值.
2 . 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最先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已知,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有(       
A.B.C.D.
2024-02-2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3 . 参考《九章算术》中“竹九节”问题,提出: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最上面3节的容积共3升,最下面3节的容积共6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__________升.
2024-01-31更新 | 34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4 . 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们坚信,“万物皆(整)数与(整)数之比”,但后来的数学家发现了无理数,引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下图是公元前400年古希腊数学家泰特拖斯用来构造无理数,……的图形,此图形中的余弦值是(     

A.B.C.D.
2023-11-18更新 | 45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期中数学试题
5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6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则该人第一天走的路程为(       
A.228里B.192里C.126里D.63里
2023-10-12更新 | 1513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张邱建算经》记载: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织布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布__________尺.
2023-10-06更新 | 5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8 .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已经给出由nd求各项的问题,如九儿问甲歌:“一个公公九个儿,若问生年总不知,自长排来差三岁,共年二百又零七.借问长儿多少岁,各儿岁数要详推.”则该问题中老人的长子的岁数为(       
A.35B.32C.29D.26
2023-07-28更新 | 393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克东县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9 . 在中国,周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6,则这个直角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为(       
A.B.12C.D.
2023-07-25更新 | 45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武灵丛台位于邯郸市丛台公园中心处,为园内的主体建筑,是邯郸古城的象征.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其高度,在地面上共线的三点处分别测得点的仰角为,且,则武灵丛台的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

   

A.22mB.27mC.30mD.33m
2023-07-06更新 | 63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