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4-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在古希腊,人们把宽与长之比为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这个比例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在设计和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希腊的一古建筑的复原正面图如图所示,图中的矩形为黄金矩形.若黄金矩形的边的长度超过,但不超过,则该古建筑的地面宽度(即线段的长)可能为(       
   
A.B.C.D.
2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规”指圆规,“矩”指由相互垂直的长短两条直尺构成的方尺,是古人用来测量画圆和方形图案的工具.敦煌壁画就有伏羲女娲手执规矩的记载(如图(1)).今有一块圆形木板,以“矩”量之,如图(2).若将这块圆形木板截成一块四边形形状的木板,且这块四边形木板的一个内角满足,则这块四边形木板周长的最大值为(       

A.B.C.D.
2023-02-21更新 | 2046次组卷 | 10卷引用:模块二 专题6 三角形中最值与范围问题(人教B版)
3 . 设在二维平面上有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有一个新的定义为,这样的距离在数学上称为曼哈顿距离或绝对值距离.在初中时我们学过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这样的距离称为欧几里得距离(简称欧氏距离)或直线距离.
(1)已知AB两个点的坐标为,如果它们之间的曼哈顿距离不大于3,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已知AB两个点的坐标为,如果它们之间的曼哈顿距离要恒大于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023-01-03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8课时 课中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4 . 三国时期赵爽在《勾股方圆图注》中,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可用现代数学表述为如图所示,我们教材中利用该图作为几何解释的是(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如果,那么
D.对任意实数ab,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2022-08-13更新 | 94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校考试数学试题
5 . 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问题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问物几何?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求这个整数.设这个整数为,当时,符合条件的a共有_________个.
2020-11-2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江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6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二” 作为符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abcR,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则B.若a>b>0, c<d<0,则ac> bd
C.若a>b>0,则D.若a>b,则
2020-11-28更新 | 3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步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2020-11-21更新 | 803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平潮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8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 ”和“> ”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
C.D.
9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不等式D.若,则
10 . 如图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我们教材中利用该图作为一个说法的一个几何解释,这个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那么B.如果,那么
C.对任意正实数,有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D.对任意正实数,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2019-11-03更新 | 173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