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G. Cantor)于19世纪末创立的.在他的集合理论中,用表示有限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如:,则.若对于任意两个有限集合AB,有.2020年高考后某校考生再创佳绩,其中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有172人,收到师范类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有121人,这些人中收到重点师范类大学(既是重点大学又是师范类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有33人,那么该校考生2020年收到重点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总人数为(       
   
A.293B.260C.205D.154
2023-08-12更新 | 64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2 . 在)个实数组成的nn列的数表中,表示第i行第j列的数,记,且两两不等,则称此表为“nH表”,记
(1)请写出一个“2阶H表”;
(2)对任意一个“nH表”,若整数,求证:为偶数;
(3)求证:不存在“5阶H表”.
2023-03-14更新 | 86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城六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数学解答题分类汇编之压轴创新题
3 .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作《从军行》中的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传诵至今.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返回家乡”是“攻破楼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2-11-14更新 | 2223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名校联考数学(文)试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定义两种新运算“⊕”与“⊗”,满足如下运算法则:对任意的a,有.设全集
(1)求集合UA
(2)集合AB是否能满足?若能,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无理数引发的数学危机一直延续到世纪,直到年,德国数学家戴金德提出了“戴金德分割”才结束了持续多年的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所谓戴金德分割,是指将有理数集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且满足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中的每一个元素,则称为戴金德分割.试判断,对于任一戴金德分割,下列选项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没有最大元素,有一个最小元素
B.没有最大元素,也没有最小元素
C.有一个最大元素,有一个最小元素
D.有一个最大元素,没有最小元素
2021-08-30更新 | 81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数学统练(2)
6 . 由无理数引发的数学危机一直延续到19世纪直到1872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从连续性的要求出发,用有理数的“分割”来定义无理数史称戴德金分割,并把实数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才结束了无理数被认为“无理”的时代,也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所谓戴德金分割,是指将有理数集Q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MN,且满足M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N中的每一个元素,则称为戴德金分割试判断,对于任一戴德金分割,下列选项中,可能成立的是(       
A.M没有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B.M没有最大元素,N也没有最小元素
C.M有一个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D.M有一个最大元素,N没有最小元素
2021-08-29更新 | 751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12月联考理科数学试卷
7 . 必修一课本有一段话:当命题“若,则”为真命题,则“由可以推出”,即一旦成立,就成立,成立的充分条件.也可以这样说,若不成立,那么一定不成立,成立也是很必要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说过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数学逻辑角度分析,“有志”是“能至”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1-08-25更新 | 133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8 . 已知集合,若对于任意,存在,使得,则称集合是“垂直对点集”.则下列四个集合是“垂直对点集”的为(       
A.B.
C.D.
2021-08-10更新 | 1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二数学试题
9 . 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思是说两个同高的几何体,若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则体积相等.设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不恒相等,的体积不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1-07-03更新 | 117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调研数学(理)试题
10 . 《左传》有记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则“有毛”是“有皮”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