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度测量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1 . 在地面某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由此向塔底沿直线走,测得塔顶的仰角为,再向塔底沿同一直线走,测得塔顶仰角为(三个测量点都在塔的同一侧),试求与塔高.
2020-06-22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讲+解三角形(练习)-【教育机构专用】2021年春季高一数学辅导讲义(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2 . 在山顶上有一座高为的铁塔,从塔顶A和塔底B分别测得地面上一点C的俯角为,则山高为________.
2020-06-2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讲+解三角形(练习)-【教育机构专用】2021年春季高一数学辅导讲义(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3 . 济南泉城广场上的泉标模仿的是隶书“泉”字,其造型流畅别致,成了济南的标志和象征.李明同学想测量泉标的高度,于是他在广场的A点测得泉标顶端的仰角为60°,他又沿着泉标底部方向前进15.2 m,到达B点,又测得泉标顶部仰角为80°.你能帮助李明同学求出泉标的高度吗?(精确到1 m)
2020-04-07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1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讲)- 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课标全国版)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雕塑成了大学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甚至能成为这个大学的象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中就有一座郭沫若的雕像.雕像由像体和底座两部分组成.如图,在中,,在中,,且米,求像体的高度(       )(最后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A.4.0米B.4.2米C.4.3米D.4.4米
2020-05-15更新 | 2444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高考真题变式题6-10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一座建筑物AB的高为(30-10) m,在该建筑物的正东方向有一座通信塔CD.在它们之间的地面上的点M(BMD三点共线)处测得楼顶A,塔顶C的仰角分别是15°和60°,在楼顶A处测得塔顶C的仰角为30°,则通信塔CD的高为(       
A.30 mB.60 m
C.30 mD.40 m
2020-08-21更新 | 119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高考真题变式题6-10题
填空题-双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主释》中指出:“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极远者,必用重差.”也就是说目标“极高”、“绝深”等不能靠近进行测量时,必须用两次(或两次以上)测量的方法加以实现.为测量某山的高度,在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单位:),则山高______到山顶的距离______.
2020-04-20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押第14题三角函数-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临考题号押题(浙江专用)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泉城广场上矗立着的“泉标”,成为泉城济南的标志和象征.为了测量“泉标”高度,某同学在“泉标”的正西方向的点A处测得“泉标”顶端的仰角为45°,沿点A向北偏东30°前进100m到达点B,在点B处测得“泉标”顶端的仰角为30°,则“泉标”的高度为(       
A.50mB.100mC.120mD.150m
2020-03-24更新 | 1036次组卷 | 33卷引用:专题11 三角形中的三角问题的探究-2021年高考数学二轮优化提升专题训练(新高考地区专用)【学科网名师堂】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8 . 如图,某人在离地面高度为的地方,测得电视塔底的俯角为,塔顶的仰角为,求电视塔的高.(精确到
2019-09-23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1 三角【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教版2020)
9 . 某同学在一山坡处看对面山顶上的一座铁塔,如图所示,塔及所在的山崖可视为图中的竖线,塔高为80米,山高为220米,为200米,图中所示的山坡可视为直线且点在直线上,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1)求塔尖到山坡的距离;(精确到米)
(2)问此同学(忽略身高)距离山崖的水平地面多高时,观看塔的视角最大?
2019-12-07更新 | 88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直线与方程》中的解答题压轴题(1)-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同步培优训练系列(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0 . 如图,学校升旗仪式上,主持人站在主席台前沿D处,测得旗杆AB顶部的仰角为俯角最后一排学生C的俯角为最后一排学生C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旗杆底部与学生在一个水平面上,并且不计学生身高.

(1)设米,试用表示旗杆的高度AB(米);
(2)测得米,若国歌长度约为50秒,国旗班升旗手应以多大的速度匀速升旗才能是国旗到达旗杆顶点时师生的目光刚好停留在B处?
2019-11-08更新 | 62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5讲+解三角形(练习)-【教育机构专用】2021年春季高一数学辅导讲义(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