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循环结构框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先进的算法,已知,如图的程序框图设计的是求的值,在处应填的执行语句是(       ).
A.B.C.D.
2 . 元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有一首诗:“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店友经四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用程序框图表达如图所示,即最终输出的,则一开始输入的的值为(       
A.B.C.D.
2020-07-08更新 | 39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现用我国何承天发明“调日法”来得到的近似数,其原理是设实数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为,则是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若令,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它是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即.若每次都取得简分数,则第次用调日法后的近似值为,则的值为(       
A.2B.3C.4D.5
2020-06-30更新 | 367次组卷 | 6卷引用:湘赣粤2020届高三(6月)大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4 . 若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则函数称为取整函数,又称高斯函数.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的值为(       
A.B.C.D.
2020-06-24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三次模拟数学(文)试题
5 . 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12,18,则输出的的值为______.
6 . “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数列,最初是由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于1202年通过兔子繁殖问题提出来的.在斐波那契数列中,.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求斐波那契数列前项和的程序框图,若,那么内填入(       
A.B.C.D.
2020-05-25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数学(理)试题
7 . 下列程序框图的算法思想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则程序中需要做减法的次数为(       
A.6B.5C.4D.3
2020-05-23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高三5月测试数学(理)试题(一卷)
8 . 三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按照这样的思路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一直算到了正3072边形,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设计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则的值可以是( )(参考数据:
A.2.6B.3C.3.132D.3.1056
9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其中的“更相减损术”原文是:“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即(如果需要对分数进行约分,那么)可以折半的话,就折半(也就是用2来约分).如果不可以折半的话,那么就比较分母和分子的大小,用大数减去小数,互相减来减去,一直到减数与差相等为止,用这个相等的数字来约分.如图是“更相减损术”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则输出的值是
A.72B.70C.34D.36
2020-04-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百师联盟高三练习题一(全国卷I)数学(理)试题
10 . 马林●梅森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修道士,也是当时欧洲科学界一位独特的中心人物,梅森在欧几里得、费马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2p﹣1作了大量的计算、验证工作,人们为了纪念梅森在数论方面的这一贡献,将形如2P﹣1(其中p是素数)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梅森素数的个数是( )
A.3B.4C.5D.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