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8 道试题
1 . 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所给的器材有:
A.电压表V:
B.电流表A:
C.滑动变阻器(总阻值10Ω)
D.开关S和导线若干
  
(1)在图甲中,将电压表接入实验电路中________
(2)由图线求出:______V,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电压表有分流作用是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增大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B.电流表有分压作用是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减小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C.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D.实验测出的内阻大于真实值
(4)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另一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阻箱R(电阻范围

a.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最大值;
b.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为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________和内阻____。(用kb表示)
2024-01-02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广东北江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所给的器材有:
A.电压表V:
B.电流表A:
D.滑动变阻器(总阻值
E.开关S和导线若干
       
(1)在图甲中,将电压表接入实验电路中_________
(2)由图线求出:_________V,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压表有分流作用是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增大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B.电流表有分压作用是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减小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C.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D.实验测出的内阻大于真实值
3 .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压表(V)(量程2V)
B.电流表(A1)(量程0.6A)
C.电流表(A2)(量程3A)
D.定值电阻R0(阻值3Ω,额定功率4W)
E.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00Ω,额定电流0.1A)
(1)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 = ____________V,内阻r = __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压表有分流作用是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增大RV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B.电流表有分压作用是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减小RA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C.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D.实验测出的内阻大于真实值
4 . 某实验小组测量一充电宝的电动势和内阻。从说明书可知该充电宝的电动势约为5V,内阻很小,约,最大放电电流为2A。
(1)该小组想进一步精确测出该充电宝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压表V(量程为6V,内阻约为5kΩ)
B.电流表A(量程为3A,内阻约为0.6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60Ω)
D.定值电阻
E.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
该小组设计了两种电路,图乙中______(填“A电路”或“B电路”)更为合理。
(2)该小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IU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请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像______
(3)根据图像,可求得该充电宝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根据误差分析,该充电宝的电动势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小”或“偏大”),内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2023-11-28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某实验小组测量一充电宝的电动势和内阻。从说明书可知该充电宝的电动势约为5V,内阻很小,约0.1~0.3,最大放电电流为2A。
(1)该小组将充电宝连接线的外绝缘层剥开,找出充电宝的正极和负极,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10V直流电压挡,先进行机械调零,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充电宝的正极和负极,电表刻度盘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__________V。

(2)该小组想进一步精确测出该充电宝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压表V(量程为6V,内阻约为5k
B.电流表A(量程为3A,内阻约为0.6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60
D.定值电阻R0=3
E.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

该小组设计了两种测量充电宝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乙中__________(填“A电路”或“B电路”)更为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IU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请根据描出的点作出U-I图像_________

(4)根据U-I图像,可求得该充电宝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5)根据误差分析,该充电宝的电动势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内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2022-08-09更新 | 8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物理试题
2021·广东·模拟预测
实验题 | 较难(0.4) |
6 . 在测定电阻Rx值的实验中,某同学认识到了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在测量电阻中的影响,便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进。
(1)实验电路设计: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阻Rx的值。
(2)实验实物连接:按照实验设计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设计:
①断开开关,连接实物,检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移动到最___________端,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移动到最___________端(均选填“右”或“左”);
②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接1,调节滑动变阻器R1R2,使电压表读数尽量接近满量程,读出并记录这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③保持开关S1闭合,将开关S2接2,只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读数尽量接近满量程,读出并记录这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
④断开开关S1,拆除导线,实验操作完毕,准备处理数据。
(4)实验数据处理:被测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___,将实验数据代入得出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及误差。
(5)实验误差分析:经分析,该实验中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021-04-13更新 | 800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物理试题(广东卷)
7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可以测电阻又可以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
电源E(电动势约为6V,内阻约为1Ω);
定值电阻R0(阻值约为5Ω);
电流表A(量程30mA,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B(量程1A,内阻约为1Ω);
电压表C(量程6V,内阻约为5kΩ);
电压表D(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滑动变阻器F(阻值0~20Ω);
滑动变阻器G(阻值0~500Ω)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电流表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
(2)该同学操作正确无误,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I(A)0.300.350.400.450.500.55
U1(V)5.685.615.575.515.485.40
U2(V)1.441.691.912.162.392.62

根据表中数据求得定值电阻R0=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其测量值________真实值(选填“>”、“<”或“=”);该同学同时利用上表测得的数据求得电动势和内阻,由误差分析可知,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电动势的真实值(选填“>”、“<”或“=”)。
(3)该同学进一步利用了一个辅助电源E′,采用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测量过程中,调节R后再调节R1,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为0,测得多组数据。这样,电源的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电源电动势的真实值(选填“>”、“<”或“=”)。
2020-04-23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广州、深圳市学调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8 . 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测量阻值约为200 Ω的电阻Rx的阻值时,从实验室选取了如下的实验器材:
电动势为E=3 V、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源
量程为15 mA的电流表A1、rA1≈100 Ω
量程为300 μA的电流表A2、rA2=1 000 Ω
最大值为20 Ω的滑动变阻器R1
最大值为2 000 Ω的滑动变阻器R2
定值电阻R3=9 000 Ω
定值电阻R4=200 Ω
开关S以及导线若干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并从以上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则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 ,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___(选填实验器材的符号)。

(2)某次操作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合适位置,此时电流表A1的读数为8 mA,电流表A2的读数为150μA,通过计算可得,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整数) 。
(3)由该电路中产生的系统误差分析可知,该电阻Rx的测量值__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 .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按图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kg,钩码总质量m=0.05kg;
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f=50Hz),打出一条纸带。

(1)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下图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d1=0.0041m,d2=0.055m,d3=0.167m,d4=0.256m,d5=0.360m,d6=0.480m……,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点合力做功W=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打下第5点时小车的速度v5=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Wv2”的结论,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也是产生此误差的重要原因
2021-01-24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江门市台师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10 . 如图甲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将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小车的左端通过轻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小车的右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

(1)用小木块把木板垫高后,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距均匀的点。
(2)在平衡摩擦力后,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重复实验多次,通过纸带得到多组对应的加速度a,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图线末端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A.砝码的质量过大
B.平衡摩擦力不足
C.实验中忽略了砝码盘的质量
(3)将木板调节至水平,并将图中小车换成质量为M的滑块,重复上述过程,描点发现滑块的加速度较小时图线为直线,如图丙所示,进而得到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024-03-01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