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
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F.比较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19更新 | 583次组卷 | 84卷引用:4.1 科学探究:力的合成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你所选用的器材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铁球  E.秒表  F.时钟  G.分度值是1cm的直尺
H.分度值是1mm的直尺
所选器材是___________
(2)实验时对摆球偏离竖直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023-09-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4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 . 如图为一单摆振动30次秒表的指示位置,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s,单摆周期是_________s。
          
2023-09-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4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 .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摆动时偏角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____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且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
(2)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所示,O为悬挂点,从图中可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_m;
(3)若用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_
   
2023-09-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4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5 . 当今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电池是新型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重要部分,某新型机器人上的一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3 V,内阻约为2~7 Ω,为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池
B.定值电阻R0R0=1.8 Ω)
C.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2 kΩ)
D.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RA=1.2 Ω)
E.电阻箱(0~99.99 Ω,额定电流1.5 A)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甲、乙两位同学为测量出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各自想出了自己的测量方法,设计电路分别如图、图所示,则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
A.甲的设计                       B.乙的设计
C.误差几乎一样,都可以   D.两人的设计都不行
(2)如果按甲同学所设计的电路进行测量得到电阻箱的电阻R和电流表的读数I以及计算出的多组数据后,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帮助他分析计算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阻r______ Ω。(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2023-09-12更新 | 658次组卷 | 1卷引用:4.2 科学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6 . 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直边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量角器圆心O的正上方A点,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达到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和绳套2的合力___________
④比较___________,即可初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将绳套1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60°方向,同时绳套2沿120°方向不变,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点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023-08-22更新 | 385次组卷 | 22卷引用:4.1.2 科学探究:力的合成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7 .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
   
(1)其中图甲是横挡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的_______
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
(2)在此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平滑曲线把记录点连接起来
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
(3)图乙是利用图甲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0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4)如图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8 . 在“科学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钢球多次从___________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运动途中经过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木板竖直,记下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O和过O点的竖直线,检测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0=________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请把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排出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只排列序号即可)。
2023-06-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3 科学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同步测试-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学鲁科版(2019)必修2
9 .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1.50 cm,B、C间距离y2=14.30 cm。(g取9.80 m/s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导出测小球初速度的公式为v0=_______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小球的初速度值为_______m/s。
   
2023-06-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3 科学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某实验小组用落体法 “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测出重物自由下落的高度h及对应的瞬时速度v,计算出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mgh和增加的动能,然后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或近似相等,即可验证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重物最好选择密度较小的木块
B.重物的质量可以不测量
C.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可以利用公式来求解瞬时速度
(2)如图乙是该实验小组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纸带上的O点是起始点,选取纸带上连续的点ABCDEF作为计数点,并测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依次为27.94 cm、32.78 cm、38.02 cm、43.65 cm、49.66 cm、56.07 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重物的质量为0.5 kg,则从计时器打下点O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________ J;重物增加的动能________ J,两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又正确计算出图乙中打下计数点ABCDEF各点的瞬时速度v,以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为横轴,为纵轴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11更新 | 631次组卷 | 23卷引用:1.5 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测试-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鲁科版(2019)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