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9 道试题
1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先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互成角度把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拉到O点,并记录相关信息,其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如图;再单独用一个弹簧测力计C仍将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拉到O点。

(1)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______N;
(2)实验时,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均使结点拉到O点,则该实验的主要思想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理想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3)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两个弹簧A、B间的夹角要尽量小些
B.为了方便操作,OAOB细绳要尽量短些
C.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靠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2024-02-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1月)物理试题
2 .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测力计的量程必须相同
B.两个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一定要垂直,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
C.测力计的拉力方向需与木板平行
D.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
2024-0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五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3 . 某同学用电子秤、水瓶、细线、墙钉和白纸等物品,在家中“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电子秤测量3个水瓶的重量FAFBFC,在墙面上贴上白纸,固定两个墙钉PQ,将3根细线一端打结结点为O,其中两根细线跨过墙钉,3根细线下端挂上水瓶,如图甲;
②等3个水瓶处于静止时,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上、记录3根细线的方向;
③在白纸上按一定的标度作出拉力FAFBFC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AFB的合力F的图示,如图乙。回答下面问题:
(1)该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2)下面实验操作事项中,那些操作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_
A.选用粗糙的绳线
B.记录细线方向时两点的距离远一点
C.夹角∠POQ尽可能大一些
D.作力的图示时,选用的标度适当的小一点
(3)∠POQ<90°,缓慢增大FB,要保持细线OP方向不变,下面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保持FC不变,缓慢减小FA             B.保持FC不变,缓慢增大FA
C.保持FA不变,缓慢减小FC             D.保持FA不变,缓慢增大FC
(4)若___________,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2024-02-23更新 | 8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南粤名校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月联考物理试卷
4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另一端带有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并记下该点的位置O;再单独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 某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O点,弹簧秤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 ______

(3)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小李、小张、小王三位同学通过两块三角板来绘制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小李同学固定b三角板,移动a三角板
B.小张同学固定b三角板,移动a三角板
C.小王同学固定b三角板,移动a三角板

(4)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图中的为两个分力,则合力大小约为___________N。
2024-02-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选课走班调研检测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沿细绳互成角度拉套在橡皮筋结点的细绳套,使橡皮绳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静止,记为O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使其单独作用效果与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
⑥比较F的大小、方向的一致程度。

(1)实验中,要求同一组实验中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
A.橡皮绳沿同一方向伸长
B.橡皮绳伸长到同一长度
C.橡皮绳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
D.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某同学认为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绳AO应与细绳OPOQ的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使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都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时,细绳OPOQ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3)以下为四位同学提交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记录,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
2024-02-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两点,分别将其与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点,记录其拉力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①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1甲所示的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________
③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______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024-02-2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为“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

(1)关于该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条应处于两细绳套的角平分线上
B.重复实验再次探究时O点位置可以不同
C.实验时两弹簧秤的拉力方向必须要垂直
D.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与木板平行
(2)实验中若用两根橡皮筋代替两根细绳套,将______(填“仍能”或“不能”)按原方案完成实验。
(3)甲、乙两同学用两个量程均为5N的弹簧测力计操作实验。他们从实验器材篮里拿出测力计,用两个测力计互成锐角地把橡皮筋与细绳的连结点拉到某位置,乙同学在结点正下方标记O点,并记录下两个测力计读数分别为3.30N和4.20N,之后便将橡皮筋释放。请指出甲、乙两同学以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某同学发现手机软件有测角度的功能,于是结合软件的这个功能,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和一瓶矿泉水等器材设计了一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时,先将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钉子上,另一端挂一瓶矿泉水,如图甲所示;然后将两弹簧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的钉子上,另一端连接于点,在点下方挂一瓶同样的矿泉水,静止时用智能手机的测角功能分别测出与竖直方向的偏角,如图乙所示。改变钉子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多测几次。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图乙中弹簧长度相同          B.测量弹簧的原长
C.测量图甲、乙中弹簧的长度       D.实验中结点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
(2)该同学根据实验测量的结果,分别作出了图丙和图丁,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__(选填“丙”或“丁”)。
(3)该同学测得甲图中弹簧长度,乙图中,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根据上述结论求出一瓶矿泉水(含瓶)的质量。
2024-02-21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自然长度为GE的橡皮条一端连接轻质小圆环,另一端固定在G点,两个细绳套系在小圆环上。如图乙,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小圆环到达某一位置。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

(1)用铅笔描下小圆环到达的位置,记为
(2)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标记出力的方向;
(3)如图丙,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小圆环______,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并______(填写实验操作)
(4)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的图示;
(5)如图丁,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为
(6)比较______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若重复多次实验,二者基本一致,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10 . 物理实验一般都涉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例如:(1)数据分析。打点计时器在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上打点,纸带的一部分如图甲所示,BCD为纸带上标出的连续三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标出。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原理。用橡皮筋、细绳套和弹簧测力计完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若A、B两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的力的示意图如图乙和丙所示,则______(填“A”或“B”)同学的实验过程有问题。

(3)实验仪器。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mm。游标卡尺读数______cm

2024-02-1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