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概括中心意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掖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论曰: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B.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渭使人/迫之渭败/知河南府/
D.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沐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 “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来 “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
B.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精锐七兵,最终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
C.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
D.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吴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动要求戍守边疆,仁宗皇帝没答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2)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2020-11-0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2 . 回忆《师说》和《劝学》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看不起B.师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C.臂非长也 加:增加。D.虽有槁暴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取之于蓝而青蓝 ②不拘时,学于余B.①故木受绳直 ②位卑足羞
C.①吾尝终日思矣 ②人非生知之者D.①蛟龙生②犹且从师而问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圣心备焉
C.师不必贤于弟子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用比喻论证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劝学》中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师说》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5.将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渊明传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颖脱不,任真自得                                                         群:合群
B.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聊:悠闲
C.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                       要:邀请
D.使一门生、二儿舁篮                                                     舆:轿子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B.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C.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D.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3.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语句,在《陶渊明传》中,作者哪些生活经历是“误落尘网中”?请分条概括回答。
4.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写回到家乡看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句,诗句暗含了作者高雅的情怀。在《陶渊明传》中作者哪些生活经历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怀?请概括回答。
2020-10-30更新 | 3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三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四方病饥,独能饱乎?”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召为吏部郎中。后拜御史中丞。

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公绰曰:“朝廷谓吾儒生不知兵邪!”即请自行,许之。引兵渡江,抵安州,听以军礼迎谒。公绰谓曰:“公所以属鞬负弩,岂非兵事邪?若褫戎容,则两郡守耳,何所统一哉?以公世将晓兵,吾且欲署职,以兵法从事。”听曰:“唯命。”即以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都虞候三牒授之,选兵六千属焉,戒诸校曰:“行营事一决都将。”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曰:“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故鄂军每战辄克。

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拜京兆尹。方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时搒死。帝怒其专杀,公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乎?”公绰曰:“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以母丧去官。服除,为刑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转兵部,兼御史大夫。

改礼部尚书,以祖讳换左丞。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其厩马害圉人,公绰杀之。或言良马可爱,曰:“安有良马而害人乎?”

太和四年,为河东节度。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以防袭夺。至太原,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待以至意,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不加常。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以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及长至,乃曰:“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瑀不能安。”因瞑目不复语,后二日卒,年六十八。太子太保,谥曰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孔穆崔柳杨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B.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C.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D.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之职。刺史制度在中国古代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B.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时朝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
C.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兵部尚书。掌管文武官员的选拔、任用以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D.赠,古代朝廷对死去的功臣或其先人追封爵位或官职。本文中的“赠”就是朝廷在柳公绰死后追封他为太子太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绰体察底层疾苦。遇荒年歉收,他说百姓受苦挨饿,自己不能独自饱食,每餐饭不超过一碗;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
B.柳公绰遵守礼制法度。巡行邓县杀掉了舞文弄法者,因为他认为破坏法令罪行更严重;良马害人,杀掉良马。都体现了他遵守礼法。
C.柳公绰为人正直耿介。他任京兆尹时处死了一名神策军校,皇上恼怒他擅自杀人,没有上报,他说上报不是自己的职责,最终使皇上平息了怒气。
D.柳公绰对国家忠心耿耿。柳公绰一生任京兆尹、节度使、御史大夫、尚书等职务,治境安边,均有佳绩,他的忠心得到朝廷的认可。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
(2)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5.韩愈在《与鄂州柳中丞书》中高度评价柳公绰“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柳公绰有怎样的名将风范?请简要概括。
20-21高一上·辽宁·阶段练习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贫,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举秀才,太学博士。及李同轨,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崔瞻、广平宋钦道及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选自《北史·李铉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贫,常春夏务农素:平素、一向
B.举秀才,太学博士除:除掉
C.及李同轨卒:死亡
D.广平宋钦道及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工:擅长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 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B.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C.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 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D.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铉幼时家贫,非常喜欢学习。因为家中贫穷,他便常常在春夏时节参加农业劳动,到了冬天才入学学习;为了学习知识,他曾经拜多人为师。
B.李铉教授弟子,成效颇为显著。回家奉养双亲时,他曾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数量常常达到几百人,燕赵一带能谈论经籍的,多出自他的门下。
C.李铉撰定典籍,因饱学被选用。他编定《孝经》等三十余卷;李同轨去世后, 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
D.李铉治学严谨,修改经籍谬误。他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经籍中文字多有错误,于是就在空暇时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
(2)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
2020-10-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以父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授知伊阙、任丘县。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日:“安得漏禁中语”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时陕西用兵,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曰:“判名重,不可不避也。”乃改兼枢密使。迁给事中。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固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族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王举正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B.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C.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D.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文中指王举正凭借父辈功劳做官。
B.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C.知制诰,文中是指我国古代的官名。一般负责起草诏令,不同的朝代其职权有所不同。
D.礼部,我国古代官署名,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军需、俸禄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举正严守规则,批评属吏。王举正再次担任知制诰,同时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有属吏提前一天骑快马来通报消息,王举正批评属吏泄露宫中消息。
B.王举正公正严明,一视同仁。昌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正认为不合适,建议政任枢密使;御史台举荐李徽之,王举正没有因为他是友人的女婿而通过。
C.王举正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王举正指责张尧佐才能平庸.攀附权贵,身居要职,使贤良士大夫无法得到激励;张尧佐复任宣徽使,王举正闲居在家七次上疏。
D.王举正格守职责,为文雅厚。王举正力谏狄青不可担任执政而未果,请求免除自己谏官职务;人宫侍读时借前代治乱事例委婉劝读;文如其人典雅纯厚,著作颇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2)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5.皇帝为什么赏赐王举正白银三百,并升任其官职?请简要分析。
7 . 阅读古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

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元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B.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C.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D.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2)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2020-09-30更新 | 131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通远堡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人也。为温峤平南参军。苏峻作逆,峤将赴难,而征西将军陶侃怀疑不从。峤屡说不能回,更遣使顺侃意曰:“仁公且守,仆宜先下。”遣信已二日,会宝别使还,闻之,说峤曰:“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同,众克在和,不闻有异。便宜急追信,改旧书,说必应俱征。”峤意悟,即追信改书,侃果共征峻。初,峤以南军习水,峻军便步,欲以所长制之,宣令三军,有上岸者死。时苏峻送米万斛馈祖约。宝告其众曰:“兵法,军令有所不从,岂可不上岸邪!”乃设变力战,悉获其米,虏杀万计,约用大饥。峤嘉其勋,上为庐江太守。约遣祖涣、桓抚等欲袭盆口。桓宣背约,为涣、抚所攻,求救于宝。宝众以宣本是约党,疑之。宣遣子戎重请,宝即随戎赴之。宝悬兵少,器杖滥恶,大为涣、抚所破。宝中箭,贯髀彻鞍,使人蹋鞍拔箭,夜奔船所百余里。到洗疮讫,夜还救宣。宝至宣营,而涣、抚亦退。陶侃、温峤未能破贼,侃欲率众南还。宝谓峤曰:“下官能留之。”乃往说侃曰:“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侃然之。宝烧峻句容、湖孰积聚,峻颇乏食,侃遂留不去。封州陵县开国。庾亮西镇,请为辅国将军。诏以宝监豫州刺史,与西阳太守樊峻以万人守郣城。石季龙遣五万人来寇,宝求救于亮,亮以城固,不时遣军,城遂陷。宝、峻等率左右突围出,赴江死者六千人,宝亦溺死。亮哭之恸,因发疾,遂

(节选自《晋书•毛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
B.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
C.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
D.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军,古代可指军队规模,按周制,王六军,大国三军。还可指步、车、骑三种兵种。文中是军队的通称。
B.太守,官职名。秦时设置郡守一职,郡守原为武官,管理一郡,后来成为地方行政长官,汉时更名为太守。
C.侯,爵位名。周时实行五等爵位制,侯居第二等,地位低于公,后世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D.薨,指皇帝或诸侯等的死。在封建时代,不同等级的人的死的称谓有别,不可僭越,如诸侯死不可称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宝晓之以理,劝说温峤改信。毛宝向温峤讲明团结的重要性,劝说温峤改写送给陶侃的书信,温峤追回信使,改写书信,陶侃见信后答应一同出征。
B.毛宝适时变通,一举重创敌军。毛宝不拘于上级发出的不得上岸作战的命令,抓住战机,上岸作战,缴获敌方粮食,俘虏斩杀大量敌人,受到嘉奖。
C.毛宝待人真诚,尽力营救桓宣。毛宝率部救援桓宣,被祖涣、桓抚打败,他身负箭伤逃回营地,处理好伤口后,他又连夜回去救援桓宣,大败对手。
D.毛宝带兵袭敌,设法挽留陶侃。陶侃因未能击溃苏峻想撤军,毛宝前去劝说,并带兵烧毁苏峻在句容、湖孰的粮草,使陶侃获得鼓舞,决定留下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峤屡说不能回,更遣使顺侃意曰:“仁公且守,仆宜先下。”
(2)初,峤以南军习水,峻军便步,欲以所长制之。
5.毛宝和樊峻守卫邾城,邾城被攻陷,邾城失守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020-08-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生三岁,值晋乱,徙家洛阳。孤贫力学,有远志,慕唐李大亮之为人,故师亮。太祖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召至行宫,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以为皆善,上怒,令武士拽出之。及还,语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汝为相也。”太宗擢进士,欲置齐贤高第,有司偶失抡选,上不悦。一榜尽与京官,于是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时州鞠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先是,诸州罪人多锢送阙下,路死者十常五六。齐贤道逢南剑、建昌、虔州所送,索牒视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冤抑。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雍熙初,迁左谏议大夫。三年,大举北伐,代州扬业战没。上访近臣以策,齐贤请行,即授给事中、知代州,与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是时辽兵自湖谷入寇,薄城下,神卫都校马正以所部列由门外,众寡不敌。副部署卢汉赞畏儒,保壁自固。齐贤选厢军二千,出正之右,誓众慷慨,一以当百,辽兵逐却。端拱元年冬,拜工部侍郎。辽人又自大石路南侵,齐贤预简厢兵千人为二部,分屯繁畤、崞县。下令曰:“代西有寇,则崞县之师应之;代东有寇,则繁畤之师应之。比接战,则郡兵集矣。”至是,果为繁畤兵所败。二年,置屯田,领河东制置方田都部署,入拜刑部侍郎、枢密刮使。淳化二年夏,参知政事,数月,拜吏部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齐贤母孙氏年八十余,封晋国太夫人,每入谒禁中,上叹其福寿、有令子,多手诏存问,加赐与,搢绅荣之。

(《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B.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C.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D.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问不实则罪/及原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中的“有司”亦为此义。
C.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D.侍郎,古代官名,宋朝时在中央设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侍郎是尚书的副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齐贤坚持己见。宋太祖到西都时,他以布衣身份向宋太祖献策。宋太祖认可了他所陈述十件事中的四件,但张齐贤坚持认为十件都是好的。
B.张齐贤办案严谨。张齐贤在路上遇到从南剑、建昌等地押送去京的罪犯,就会要来他们的案卷查看,并为所有不是首犯的解伸冤屈。
C.张齐贤勇于担当。雍熙三年,宋军北伐,杨业战没。太宗访求近臣作为策应,齐贤主动请求前往,最终他与部署潘美一起统领边疆军队。
D.张齐贤有勇有谋。辽军向南进犯,张齐贤率领二千厢军,慷慨誓师,击退辽军;辽军兵临城下,他将一千厢兵分为二部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敌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州鞠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
(2)是时辽兵自湖谷入寇,薄城下,神卫都校马正以所部列南门外,众寡不敌。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6月,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在一款作文学习APP中留言:“写给2035的18岁,感谢纸条押题00后、新时代”、“二卷作文感谢纸条给的灵感”、“三卷的作文材料全靠你,感谢纸条君的buff!”

作文纸条成立于2017年初,初心是希望做一款属于00后互联网用户的产品。与此同时,当前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教研压力都很大,信息来源过于丰富而碎片化。作文纸条可以帮用户整理提炼出当前作文素材的要点和用法,再通过“纸条君”这样一个年活泼有亲和力的形象,以一种平等友善的方式和口吻传递给用户。

作文纸条的用户中,有大量学习成绩优异且写作能力极强的粉丝,他们本身既是产品的深度用户,也是社区内的意见领袖,对高考作文有自己独到的洞察力和预感。通过对优质用户精细化的运营,作文纸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他们分享课堂第一手资料和多样化的作文学习方法论,并在官方微信和公众号、知乎中引导用户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

作文纸条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斯坦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网易、UC等顶级互联网公司。作文纸条希望,基于作文纸条团队自身丰富的互联网产品和运营经验,通过数据分析和与用户深度互动双管齐下的方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紧跟时代、清新脱俗,简单高效的作文学习体验。

(摘编自(《高考作文“无米下锅”?作文纸条就是你的素材神器!》,《中国教育品牌网》2018年6月8日)

材料二:

2019年国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完成App研发,注册费98元。和2017年《新华字典》App一样,《现代汉语词典》APP该不该收费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此外,一些学校出现了教育App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不少学生反映自己被App“绑架”了,特别是在高校,打热水用一个App,刷网课用一个,甚至湖南一所高校还曝出“扫码洗澡”的规定,让不少学生觉得非常“闹心”。不仅如此,一些教育App还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给广大师生、家长带来了困扰。

教育ApP作为辅助教学和管理的“新工具”,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也有助于教学管理和相关数据统计。但是,学校开发引进教育App也不能一味地赶时髦,甚至敞开大门让各类教育App蜂拥而至,无序竞争甚至强制使用。

在一段时间的野蛮发展之后,各地针对教育App的清理与整治,其实早已启动。比如说一些地方出台规定,明确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还有一些地方则严格限制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的时长占比”。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统一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可谓呼之欲出。

摘编自《教育App来势汹汹,该刹车了》《人民日报》2019年9月6日)

材料三:

根据最新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要健全教育App的选用机制,学校选用教育App应征求师生家长意见”,这一条款,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教育App强加于人的状况。然而需要意识到的是,现实局面内,学生、家委会等通常不会对学校构成实质性“制约”;单单指望师生家长来阻击教育App的泛滥,显然远远不够。

基于这一判断,《意见》也做出了相应的预设安排,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理论上,由于少了直接变现的空间,将从源头抑制App进校的积极性。可是,各类教育App完全可以用“增值服务”诱导消费等方式,诱导学生、家长掏钱。此类行为如何甄别、如何界定,是一个必须要明确的问题。规范教育App,我们需要规范标准,更需要价值回归。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其整体的行为范式理应是稳定的、尊重传统的。学校天然就不该成为互联网跑马圈地的“市场”,而应在延续固有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适度引入App工具作为辅助。

(摘编自《规范教育类App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北京青年报》2019年9月6日)

1.下列不属于“作文纸条App”受考生欢迎的原因是(     
A.帮用户整理提炼出作文素材的要点和用法,更精准把握当前最热最有价值的命题方向。
B.“纸条君”活泼有亲和力的形象、平等友善的方式和口吻。
C.精细化运营用户社群,建立分享型社区氛围。
D.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对高考作文有自己独到的洞察力和预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App虽然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但也出现平台垄断、强制使用、存在有害信息传播等现象。
B.《意见》的适时出台,有望从根本上逆转商业势力借道App渗透校园的利益合谋,这对于教学秩序的恢复、教育规律的回归,是至关重要的。
C.对于教育App,学校最适合的立场,就是坚决不用,避免无序竞争甚至强制使用。
D.《意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行教育移动应用的选用制度,由师生家长共同参与选择教育类App。
3.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层面出台统一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的原因。
2020-08-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